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较量_杨大群【完结】(122)

  巴大维接着问,“是您说的非同小可的战场吗?”

  “将军,国军在东北不能保存实力,共军不单是土气上升,就是实有兵力也会超过国军。如果我们跟共军再打几个类型的大战,共军战斗经验更加丰富了。

  “怎么说呢?”巴大维问。

  “共军在宣扬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平街之战、围困长春,穿梭式的破坏北宁路、中长路,造成在东北不停的南北大穿插,还不惊人吗?”

  “将军,您看目前东北战局应走到哪一步呢?”

  “只有把主力集中于沈阳,别无他策。”

  “固守沈阳不行动?”

  “将军,国军在东北可号称五十万人,如果把它凝聚成一块铜,共军再锋利的牙齿来啃,一时也不容易啃下去。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熊式辉、杜聿明快折腾了两年,士兵的士气伤了,手中美械武器光了。陈诚虽然时间短暂,但他的整编,把军心编散了,此时还敢跟共军打硬仗吗?”

  “卫总司令,你要怎么办?”。

  “将军,我要把铜铸成剑,再磨出锋利的刃,我会有行动的。如果以沈阳为头,华北和东北合力,把北宁路打通,沈阳到锦州,锦州到山海关,山海关到北平这条线距离海岸近而窄,沈阳有较现代的飞机场,真要是把这个头守住,退守都会有很大变化的。不然。单去守锦州,我看也未为上策。毛泽东是个能征善战的人,他要打锦州,请问?锦州后边是山海关,左边是承德,右边是大海,又能守多长时间呢?’”

  “沈阳被围困,会是何种后果?”

  “如果以沈阳为中心集五十万大军,推磨似地固守,是不容攻破的,长春,看来共军要围困,一时半晌也拿不下的。如果把东北这点兵力,一会儿增援长春,一会儿增援锦州,林彪在国军窜动中归终就会把国军零敲碎打光了的。”

  “将军死守,归终也会把你啃光。”

  “守,就是为了有利的动。动早了会被歼灭,动晚了也同样会被歼灭。”

  “什么时候动?”

  “待华北、西北、中原都在投入大的战斗,东北既然是中心环节自然就要动了。”卫立煌见管理招待的上校走来了,他站起身说,“将军,请,为您设了便宴,沈阳还是座有生机的好客城市。”

  巴大维站起身来问道:“谢谢卫先生,我下飞机就领略到有生机了!谢谢将军的好客。”

  “对呀,您不是下飞机就碰到学潮了吗?这是亚洲的时髦。”

  两个人边笑边往餐厅走,他们身后跟着国民党党政军各界人物。此刻沈阳外围设有枪炮声,但是他知道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大练兵,很明显是为投入大的战役而准备着的。

  第二天,卫立煌陪同巴大维悄悄地到沈阳外围抚顺、新民等地国民党军队视察。巴大维到前沿阵地看了国民党军队的士气和武器。他对卫立煌的主力集中守沈阳方案表示赞同了。陈诚的整编害人不浅,火力强的军除了保留新一军、新六军,其他各军以暂编为名,光扩充人员,武器太陈旧了。因此防御和进攻都失掉了主动。

  巴大维和卫立煌回到沈阳坐下的时候,巴大维盯盯看着卫立煌半晌说:“你对我们美军顾问团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请开诚布公地说说吧。”

  卫立煌眼前一亮说:“就东北国军而言,旧武器太多、太旧了,我多么盼望在这方面给予装备。”

  “更换东北国军一切旧武器,你需要多少装备呢?”

  “我希望装备二十个师。”

  “很难呀!再说你们把许多武器装备了共军。这不是事实吗?”

  “如果东北这五十万国军,”卫立煌两只手按在胸前,两眼扇忽一下看着巴大维说,“带出东北去就非同小可,能保住江南半壁河山!”

  巴大维斜眼看一下说:“这五十万兵要是带不出东北去呢?”

  卫立煌深深吸口气说;“连人带武器落入共军手中,共产党就能夺下整个中国。”

  巴大维问:“这怎么说?”

  卫立煌说:“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会起到绝定性变化。”

  “共军有多少美国武器?”巴大维问。

  “大约有二十万件。如果再落到共军手中五十万呢?”卫立煌说,“因此主力集中沈阳为的是保人保枪。”

  “我同意总司令的当前方案。”巴大维吸口气说,“我的意见再给东北国军装备十个师,使卫先生你的计划能稳定住。”

  卫立煌站起身来说:“只是缓兵之计。”

  “为什么不能取得胜利?”巴大维问。

  “因为毛泽东除了在东北要组织一场大战役,他还会再组织几场大战役。”

  “很快吗?”

  “很快!”

  “共产党有那么大的能力吗?”

  “有!东北要是丢了,另几处战役会接踵而至。”

  “为什么?”

  “因为共产党看国民党无能。”

  “国民党怎么无能?”

  “因为失去了民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