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刚过,兵祸又起。不待关中百姓有片刻的喘息,吴琦与完颜兀术趁关中大震之机,一面派下三路兵马进击关北、潼关、终南府,欲一举荡平上述三地。另外一面,他们又放出大批的鹰犬爪牙,四处以自救为名,威逼利诱逃难百姓,按他们的意图在各地建立屯居点。试图用这种手段,切断各地义军与百姓的联系,并趁机扩充自己的实力。
为了打破敌人的迷梦,也是为了缓解自身的危机,各地的义军纷纷行动起来,与敌展开激烈争夺。其中,又以关北的义军声势最大,也最为活跃。
然而,身在盘龙坳的侯君集,却意外的收到故人张纪本的一封书信。信中有言云:“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君集读罢,仰天不语。良久,冲吴拱、吴挺语:“二位,你们也看看张纪本张大人的信吧。”
“将军,张大人难道遇难了?”
“也许是吧。”
“也许是吧···”
二吴对视许久,才低声的问到:“难道他要去做逆贼与胡虏的帮凶?”
“非也。”君集一摇头,释道:“他不过是要为百姓争的一条活路而已。”
三人不语,久望天际间那灿烂的星辰,同声到:“但愿世人能理解张大人的一片苦心。”而他们的心中,却不住的在念读着这样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烈风飙起,烽烟骤密。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侯君集等人不得不开始收缩战线,也不得不开始遣散疲弱的百姓,欲与敌争个玉碎。
绥德城下,杨妙真与夏侯泰的五千义军主力,正与敌三万对峙。而在杨堡,吴拱、吴挺的义军偏师三千,则遇敌万有六千。至于义军各个根据地的四周,则陆续的出现了敌军部队,人数都不下万人。恶战?血战?还是死战?
咚、咚、咚···震天动地的战鼓声,响彻于天际间···“还有多少人?”
“妙真,我的手下还有一千人。你呢?”
“我的手上只有不足六百人,我们突围吧?”
“突围?往那里突围?我们能突围吗?”
杨妙真低头,泣语到:“难道不能给我杨家留下几棵苗吗?”
“我业想给你杨家留下些种。但是,如今你看外面的形势,我们还能计较一人一族的得失吗?”
话一出口,便引得杨妙真啼哭不止。夏侯泰一把楼住痛哭失声的杨妙真,好言劝慰着,而自己劝着劝着,也哽咽了。
···山丹丹花开花有落,一年又一年。唱着信天游,杨妙真偎依在夏侯泰怀中,随时准备迎接着敌人的又一次冲锋。在他们的左右,还有三百人,而他们面对的敌人,却还有几万。
而敌人并没有攻上来,他们在掉头,在后撤。
“这是怎么了?”夏侯泰冷眼看着毫无章法退却的敌人,心中在反复的问着自己。
“幼平,敌人这是怎么了?”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大丈夫不能窝囊的去死。”夏侯泰话毕,抽手挥剑大喊到:“是男人的跟我上。”
渺渺余烟还在漫无目的的飘荡着。一男一女二人并马高岗上,望着远方的残阳,相互偎依着。在他们的身后,一队又一队的胡人,正被人押解着,押向污秽的河畔。而在一方,褪下伪秦军服的健儿,则在吴挺的率领下,急奔盘龙坳。
张纪本·列传有云:纪本,关中延州人氏,体弱。加冠,不问天下事,闲落故纸堆,苟安馆库。岂料风云骤变,逆胡纷至,涂炭苍生。其虽无杀敌之能,但有赤子之心,识圣人诲。值关中大震,逆胡十万,伐君集于北,纪本临阵痛陈之,就戮。敌败,关北遂安,百姓复归。
张纪本死的那样的从容,又是那样的悲壮。他用自己的死,不仅换回了千军万马,换回了关北义军的生,更是换回了无数百姓的生。多少年后,无数艺人在演绎张纪本的故事时,无不引得满堂的看官嘘唏扼腕不已。
胜了。侯君集看着各处的回报,心中不由的恨起了自己,恨自己的无能与懦弱。但是,他又不得不鼓足勇气,将摆上台面的问题给解决掉。只有如此,他才不会辜负张纪本的一番苦心,更不会让期盼着自己的百姓灰心。
三天后,凉州来使,置书君集,云:“凉州欲起精锐东进关中,谋取玉龙关,望君集应之。”当此大好前景,侯君集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拔剑起舞。舞罢,大吼到:“终于盼来了这一天,终于盼来了···”
此刻,据守玉龙关的撒克翰,在‘西向不可,东进屡败’的时候,终于下了南下的决心。他现在正调动所部兵马,准备适时南下,去关中、河洛分上一杯羹,也不枉此番圣龙之行。但是,他又不敢尽起主力南下,因为在其近旁还有凉州集团虎视耽耽。所以,他很小家子气的调动了四万人,欲取道吴堡南下。而他麾下的铁木格、撒扎克、忽刺尔三兵团,则留守玉龙关,继续监视尚在黑水关的圣龙‘残存’主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