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都别嚼舌头了,赶紧的,再不快点,羊汤可就没有了,东头那组可是都装完了,就剩我们这边了。”这个时候,工头却打断了几个人的说话。
一听到那边都装完了,这几个人连忙加快了装船的速度。开玩笑,羊汤要是都抢不上,那还能干什么。来了这一年,东家虽然给的吃食就是玉米面饼子和咸菜,但也是好过原来的生活的。而且间或会有一些荤腥,诸如猪下货或是咸鱼什么的。寻常过节的时候,可能会吃上一顿饺子,但要说上这丰盛,可就属过年这段了。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算起,顿顿都是有肉的。今天赶上这喝羊汤,众人自然是加倍的卖力气。
码头上的工人都走了,但船上的一个人却在和一个人说话。准确的说是听那人吩咐。
“阿波,这次可是要辛苦你了,这年恐怕要在船上过了,货运到长江那边,交给那李孟就行,具体的由他发卖。去了之后别耽搁时间,回来还要往北岛再运一批人。哦,对了,别忘了跟那李孟问清楚这几个月来那些盐卖的怎么样。不过我估计应该不错,这样的盐,都可以和那陕西的青盐花盐比美了。李公子行事还是比较谨慎的,若是我,早就大张旗鼓的沿着运河发卖了。淮南方家,说起来好像是庞然大物一样,要是碰到咱们,还不是小菜一碟。”
“知道了利哥,不过利哥,凡事还是听李先生的好。少爷临走的时候可是这么布置的,山东的事情,可是都要听从李先生的调配的。”
“我知道,哎,也不知道少爷是怎么想的,偏生要让个外人来管这山东。难道咱们自家就没有人能管这山东了吗?”
“利哥,不是我说你,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看来少爷就让你管这买卖,没让你干别的还真对。咱们这些从小跟着老爷干的人,现下可并没有被少爷换掉啊。少爷可是主要依靠咱们啊,你怎么就是看不开这些呢。不是我说你啊,也就咱们哥俩能说这些吧,换了旁人,那就不好说了。你这话若是传到少爷耳朵里,少爷可能不会把你怎么样,不过若是禄叔知道了,准保没你好果子吃。”
“哎呀,我知道,我这不就是和你说一说吗。行了行了,赶紧的吧。记得我跟你说的那些啊,那李先生可是急需知道那些淮南盐商们的态度的。”
“嗯,知道了。”
陈利的态度其实代表了陈家一些人对待那李岩的态度,不过奈何陈政的命令在那里,他们也不敢有什么意见。另外就是老管家陈禄对陈政的绝对支持了,还有就是陈政自己培植的一干亲信在陈家目前的体系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了。好在像陈利这样的人不占多数,同时他们也是务实,没有人敢不配合李岩的工作。也就是嘴上发发牢骚,对一些事情看不懂。
其实李岩也是知道的,他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来做陈政让他做的事情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大概就是李岩此时的心态吧。
像这次往江南运盐的事情,就是李岩在试探两淮那些盐商们的。陈家就在运河上混,自然是知道大明两淮的盐商们到底有多大能量的,可是这种认识也仅仅是在以前。自从去年保安军加上新招过来的“小袁营”相互配合,歼灭了鞑子的十万人马后,陈家这些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就信心开始膨胀了。即便后来赵云龙那个团整个的调走,这山东只剩下陈武的新成立的保安军,他们的心里也是如此。
在这样的自信下,主管生意的陈利自然是想要把陈家现有的生意规模扩大了。这食用盐就是其中一个项目。其实早在上海那边建立工厂的时候,陈政就已经让人在海边试着建盐场了。用的自然是晒盐的方法,可惜上海这边一年之中雨季过长,晒盐的效果不是很好,弄出来的盐也仅够自家收来的民工食用的。到后来随着自家人收的越来越多,这自家出产的盐也有些不够用。好在当时漕帮的人和两淮的盐商们都是熟悉,买大量的盐也不成问题。虽然给的都是上等货,价钱也是适中,但是陈政看了那些盐后,依然很不满意。他从来到这个世界为止,还真是没有注意到这盐的问题。
前世吃盐的事情好像从来没有这一世这样的严重。就算那年日本发生了地震导致了海水受污染,中国发生了为期几天的抢盐事件,也是没有扩大。现代工业产盐的速度,绝对要大于消耗的速度。这从来就不是什么问题。
可是到了这个时空后,特别是他亲自深入到工厂的管理中后,他才知道此时大明的百姓吃盐有多么的困难,才知道为什么那些贩盐的能成为豪商。说来说去,就是技术落后,然后形成了垄断。
等到了北岛后,陈家自然是不会再从大陆这边进盐了,自己就能生产。但他们并没有把这盐拿出来卖,也仅仅是自足而已,间或卖到朝鲜和倭国,原因很简答,因为成本很低。
但是陈政经过谋划占了山东之后,陈家在山东各地大肆的吞并土地,进行屯田。那些从大明各地征召过来或是收过来的民工,可就需要大量的盐了。山东本地原来也是有这所谓的靠盐起家的大豪的,可是在保安军的面前,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能乖乖的跟着保安军做生意,或是直接和陈家合股经营盐场。
用晒盐的方式自然是要比煮盐的方式产量大了,而且经过运过来的机器加工,这盐也是比大明传统的盐商们卖的盐精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