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另作计议···”
“老朽自有主张,王爷可不必操心。”
“也好。”夏侯羽回念一想,再问到:“让利予名,让多少?又予多少?委实叫人难以估量啊。”
“先朝长洲范氏可为借鉴。”
“族田义庄···”夏侯羽忙摆手回到:“不可,不可。若如此,岂非要叫官宦豪强之姓贫苦者受损,与我之初衷相抵。”
陆游回:“暂时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绝非王爷所愿。然其等之牺牲能换取众人之幸福,他们何怨之有,王爷又有何不忍?
再者说来,此不过权宜之计,却非长远之策。他日一旦时机成熟,王爷还可为其解之。”
“我还是有所顾虑。”
“王爷若信得过老朽,可再等老朽三五天,老朽定为王爷安排周详。”
“老大人,您的身子骨···”
“无妨。老朽自知还能再为王爷活上个七八年,今日之恙,并无他碍。”
夏侯羽冲陆游深深一躬···次日会议上,夏侯羽事先给会议按下规矩:不提均田、不提租庸调,只议如何处置同元教余孽。
对于夏侯羽的一反常态,有人欢喜,有人忧,各方势力都在各自盘算自己的下一步行动。对此,夏侯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却又不能点破它。因此,夏侯羽是一直隐忍不发,在心中再一次考量着每一个与会者···“欲飞···”
“哦,什么事?”
“启禀主公,我等觉得这同元教余孽,还是不剿杀一尽的好。”
夏侯羽一愣,问到:“为何?”
众人一惊,面面相觑,心说:“他这是怎么了?难道是···”
“景略先生,还是你来吧。”狄云摇头来到侧屏前,细细的品味着苏杭刺绣。
“启禀主公,我等觉得如将同元教余孽剿灭,虽可得朝廷嘉奖,但却与我凉州今后发展有大不利。到不如卖它一个人情,每每以其未除,行清剿之事,剪除其他各方在我凉州之组织。或许还能因此得到朝廷的帮助,也未尝可知。”
“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
“明德不同意。”
“明德兄,如有意见,可寻个时间到我的书房和我说。”
裴元惊愕的望着夏侯羽,半天才在王猛的提点下回到:“明德明白。”
“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吧。明天会议的重点是居延城的今后发展问题,如果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到时可向孤王提出。”
“是。”
“散会。”
伴随着胡公公的唱念声落地,夏侯羽拂袖而走···“列位大人请留步,残身有一话还请诸位但听之。”
“前辈请讲。”
“遇事遇人,当适可而止,切莫强求。”
···戎平七年秋,凉州在推行均田、租庸调的同时,特准官宦豪强保有族田义庄,但规模不得大于千亩。与此同时,夏侯羽上书成帝及朝廷,请旨凉州改革现行官僚体制。
说起这凉州的现行官僚体制,实在是叫人头疼:一是繁杂,不统一,而且多有重叠。二是人浮于事,真正干实事的人不多,且易受到庸懒之辈制肘。三是徒增百姓负担,拖累凉州发展。因此,当此改革关键时刻,就必须先革除其弊端,为凉州打造一个高效精干的官僚队伍。
九月,成帝与朝中大臣达成一致,传谕凉州可先行呈报一份详细改革方案于朝廷,以便朝廷斟酌。
斟酌···“可用得妙。”夏侯羽看着朝廷公文,在对照成帝的谕令,笑言道:“诸公,你们觉得孤王该以何措词上书为好?”
“启禀主公,不如以内折上呈陛下,再由陛下转入中书···”
“孤王也有此意。然此举是否有轻慢朝中诸位大人之意,又是否有蛊惑君上之嫌疑?”
“陛下与朝廷各上一份不就结了。”
“隽秀。”陆游一拉张颌,起身道:“如此也不能回避蛊惑君上之嫌疑。到不如先将方案压一压,向外界透一个风出去,叫天下都明主公的用心。然后再分两道奏章上报陛下与朝廷,让陛下去与朝中各派协商,而我们只要不断的诉苦则可。”
“放翁,你是说···”张颌一拍脑门子,哈哈大笑道:“姜还是老的辣啊。”
陆游抬手示意道:“话虽如此,但我等务必先把凉州的害群之马给收拾掉。不然的话,朝廷还以为我们是在要挟陛下与朝廷,疑我凉州有所企图。”
“放翁,如此不妥吧。”
“放在御史台看,当然不妥。但是放在整个凉州来看,我却不觉得没有什么不妥的,到是认为非常有必要。”
夏侯羽起身示意:大家安静,请先听放翁把话说完。
“现在阻碍凉州发展的首要问题在那里?吏治不清,官僚混乱。虽然主公在伍、杜两位大人的帮助下,于前番曾整顿过一番,但结果如何?不过是清除一批民怨极大的贪墨之辈与一干里通外番、勾结邪教者而已。但那般空占粮饷薪俸的家伙呢?他们虽无大错,却是在掏空我凉州的根基,败坏我凉州的吏治官风。因此,他们也要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必须得到他们应得的教训。再者说了,其多为精于官场摸爬滚打的高手,是不会和我们将什么交情与情谊的,他们只要保住他们的地位即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