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古在山东聚集了二十万大军,加上俞大猷当初来时带的五万大军、汤克宽带来的五万大军。再加上董震从辽东借来的十万大军,共计四十万,浩浩荡荡,把京师团团围住。
而杨休一方,当初的十万铁骑所剩无几,剩下的也就三万左右。而近期从北直隶大量招收的新兵,经过几仗下来也就剩下六万来人,加一块还没到十万。
这种兵力上的差距,再也不是当初与张溶时可以忽略的了,毕竟现在官兵从上到下,董震、王崇古、俞大猷、汤克宽、戚继光,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这一次,估计再也没人会认为杨休能够打胜仗了,不过这样正好,这是杨休希望的。他想要把董震引到关外,就必须要制造出真的败逃的迹象,现在双方实力差距如此之大,自己败逃了,董震也不会怀疑其他。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腊月初一,董震正式对京师发动总攻。
腊月初三,杨休弃城一路北逃。
腊月初十,杨休在宣府外平原伏击董震。杨休一众藏于地下,用雪做掩护,董震一行如何都没有料到,因此吃了一个败仗,在宣府外留下一万多具尸体。
腊月十一,董震开始猛攻宣府。两日后、就在宣府即将告破时,叛军突然开始往城上泼水……第二日、水凝成冰,官兵无奈只好暂时放弃攻城。
五日以来,猫儿庄时常有将士在城楼上对城下官兵大骂,气的官兵一个个直咬牙,但是也拿叛军毫无办法。
第七日,宣府上的冰终于开始融化,官兵大喜、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般,根本不用董震如何招呼,不要命的往城上冲。
几日来憋在肚子里气,让他们都杀红了眼,就想着攻下宣府,然后好好教训一下猫儿庄的兔崽子们。
然而……当官兵气势汹汹的冲上宣府城墙后,竟然发现、整个宣府都空了。一个人都没有了,官兵把宣府翻了底朝天,也没发现一个叛军的身影。
董震这才知道,他上了杨休的当,原来杨休早趁着这几天的功夫跑了。叛军们这个气阿,一个个憋的脸红脖子粗,就是没地方杀,成天嚷嚷着追出关外,把杨休大卸八块了。
出关。
这可是个大事,董震虽然是讨逆大将军,但也不能轻易出关,何况现在杨休已经逃了,整个北直隶连带着京师已经攻回来了,再某种意义上来讲,他讨逆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可是、董震不出关,手下的兵不干阿,成天有一些将领来上他这嚷嚷着要出关。董震没办法,只好上奏隆庆帝,把战况汇报了一遍,然后再结尾上请示,是否要出关追击。
董震这下可是给隆庆帝出难题了,现在朝廷没有银子,出关打仗费用太大。如果董震什么也不说,谁也不提这事,隆庆帝也可以不提。可现在……董震已经问了,是否要出关追击,难道隆庆帝会拒绝?那不是说,杨休这造反的罪过就不追究了吗?
第三百七十四章 激战御河口(一)
寒风冷冽、夹着着带着冰丝的雪花,吹打在人脸上仿佛刀子一般生疼。
远处白茫茫的地平线上,渐渐扬起漫天的雪花,旌旗猎猎、铁甲狰狰,挺立如林的红缨长枪几欲刺破长空。
一支阵容庞大的官兵犹如滚滚铁流、汹涌而来。
汹汹而进的官兵阵中,刘汉雄壮的身躯随着战马的步履而起伏不定,精芒闪烁的虎目直直的凝视着前方隐隐的城廓,经过十天的急行军,大军终于进抵虎峪口了。
从虎峪口再往北一百里便是御河,从御河口渡过河水再往东北便进入了猫儿庄地界。
“传令。”刘汉悠然高举右臂,朗声道,“大军停止前进,在虎峪口休整两天再行。进。”
刘汉的军令迅速传达下去,汹汹而进的官兵阵形顷刻间折了个弯、折道东去,向着远处苍茫的地平线上,那隐约可现的虎峪口一侧的城廓开去。然而没过多久,陶敬便拍马匆匆赶来,焦急地向刘汉道:“将军,大军何故折道北去?”
刘汉道:“大军累日疾行,将士多有疲惫,可在虎峪口休整两日,待将士们养足了精神再出关不迟。”
陶敬道:“将军不可,此时正宜挥师疾进、直捣猫儿庄,且不可予敌从容布置之机。”
刘汉虽然心中对陶敬的才能钦佩,却不喜陶敬的处事作风,蹙眉道:“本将军已有计较,陶大人休要多言。”
陶敬急道:“杨休大军刚败,一路出宣府逃回关外,这对猫儿庄留守的将士是极大的打击,此时若我军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猫儿庄,造成大军压境之势,则内忧外患并起,猫儿庄守军势必风声鹤唳、不战而自溃!若我军缓缓进兵,不光猫儿庄的守军会有喘息之机,杨休也可趁着这段时间回援猫儿庄……将军且三思!”
安东中屯卫指挥使薛才上前劝道:“陶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将军且三思。”
身后其他几位将军亦拍马上前,齐声劝道:“请将军三思。”
“罢了。”刘汉眼见诸将皆支持陶敬,只得不悦的喝道。“传令,大军继续前进,直取猫儿庄。”
大军继续出发,不过刘汉的脸色却是异常阴沉,杨休带给他的耻辱他深深刻在心里,时刻期待着报仇的那一天。而这一天,终于要到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