董承几日之内,对杨休用了三种称呼,先是以知府对待民众,称杨休为杨秀才。后又以长辈对晚辈,称杨休为杨公子,现在到好、竟然直接平辈论交,称杨休为杨老弟了,一下子把两人的交情拉近了一大截。
“不敢不敢,董大人折煞下官了。”杨休连称不敢,董承为正四品知府,而他现在只是个从九品小吏,两者差距实在是天壤之别。
董承把杨休让到书房中落座,下人上来沏好茶,董承笑着道:“杨老弟的文书我打发人送去就好,你还要亲自跑上一趟。”
杨休摇摇头,他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当然不是为取文书,而是想要了解有关兵械制造衙门的事情。
“府台大人,下官这次前来,是想询问一下有关兵械制造衙门一事……”
“哦?”听杨休说起兵械制造衙门,董承略微一窒,有关这方面的事情他也不太了解。刚想问杨休怎么会知道这事的,毕竟这事是朝廷刚刚下来的通知,不过转念想到,前日王府设宴时,曾在酒桌上商讨过此事,被他杨休听去也不算稀奇。
董承笑着说道:“哈哈、杨老弟,这事我知道的还真不多,内阁发下来的文书上只说了要在大同府设立兵械制造衙门,在府内所有镇级以上区域建立作坊,再设立兵府司衙门督造。兵械制造衙门,兵制大人由裕王讲师陈以勤、陈大人担任,兵府司主管由司礼监随堂太监冯保、冯公公担任。”
杨休心下一惊,听到这制造作坊只在镇级以上地区设立时,本是有点失望,毕竟猫儿庄不具备这种资格。接着听到裕王讲师陈以勤以及冯保时,杨休可就被吓到了,杨休历史知识了解不细,但也知道一些历史事件。
比如、嘉靖的这个儿子裕王,这是以后的隆庆帝。陈以勤作为裕王的讲师,在裕王登基后,可是大有作为。而那个司礼监随堂太监冯保就更了不得了,那是今后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阿,万历时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如果没有冯保的支持,肯定无法成功。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兵械制造衙门,最大的堂官仅五品而已,竟会有如此两位今后的大佬坐镇。
董承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揣摩别人心思,当然、也有他猜不准的时候,就比如说林瑞生……
见杨休听自己说完,就一直沉思着,董承心里一动。他知道杨休不可能无缘无故的问道兵械制造衙门,看来他是有意在这上面做点什么,可这兵械制造衙门只允许在镇级以上地区开作坊,杨休那个村庄根本就不够资格。
对于董承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心中权衡了下,管陈以勤要个作坊名额不难,而和杨休拉近关系却不易,用这个作为交换自己很合适。于是笑着道:“杨老弟不用担心,如果杨老弟想要个作坊名额,这点小事为兄还是能办的。”
“哦?”杨休一听这话,心中大喜。在明朝,想要制造武器可不是容易的事,私自制造武器被朝廷知道,那可是会被当作谋反大罪来处置的,灭个十族、九族都不叫事。所以杨休想要制造兵器,就必须要有这么一个资格。
现在听董承竟然可以破格给他要一个作坊名额,顿时高兴的把陈以勤和冯保那俩家伙抛到九霄云外,笑着道谢道:“既然如此,小弟就多谢了。”
董承一再的与自己套交情,再加上帮了自己一个大忙,杨休也不与他矫情,竟是认下了他这个大哥。
“哈哈,小事一桩、小事一桩,今后有什么事情尽管跟为兄说就是。”
两人说笑间感情拉近不少,杨休见天色已晚也不多留,在董承一再要求下,由董承陪同去前面取了上任文书,准备回客栈。
取了文书,杨休明日就可以前去猫儿庄上任了,在杨休心里,已经见到了那肥沃的土地,在自己的改革下长满丰盈的粮食……
董承将杨休送到府衙门口,神色有些不自然的小声道:“杨老弟,为兄有一事相告,是关于猫儿庄的。”
杨休回过头,见董承满脸的不自然,心下有些了然,笑着道:“董大哥可是说猫儿庄被鞑子袭扰一事?王爷已经告知小弟了,无妨、无妨。”
董承略微错愕,那猫儿庄五百多户人家被鞑子洗劫一空,两千余人几乎被屠杀殆尽,唯有百余人躲避深山得救,整片村庄都被鞑子一把火给烧了,杨休竟然说无妨?
董承用很怪异的神色看着杨休,想不出这样的烂摊子,他要如何去处理,而且好像还处理的挺高兴?
杨休当然不知道猫儿庄实际的情况,他心里还绘画着美好蓝图呢,见董承一副惊愕之色,以为他只不过是大惊小怪而已,轻松的道:“董大哥放心,李太白那首将进酒里说‘千金散尽还复来’,王爷也说了,此时猫儿庄是百废待兴,用不了多久会再次繁荣起来的。”
杨休刚说完,就见府衙门外驶来一辆华丽的马车,一个面容清秀的马童从车里钻出来,对着杨休笑盈盈的招招手。
杨休这次可没被‘他’蒙骗,一眼就瞧出那是彩莹女扮男装。瞧瞧那马车,不用彩莹说杨休也知道,小郡主一定在里面。
转身对董承一拱手,谢道:“小弟多谢董大哥了,虽然小弟没什么本事,但今后董大哥如若有事,小弟必会前来相助。小弟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就先告辞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