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西征(1256~1260)于蒙哥汗在位时期、主帅为旭烈兀,灭亡木剌夷(伊斯兰国家)、当时只剩下美索不达米亚的伊斯兰阿拔斯哈里发,以及叙利亚阿尤布王朝,三次西征共侵吞了40多个国家。
其实力之强在这个时代完全的就是君临天下,蒙元的实力只是整个蒙古帝国的一小部分而已,刘宇担心自己一旦北伐面对可不仅是蒙元可能就是蒙古帝国。
尽管这方面的可能性很小,可是不代表不存在,再多的分歧也不可否定的是他们只是一个民族流淌着是同样的血脉。
只要稳就行,如今这样诡异的平衡就行,汉国的各方面实力都是以坐火箭的速度飞速增长,每一天的汉国实力都有着一个崭新的变化。
刘宇相信也许不要十年,蒙古帝国那就不再是障碍,到时候蒙元随时都可以解决,更重要如果如今北伐,蒙古帝国有什么反应刘宇不知道。
可是乃颜那绝对是有反应的,北伐很可能刺激到乃颜神经到时候六十万铁骑绝对可以够刘宇喝一壶的,完全性的养虎为患。
乃颜如今的实力的确能够有资格和汉国叫板,更让刘宇头疼的是由于当初忽必烈的逼迫,乃颜远遁漠北,一年的时间足以让乃颜基本熟悉漠北。
一旦解决忽必烈把乃颜也牵涉进入,而且还没有彻底解决,让乃颜再度远遁漠北,那可是千年祸患了,导致和明朝一样的结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如今汉国已经渐渐减少了对乃颜的支持,可是如今乃颜已经成事,这样做的效果也并没有什么,当然为了防止那一步的到来,也是为了尽早做好准备。
北镇府司的近三成力量都全部集中到了辽东,进行各方面的全面渗透,尽管效果并不大不过刘宇也没放弃。
六十万的铁骑虽然汉国拥有着实力镇压,可是那压力也是实打实的,特别是如果不能一次性解决,那就痛苦了。
恐怕汉国每年就只要和后世明朝一样打打异族就行了,别的事也需要做了,也做不了什么事,到时候再和明朝一样到最后由于啥子天灾人祸玩完。
第三百零七章 辽东上
辽东,曾经人迹罕至的地方,却诞生了一个个的技术,女真起源与此最后更是很少天下,窃据中原,几百年后日本也是从这里开始进行侵略之战。
这里这片土地千百年来,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情,华夏的法网似乎永远也覆盖到这里,在这里每个时代都有意外发生。
而此时一支长不见尾的队伍缓缓驶进了这里,其中拥有着大量的货物,一辆辆马车拖拉着向着草原的深处进发,步伐是那样的缓慢。
零下二三十多度温度足以让人抓狂,此时的辽东可不是后世,温度也许差不了多少,和一些生活设备,那就是天地之差。
在如今这个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甚至连像样的棉衣都没有一件,出行显然是一种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如今辽东的各种生物包括人都已经处于了“冬眠”
哪怕乃颜拥有着汉国的支持,有着高出这个时代取暖工具,可是面对这样寒冷的天气,也没人敢出行,温度太过低了,外如今的这个时代,都可以说几乎是不适合人类生存。
华夏自古就称辽东为苦寒之地,这不是没有理由,这也不是华夏从骨子里来的封闭思想,而是事实就是如此,辽东本就为苦寒。
要说华夏的思想的封闭的,那纯粹就是放屁,三千年前的领土有多大,三千年后如今又有多大,四千年前唯有长江黄河沿河一地而已。
仅仅几百年后领土就再度迅速扩张,再过一千年就已经基本定下了如今华夏的基础。这不是华夏不想扩张了,而是不得不止步了。
已经没有地方让华夏扩张了。西方是沙漠,在古代那就是天堑,虽然不代表没人走的过,可是想军事扩张实在太难,可是尽管如此汉唐还是打了出去。
其实如今我们把汉唐汉唐,汉与唐并称不是没有理由,至于理由想来大家也清楚,这不仅是两朝赫赫兵威。因为如果单论军队战斗力汉比不过秦,唐比不过隋,可是其结果就是汉唐成为华夏鼎盛的象征,秦隋就没有这种称呼。
这不可能仅是秦隋两朝时间之短的原因,光辉本来就是刹那的绽放,秦隋的光辉足以震古烁今,可是依旧掩盖不了汉唐雄风。反而是汉唐给掩盖下去了,其原因就在于汉唐的雄风打了出去,而且进行了似乎是不可能的西征。
东边是无尽之海,要知道太平洋可不是大西洋,哥伦布能够坐上一条破山板到达美洲,可是太平洋哪怕再牛逼的航海士坐上汉唐时期最牛叉的帆船。如果没有海图,除非三清保佑你,否则你只能去见阎王了。
北部就是荒漠还有那超过零下三十度的温度,根本就不适合人居住,所以游牧民族才成为了华夏的千古祸患。似乎永远只是在循环。
南部不是没有扩张,秦始皇的南征。汉武帝的南征,太多太多,可是那些坑爹子孙不给力,又给丢了,像朱棣刚刚收复越南,不到二十年又给自己的儿子给丢了。
所以才导致华夏对这些南方地区几乎就是失而复得,得而又失,就这样的诡异循环了下去,到最后彻底失去了。
辽东也是这样循环,不过与南方诸国不同的是,辽东最终还是没有脱离出去,当然如今的辽东还不属于华夏是蒙古人的天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