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之后,事情就很简单了,承题起讲、题比中比,最后成篇大束。不消半个时辰,洋洋洒洒,花团锦簇的一篇文章便落在稿纸之上。
写完之后,检查一下截对是否整齐,对结构进行了微调。又将一些华而不实的词语删去,使文章更加体制朴实、书理纯密。
最后再从头默读一遍,直到确定音调和谐,朗朗上口;机调圆熟,赏心悦目后,这才勉强满意。他长舒口气,坐直了伸伸腰,心道:‘虽然心里有东西,可写出来却有些走样,看来还是要加强练习啊!
时间缓缓的推移,此时的所有的考生都开始奋笔疾书起来,开玩笑就算不会写也得写几个字,总比零分不是吗?
(不要鄙视朱熹,尽管汉临我也不喜欢这个人,可朱熹的功绩也是有目共睹,我们应该客观的去评价,不说其他的他能够在圣贤没落的时代,被人尊称一声朱子就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试问战国之后子之数有五指之数吗。)
第一百六十二章 论秦上
时间缓缓的推移,刘宇的科举并不像后世那样一次性就考个一两天,才三个时辰而已,也就是六个小时一个上午罢了。
铃声很快的响起,考生陆续的走出府院,当然刘宇根据后世的高考,是不允许带任何东西进来的,当然也不允许带任何出去。
“孟兄,我们又见面,不知孟兄考的怎么样?”周浩一出考场就看到了几天没见的孟华,不由走了,上去笑着开口道,神情显得十分轻松,显然考的很好。
“周兄,几日不见!”孟华听到背后有人在喊自己不由转过头来,一看正是半月不见的周浩,不由大喜开口道,随即又苦笑的摇摇头。
“呵呵!周兄你又取笑我了!我怎能和你比!再说了周兄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文试又不是很重要,只要合格就行,重要在下一场。”
“呵呵!于兄孟浪了!不知这位是?”听了孟华的话,周浩不由笑了两声,随即他才发现跟着孟华过来林海不由疑惑的开口询问道。
“呵呵!我到忘了给周兄介绍下,这位是姓林,名海子,章华,周兄称他为章华兄就行。”孟华一拍额头,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这位是……”孟华还没有把话说出来,林海就直接开口道:“周浩,生于大宋宝佑元年,现年三十五岁,咸淳五年获得状元,孟兄榜眼,周兄不知小弟说的可对?”
这样的说话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表现,不过周浩也是豁达之人并没有在意,反而呵呵的笑起来,林海也只是试试这位的斤量而已,并没有下一步的无礼举动,这不由让孟华放下心来。
“林贤弟都快成为了百晓生了,呵呵!走我们去饮一杯再说。”依旧是原本的酒楼,不过原先的两人变成了三人,就不知道是多了林海还是多了周浩而已。
“周兄,不知道你对这第二场考试有和看法,之前孟兄说此次第二场关键在一个稳字呢,周兄以为呢。”林海坐下后饮着清茶,轻轻的开口询问道。
对于这个状元郎他早有耳闻,原本作为士子的他也十分敬佩对方,这也是他为什么这么了解对方的原因,可来到琉求却让眼界打开,这才明白宋庭的科举第一可不代表真的牛叉,孟华的能力他这几天倒是见识,也真心佩服,如今碰到这个第一就忍不住的想试探一下。
他问的这个问题可不是一般的有难度,涉及到了这次科举当然就不能够乱讲,否则周浩的名声就可是彻底毁了,更重要的是不能和孟华一样,林海提出了孟华观点,周浩不可能也不能再用。
“呵呵!孟华说的不错,可是有一点孟华兄似乎遗忘了。”周浩轻泯了一口茶水,轻笑着开口,似乎并没有因为林海的话而恼怒。
“哦,周兄请指教!”听了周浩的话,孟华也一下子来了精神,还没等林海说话就率先问出了口,对于周浩他是十分钦佩,所以并没有怀疑对方话真实性。
“孟兄严重指教不敢当!”周浩一拱手随即开口道:“我们这位汉王可是起源海上,有中原之意,最近于兄到处了解了一方,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朝代。”周浩并没有直接解释,反而缓缓的开口道。
“什么朝代!”孟华林海两人齐齐皱眉,他们两实在不明白周浩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所以直接配合的问道。
“秦,这里一切都让我想起了秦,严酷的刑法,奇怪的募兵制,整个琉求就像秦朝一样似乎是一座移动的战争机器。”周浩淡淡的开口道。
“周兄,你确定你没有再开玩笑!”孟华一下子就从椅子上惊的站了起来,语气有些颤抖的问道。看着对面周浩认真无比的表情。
孟华整个人都瘫软下去了,嘴里反复念着的都是秦,这两个字,随即又再度猛然坐起来,这一惊一乍的但把旁边的林海给吓了一跳。
还没等林海说话,孟华抢先一步开口道:“不行,不行,琉求可是华夏最后的希望可不能变成第二个暴秦,走周兄我们一起去上书去。”随即一把就拽住周浩的衣服就要像外拉。
西汉思想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