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休一时有些无言以对,刚才竟想着如何让村民们都吃饱饭了,竟然把这事给忘了,自己一个堂堂秀才,竟然会做饭……
不过下一刻,杨休就想了起来,解释道:“那个、你也知道阿,我从小就是一个人在朔州长大,我要不自己做吃的,那还不得饿死,而且我又没钱,不能去酒楼吃。”
白月如虽然觉得这个解释很牵强,但想想还是接受了,确实是这样。杨休自己一个人生活在朔州,条件又那么艰苦,自己在家中做饭,也说得过去。
见杨休说完后沉默了下来,白月如问道:“公子,你在想什么?”
杨休叹了口气,看看被烧的焦黑一片的村子,再看看那些一个个激动的吃着烩饼的村民,杨休苦恼道:“这是我们最后的干粮了,这顿吃完,我们下一顿要怎么办?”
白月如也沉默了下来,是阿、这里有二百多人,这顿饭吃过了、下顿饭要吃什么呢?
第一百二十八章 百废待兴(四)
等众人都吃过了饭,杨休叫来那老汉和村子中比较有威望的人,围坐在一起商讨村子接下来的发展。
杨休见到,在村外那个身材壮实的青年汉子竟然也跟着老汉一同过来,顿时对他多注意了一下。
“大人,青子是我们村里乡勇伍长,这次我们这些人能活下来,也多亏了这些孩子,把我们拽上了山。”张老汉拉着青子到杨休身前,眼中满是感慨的介绍道。
和几人围坐成一圈,杨休对乡亲们问道:“乡亲们,我把你们找来,是想商讨下接下来,要如何重建我们的村子。”
几位村民听了,纷纷大惊失色,连连摆手道:“大人,我们就是一些草民,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招呼就是。”
杨休跟他们讲了一些人多力量大阿之类的道理,让他们一起跟着出主意,可不管怎么说,这些个朴实的村民都不敢发表什么意见,这让杨休很苦恼。
杨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跟他们的很多观念都不一样,宴卿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他也知道自己家这位大人,总是会有些独特的见解。
“乡亲们,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唯一所剩的干粮都已经没有了,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你们对猫儿庄附近的情况一定比我了解,是否有什么办法?”杨休实在是想不出要如何解决晚饭了,只能看看众人是否有什么主意。
张老汉神情有些凄惨的道:“大人,我们要是有办法,也不至于到外面挖树根吃了阿,我们村子确实有田地,山上也有些猎物可打,不过鞑子洗劫后,粮食都没有了,田地现在也无法播种,至于山上的猎物,我们剩下的人中还真没人会打。”
杨休想想也是,要不是被逼的没辙,这些村民也不会去吃树根阿。
宴卿低头想了想,略有迟疑的开口道:“大人,卿到是有缓兵之计。”
“哦?快快说来。”杨休见宴卿竟是有主意,心下顿时大喜,宴卿这一路上出了很多好主意,让杨休度过很多难关,只要是宴卿的主意,现在杨休都会认为是有用的。
宴卿神色有些犹豫,好似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想通似的,说道:“我们身上还有不少银两,刚才我们来时的官道上偶尔会有出关的商队路过,卿想、现在去那等等,兴许还能遇到,用银子跟他们买些吃的回来,到也能坚持个一阵子。我们可以趁这个时间,让二头几人组织村中青年,到山上摘些野菜、打些猎物,维持到开春,开始播种。”
杨休点点头,这主意确实不错,现在他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能熬过这几天,想必元彪等人也快到这里了,他走时在大同城给元彪留了消息,他自会找来,到时有了人手,就不愁接下来要如何发展了。
杨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村民们也是如此,不过看宴卿的神色,好似在担心着什么,问道:“宴先生,你还在担心什么?”
宴卿左思右想,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
“大人,村子周围的土地,之前是要养活两千多人的,而现在……就只剩下这些村民了,等到丰收时到是可以多出很多粮食,可地里的活不是几个人就能做的了的,我们只有这些人手,要种那么大一片地,几乎是不可能。”
杨休见他是说这个,心里面想了想,以前在部队的时候,每当南方遇到些旱涝灾情,部队就会组织人手,分派到各地去帮助村民解决难题。
所以杨休对地里的活还是很了解的,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有个一两个人,就能管理好一大片的地了。不过在明朝似乎真的不行,因为在明朝,从春天翻地、播种开始,都是要用人力,一点一点完成的,不像二十一世纪可以有机械。
杨休想着这个问题,无意间见到不远处几个青年正在搭建房屋,看他们建起房子的熟练样应该不是新手,心里灵机一动,对张老汉问道:“大爷,村里的青年都会木匠活吗?”
老汉顺着杨休指的方向看去,见到那几个青年,点点头道:“回大人,那几个娃子之前跟着人到关里学过些手艺。”
杨休一听这话,心里才有点底,对宴卿道:“先生放心,只要熬过了这一阵,我有办法能让村民把所有的田地都种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