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葬宋_受伤的害虫【完结】(128)

  “回去之后又能怎样?”郑虎臣问道。

  “当然是将占城无法依赖之事,先行禀明皇上及皇太后。”

  “禀报了之后又如何?”郑虎臣相当清醒。

  “占城靠不住。那么,就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我会行朝请罪,然后告知朝廷放弃赴占城和盼望占城援兵的念头,按大将军他们说的办吧!”

  郑虎臣想了一会,道:“其实在我来之前,国师曾经交代过我,其实安南国内愿意降服于蒙古的,只有陈仁宗以及极少数皇室人物而已。大部分的文官、武将以及民众都不屑于服从元朝。我们应该以这个为依托,利用这次带来的大量财物,从底层做起,掀起安南的反元声浪为后盾,然后再将安南国内的反元运动组织化。然后再向陈仁宗提出请求。那样会不会容易的多呢?”

  听到这个消息,陈宜中不由的眼睛一亮。问道:“这个是国师说的?”

  郑虎臣挠挠自己的头发道:“前半截是国师说的,他说他曾经游历到安南所了解的情况,而后面那一半,是我根据丞相你的长处说的。呵呵,还望丞相见谅。”

  陈宜中无奈的看了郑虎臣一眼,问道:“在国师之大计中,我们还有多久时间?”

  郑虎臣想了下道:“国师临走是对我说,到明年正月之前务必回去,能提前更好,不过我们要隐匿形迹,不能让元军发现,到时间作为一只奇兵用,而且直接道崖山就好。不用去其他的地方了!”

  “崖山?”陈宜中又向郑虎臣了解了一下崖山的位置,不由的发出了疑问,“为什么是崖山呢?国师就那么的肯定?”

  郑虎臣点点头,道:“国师年纪轻轻,所见识却是我生平仅见,对于大宋周边的情况,可谓说了若指掌,就连利用蒙古人的内部矛盾,也是信手拈来。好像一切他已经知道一样。要不是性格稍微显得优柔寡断一些,倒是也算一个大将之才,当国师稍微显得屈就了。”

  “利用蒙古人的内部矛盾?”陈宜中这里又有些搞不明白了,“怎么利用?”

  郑虎臣只好鹦鹉学舌似得把在船上所听到的又说了一遍,显得十分无奈。说完后总结道:“其实上次广州之役,就是利用了蒙古人急着调塔出北上平叛。而做出的一些动作,时机、地点把握的相当的好,如果这次国师之策再能成功的话,将会为我大宋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说完,又加上一句:“也不知道这些事情他这个年纪都从哪里知道的,说不定还真有些神通呢!”

  陈宜中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突然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道:“占城一事,我就先拜托你在这里照看。我的作用不大了。看来,我要回去一趟。”

  郑虎臣吃了一惊,急道:“丞相大人要回去,那还不如我回去啊。我在这里一无官职,二无人缘,能起什么作用呢?况且一路奔波,丞相的年纪也不小了……”

  不能郑虎臣说完,陈宜中抬手阻止道:“你是什么也没有,但是你有钱啊,我这次带来的黄白之物,皆归你支配,这种时机之下,人情倒是显得淡泊了,只有这些事物还有些用处,”

  说着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现在我回去,还可以有帮国师一把,若是再晚些回去,朝廷之内恐怕就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了。”

  郑虎臣默然不语,陈宜中也不说话了,他们还不知道,现在的朝廷之中,陈宜中的丞相之位已经被陆秀夫所占,恐怕现在回去也晚了。

  第二十七章 再进广州

  “钦封太子太保衔、代天子领广东军政经略安抚使”这个是大官还是小官?——广州的老百姓问道**

  姜明又一次的来到了广州,心里也是觉得很是奇妙。第一次进广州,是和郑虎臣一起两个人几乎悄悄的潜行进来的。第二次是大胜而归。挟着余威来到广州,但是触眼的是一片荒凉。时隔不久自己这次又来到了广州,却是带着兵马,并且成为了钦差大人,还是代替天子来到广州。

  心里觉得真的是和广州很有缘,虽然在他经历过的后世只是游玩性质的来过几次,但都是匆匆而过。但是想不到自己穿越回宋朝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来了三次,而且每一次的身份都不一样。

  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姜明心里暗暗的想到。

  这是一个晴天。南粤的骄阳,火烧一般将珠江三角洲的田野照得刺眼的亮,碧波荡漾的江水,晃着鱼鳞样的金光。

  两岸绿草如茵,山峦滚着柔和的嫩绿,看上去舒坦极了。姜明昂首挺胸地站在指挥船的船头上,头顶上一面新制的大旗在江风中飘扬。大旗上的“钦封太子太保衔、代天子领广东军政经略安抚使”

  两行大字,和一个特大的“姜”字,如同火一般,烧得他心里滚烫滚烫的。

  他竟然会当上大宋的正二品大官,竟然还有了自己的军队,在后世也算是国务院副总理兼任那个省的省长吧。

  虽然太子太保只是一个虚衔,而兵马也大都是别人以借调的名誉给他的,但是姜明的心里还是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唯一的遗憾就是张翔泰老先生没有带出来,鸿儿也因为被太后收为义女而留在了崖山侍奉。姜明心里清楚,这可能也算是留为质子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