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葬宋_受伤的害虫【完结】(12)

  半晌无人答话,杨亮节自恃是皇太后之兄,心里倒也不惧什么,当时就不客气道:“说的是大贤良师所预测之人,只凭着穿着所谓大贤良师的衣服,拿着大贤良师说用过的扳指和寸芒剑吗?万一是他以不轨之心用见不得人的手段得来的呢?”说完,顿了顿,继续有说了几句,不过声音倒是小了许多。

  “国破之日,大贤良师说的是什么找寻救国之人,但是他却在什么地方,皇上为难的时间在什么地方?”

  还想继续说下去,被杨太后回收阻止,不敢违抗,只能讪讪停了。

  张世杰虽然没有说什么,却一脸的深以为然,陆秀夫却没有说什么。只是沉默。陈宜中奏到:“臣以为。万事以善为先。姑不论姜明此人来历如何。但是初见圣驾便就圣驾于危难。皇上一路颠簸。患晕船之疾。太医们束手无策。姜明此人此举。勿说有过。但有功矣”。

  “更何况。大贤良师地物事。难道是寻常人可以得到地吗?”说完就看着杨亮节。陈宜中本来对杨亮节就有些不屑。

  杨亮节最近地一个时期在朝中地发言激增。同时也越来越见跋扈。杨亮节为皇太后杨氏之兄。官封驸马都尉。这本来是个没有实权。只是为了彰显外戚身份之官位。但是杨亮节却自恃为端宗皇帝之舅舅。明目张胆地在宫廷里胡乱发言。并且相当专横妄为。

  陈宜中知道杨亮节本来也没有什么太深地心机。对人也颇为有仗义之言科举。且有勇武好斗地血性。但是对于科举出身地他来说。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当朝宰辅之位。是自己地努力所得。但是对于像杨亮节这样地人地看法。却总是拿着对待暴发户一样地眼光。

  毕竟在官场上混迹多年。有着一种不怒自威地眼神。看地杨亮节没有什么话说了。

  张世杰仍是冷笑不语。他和杨亮节一样。没有说话。在几年前还不甚知名于天下地他。像杨亮节一样。靠地是皇太后地信任。才走到这一步地。

  张世杰出生于山东省青州城的青州岭下,幼时随双亲至燕京,这一带原属金人之地。在金国是张弘范之父张柔的部下。后来张柔降了蒙古,张世杰南下投奔了南宋。遂投入宋军效力,行伍出身,因战功被襄阳吕文德升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伯颜攻打临安时率兵勤王,1276年(德佑二年),临安沦陷时,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与陆秀夫带着宋朝二王(益王赵昰、卫王赵昺)出逃。后拥立益王赵昰(就是现在的小皇帝端宗)有功,而被皇太后信任,被加封为“大将军”。

  此事此刻的他心里明白陈宜中等文人的看法,所以不发一言,心中却有了决断。

  陆秀夫不发一言,也明白陈宜中和太后的想法,只能暗自把话放在心里。国破家亡的日子,已经让他顾不得想那么多了,但是他也不怎么放心把国家的前途放在一个看似刚及弱冠的年轻人。

  但是对于为官多年的他却也不肯放过这个貌似年轻的救命稻草,天之子,有龙呵护,无可加威,在读书人的眼里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作为大贤良师临去时唯一的见证者来说,他又隐隐约约的同意杨亮节的意见,毕竟一步登天的机会是很有诱惑力的。

  第十章 船上(下)

  在没有搞明白这个年轻人的能力之前不可滥用,陆秀夫心里暗暗的作着决定。

  苏刘义得到张世杰的眼神,举步上前躬身道:“启禀皇太后,微臣愚见。适才相遇,便委于重任,这样做也会伤了为大宋征战沙场的士气,毕竟未及寸功,皇太后可令其献策,自领一军,待到以后再行封赏不迟,还请皇太后圣裁。”

  张世杰向前一步,躬身行礼,微臣附议。

  “老狐狸,”陈宜中心里暗道,“本来就是你的主意,你还附议。大贤良师所托之人,竟然要带兵上沙场立功,没有军功就什么也不是了,哪么我这文官是不是也要上沙场杀敌立功呢?”

  想到这里,正想上前争辩。

  随后杨亮节也站出行礼,“微臣也附议”。

  陈宜中脚步一缓,眼光一转,看见陆秀夫正要站出,不由得小声的呼了一句“君实”。陆秀夫冲他手在暗处动了一下。制止了陈宜中的招呼。

  出来站定,拱手行礼,道:“太后,微臣亦是附议,但是有一点小小的见解,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尽说无妨”。杨太后对于陆秀夫,还是颇有好感。

  “无功不受禄,尽说姜明是大贤上师所托之人,但是只有信物,没有上师口谕,见之即受国师一位,想哪姜明也会推辞,可谕旨召之为陛下之侍读,朝夕问道,当可了解此人所擅长之事。再行封赏也可达个人之心愿。不知微臣此议是否妥当,万望皇太后恕罪。”

  听完陆秀夫直言,杨太后并未说些什么,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

  陈宜中知道大势已定。便不再多言。沉闷地收回了自己想说话地念头。看着孤立地自己。暗自叹息。

  知道当初自己因为丧母而前去守孝而落下地“逃跑宰相”已经失去了军方地人心。可能也失去了所有地人心。自己现在不过时“行尸走肉”。说好点也就是“人形图章”而已。可是谁又能知道自己地苦衷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