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怀生不解、莫勇不解、杨休更是不解。
对于杨休来说,他认为自己索要的赈灾粮食几乎不能够下来,朝廷没钱阿,朝廷的钱都在严党的手中,严党不能给自己。而皇上到是想给自己,可皇上却没有。
可是……为什么这赈灾粮食下来的这么顺利,本来看上去很困难的任务,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完成了?
白月如见杨休这几天一直在烦恼这件事,于是开导他道:“公子,我看是你自己心中的问题吧,你心里一直想着要对付严党,可你别忘了,你自己现在就是严党的一员阿?所以严世蕃当然要帮你完成赈灾。”
“是吗?”杨休对这种说法抱着很大的怀疑态度,因为他觉得严世蕃已经在怀疑他了,要不为什么自己一到浙江,这些浙江的官员表面上逢迎自己,可实际上却把自己拒之门外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赈灾的粮食却是有了,杨休与浙江布政使一块,将这些粮食发给下面各县。
夜晚、元彪带着一名亲兵来到杨休房中。
“将军,事情已经打探清楚了,浙江官员近些年一直与倭寇的一个头目私下做交易,贩卖丝绸茶叶。每年的年末,他们都会聚集在一处,将一年来的账目对上一遍,然后销毁,今年也不例外,属下已经查明,今年他们对账的时间在二十九日,大年三十的前一天!”
杨休紧皱着眉头,倭寇是如何形成的?其实就是那些大户商人,他们想把手中的货物卖到西洋,可朝廷却不开海禁,他们没有办法,才与倭寇形成联系。没想到、不单单是这些大户,竟然连浙江的官场都与倭寇有联系,怪不得胡宗宪剿倭一直不利,他这是后院起火了阿。
如果能抓住这些人的把柄,那就一定能要了他们的脑袋,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到时候,他们身后的严世蕃,严嵩哪个也跑不了。
二十九、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他们还真会挑时候。
杨休合计了下说道:“好,明天我就给皇上上个折子,眼看就要大年三十了,我现在回京过年也是不赶趟,总不能在路上过年阿,就在这杭州过了吧,等过完在回去。”
元彪问道:“止元,那边还要不要继续盯着?”
“要!”杨休斩钉截铁的道:“这一次,我要把他们一网打尽!”
第二天,杨休本想给皇上写折子,好能在杭州留下来,等着抓徐怀生他们一个先行。不过紧跟着圣旨就来了,竟然让他留在浙江查看剿倭事宜。
圣旨上说他这次赈灾的差事做的很好,所以升了他的官职,任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正五品,兼任奉旨钦差,监督浙江剿倭事宜、兼查看浙江兵备。
杨休挺纳闷,自己这官职怎么这就升回来了?想起当初皇上曾说,给他东厂百户只是权宜之计,今后有机会会升他的官,这才释然,其实……杨休想错了,这官不是嘉靖帝要给他升的,而是严嵩举荐的!
这边杨休刚收到圣旨,另外一遍浙江总督行辕发来邀请函,由直浙总督兼浙江巡抚胡宗宪、浙江布政使徐怀生、浙江按察司莫勇、浙江都指挥使董震联名设宴,邀请杨休,庆祝他升官。
杨休一看对方这阵势太强大了,整个浙江的几位大佬齐聚一堂阿,这回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衙门都聚齐了,连胡宗宪这个总督都没落下,这可不能不去。
这一日,浙江总督行辕热闹非凡,整个在杭州城的浙江官员从上到下几乎全都来了,本是杭州父母官的刘真在这些大佬面前连个位置都没有,竟是被挤到了旁边的座位上,与临近杭州的几位知县做在了一块儿。
在主桌之上,胡宗宪位居上首,除了是这里的主人不说,胡宗宪是直浙总督、兼任浙江巡抚,此外还兼着兵部尚书衔、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太子太保,是一品大员。在场诸人,哪个敢坐在他的上边?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定计剿倭
“今日承蒙各位大人抬爱,竟是设下如此隆重的酒宴,在下实在惭愧。”杨休站起身,举起酒杯。按理说他只是五品的官职,这桌上哪个人都比他大,可他现在是钦差阿,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皇上,所以就算是与这些地方大员说话也不能称自己为下官。
“杨大人客气了,现在谁人不知杨大人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而且杨大人还年轻,今后入阁封疆,前途不可限量阿!”徐怀生站起身,同样端起酒杯。
众人见此纷纷起身,就连脸上依然带着疲倦之色的胡宗宪也要站起来,杨休连忙扶住他道:“部堂折煞下官了,现在下官代表的仅是自己,而不是钦差大人,部堂不用多礼。”
听了此话胡宗宪也就不再起身,端起酒杯与杨休等人一饮而尽。
“杨大人,那天也是在我这,曾和你说了很多有关倭寇的事情,现在可是能用上了?”胡宗宪意味深长的道。
杨休微微一怔,脑中好像闪过一些什么,但却没有抓住,不敢让胡宗宪久等,不再去想他,说道:“还真得多谢部堂大人,若不是部堂大人相告,下官现在还对倭寇的事情一无所知呢。”
说着话浙江都指挥使董震叹了口气,骂道:“这些狗娘养的倭寇,这都临近年关了也不消停,近几日又有几股上了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