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较量_杨大群【完结】(15)

  杜聿明连声说:“世勋,有劳你了。”他双手握住鲍世勋的双手,把对方往身边扯近些,双双坐在沙发上。

  鲍世勋为了见司令长官还特意穿身新军装,还挂上了奖章、勋章,好像要拜见蒋委员长的打扮了。他稍微顿一下说:“光亭,我要向你汇报中正大学的筹办工作。”他搓着双手有几分为难的神情。

  “世勋,怎么办了几天大学,办成老头子了?”杜聿明抽出一支香烟递给鲍世勋,说,“汇什么报,一切都不要谈,我完全满意,学校招生了,教授阵容齐全,我想很不容易,对你这一武夫来说是够为难的。你有什么困难吗?我想不会少。”说着拿起打火机,打着火给点烟,他说这些话脸上的表情是真诚的。

  鲍世勋看着杜聿明,知道他这个人在朋友之间是心直口快的。于是说:“困难是不少,有些事得你出面。”

  “我不出面,董事会我推一下,以后完全由你办。”

  “有些得你拿主意。”

  “哪方面?”

  “省党部要在校内成立支部,三青团也要成立。”

  “你们的意见呢?”

  “目前学校初建,党团没有必要进中正大学。党团一进门,问题就多了,学校就不好办了。”

  “我看缓建吧!就说等待军队大反攻胜利之后,形势安定下来再研究。”

  “躲不过去。省党部要在夏令营、冬令营吸收三青团骨干。不然咱们的学生一部分是当地人,一部分是来自东北各地,暑假、寒假回不了家,不久令营,省里不拨高粮米就断炊了。我看先想个别的办法挡一下再说。”

  “从军队拨粮呢?”

  “不行,咱们有多少军粮?!”

  “你说怎么办?”

  “夏令营先挡一挡,就说要搞军训,必要时你派几个教官只有过了初一再想十五吧。”

  “照你的办。”杜聿明停一下问道,“沈阳学校怎样?”

  “东北大学要搞个先修班,他们的学生大部分在北平,教育部怕他们回来闹学潮。沈阳兴办一个省立渤海师范专科,开始上课,眼下看着很正常,前些天他们有一部分学生吵吵要上街游行哪!他们的口号是要和平,不要内战。”

  杜聿明非常注意地说:“我们的学生拖什么态度呢?他们对和平、战争是怎么议论的呢?”

  “学生头脑爱热,对政府、对委员长还有点正统观念,他们对苏军印象不佳,因此对共产党观望着,如果我们搞不好,军事上再站不住,日子就不好过。”

  “学生知道我回沈阳吗?”

  “眼下还不知道。”

  “本溪、四平街这一仗打好,东北就稳住了。”听杜聿明口气这副担子挑在他肩上了,他完全自信能打好这一仗。他要勤务兵摆上酒菜,说:“走,到小饭厅喝几杯。”

  他们坐下身子,端起洒杯,一道菜摆上来了,杜聿明指着桌上菜说,“世勋,你尝尝这是什么菜?”他亲自动筷给他夹两块。

  鲍世勋用嘴嚼着,吧嗒嘴说:“这是什么筋头八脑的?是爪子什么的吧?”

  “这是熊爪子。”

  “熊掌?”

  “对呀,前天我招待咱们熊主任,我做了这道菜,你说怎么着,他问我这是什么菜?你猜我怎么说?我说,这是龙头筋,只有皇上才能吃上这道菜。”

  两个人借着酒气哈哈大笑。

  参谋来了。对杜聿明说:“渤海师专学生在司令部门前游行。他们打着纸灯笼,走到门前,一齐吹灭灯笼,高喊‘杜长官,你要带来和平和光明,我们不要黑暗。’”

  “噢,怎么知道我回沈阳了?怎么透露出去的?是报界吗?”

  “不大可能,市内各报没有登消息。”

  “这个学校省教育厅要控制,要注意学生和教师中的带头的。”

  “我们也在掌握,他们教师当中有几个,其中有一个叫罗鼎。”

  “罗鼎?”鲍世勋放下酒杯说,“这个人我认识,他是我们学校的客座教授,教古典文学,古文的底子深,学生挺喜欢他的。”

  杜聿明放下手中杯,他没有让参谋在此刻多留在身边,摆下手说:“他们游行到司令部门前,让他们过去,点灯笼,灭灯笼,像天上月亮一样,它的盈亏随着你的感情去感觉吧。学生嘛,要有股热血。”

  参谋退身走了。

  杜聿明给鲍世勋斟酒说:“青年人要有爱国心,追求和平民主光明,驱逐黑暗,这是给社会上增加刺激。我认为这些在于我们的自卑。东北地区的安宁,就因为我们无能,政府接收一塌糊涂,军事上最近连打败仗,学生来喊一喊,对当高官的也是刺激嘛。”他又给鲍世勋续酒。

  鲍世勋没有劝杜聿明多喝,因为他刚动过手术,能陪陪他就够意思了。他看着眼前满杯酒说:“光亭,你还算挺开通。市面上各界人士对党国的希望一天比一天降落。接收造成的影响特大,军队搅民也很蝎虎。再这样下去,不堪收拾,会丢掉东北。共产党会来人情,他们政策得人心。”他拿起杯子抿口酒。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