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葬宋_受伤的害虫【完结】(298)

  杨太后倒是不以为意,听姜明这么说,一切形势皆不利于行朝,忙问道:“国师可有应对之策吗?”

  出人意料的是刚才姜明侃侃而谈,但是听到问及这句话,却是非常肯定的回答道:“没有。”杨太后眼中露出失望之色。

  姜明继续道:“我们虽然没有办法,但是我们既然事先得到消息,就可以比他们先行一步。”说完,又从袖管内拿出一纸卷轴出来,交与了杨太后。

  看见姜明早就有准备,却是害的自己担心了那么久,还是有些不满的看了其一眼,结果卷轴,打开看了以后,面上却没有什么表情,然后递给身边的宦官,让其传阅给陆丞相然后当众宣读。

  其实姜明昨日就回到了珠海,一直闭门不出,就是为了和鸿儿想应对之策,还有就是请鸿儿为自己其超奏折了。之所以现在才取出呈上,就是为了保证奏折的成功性加大,因为其中肯定要触动些什么。

  呈给杨太后的奏折中,有几条是必须加快进行的。首先,就是必须马上返回内陆,既然曾经在福州建立行朝,那么圣驾就必须还驾福州,在那里举行登基大典。给天下人,至少是东南一带吃一个定心丸。

  同时传召天下,尊崇幼帝为太上皇。全氏为太皇太后。以彰显自己的正统,而台湾暂时作为行朝的一个缓冲,能不暴露还是不暴露,把元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内陆之上,才能保证台湾后方的稳定。那么军需后勤才能源源不断的供给。

  做了这一切还不够,还要在昭告天下的同时,号召天下群雄起义勤王,但是不必赶往福州救援,只是驻守本地,或者就近连成一片,得一县则以子爵领县令之职。得一州则以伯爵领知州之职,得一路则以侯爵领安抚使之职。

  辖内官员皆可自行任命,但是需要报于朝廷知道,朝廷不得以各种理由给予拒绝。为了表示朝廷对此举的决心,则要封赏现存正在为大宋殚心竭虑的官员,诸如泉州蒲氏、兴化陈氏、漳州陈吊眼和福州侯强、钓鱼城张钰等等。

  以上诸路,皆按照承诺兑现,以鼓舞抗元士气。但凡有义举报于朝廷知晓者,若是有难,朝廷必会号召天下共救之等等。

  其实,这份奏折才是姜明今天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本来就是一举两得的东西,首先可以为手下讨得这份功劳,再则可以勉励天下人一起模仿。让大家更有希望。

  虽然现在大宋势弱,但毕竟是皇室正统,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保留着对其的厚望和眷恋之心。

  朝堂之上听到姜明的这份奏折,心里想到这些也没有什么,就算是有些大臣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些不对,但暂时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只是还都福州,总让人觉得心里有些不安。不过也可能是由于常年的海上生涯,对于陆地有些望而生畏罢了。

  但总算没有触及自己的什么利益,当下也没有太多的反对。国家都到了这个份上了,多封赏几个爵位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八十四章 登基

  四月初八,为佛诞节,属于佛教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之一。即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纪念。届时,各寺庙要在大雄宝殿供奉佛祖诞生像。为一尊高约三寸,稚气可爱的孩童站立形象。

  浑身赤裸,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刚降生人间,便能站立行走,开口讲话。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意味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传说中释迦牟尼降生时,九龙吐水,为他沐浴。佛诞节庆贺仪式开始时,佛祖诞生像前面要放一盆用旱地莲花、台参等药材特制的香汤。

  主持僧人点灯、上香、摆供、三跪九拜,五体投地。全体僧众念经,鼓乐齐鸣,诵谒成章,来褒扬佛祖舍身救众生的信念。经完,则用香汤沐浴佛祖诞生像。浴完,再诵经,亦舞亦唱,反复多次,称为治佛法会。

  法会结束后分领浴佛香汤,回僧房兑水沐浴自身,以求尽快获得正果。

  既然一直以来崇尚佛法,身。为皇帝的忽必烈当然也不能免俗,再则今年开春就遇到诸多不利,心里也想借此机会去除身上的一些晦气。希望佛祖能保佑四海昌平,所以极其隆重的也参与了此会。并且准备在会后领取浴佛香汤沐浴自身,以此来护佑自己。

  但是就在忽必烈忙碌的参与盛。会的同时,福州城外却是戒备森严。城内百姓奔走相告,说是大宋皇帝今天要在福州举行登基典礼。

  由于要赶在忽必烈之前完成。登基仪式,然后昭告天下,所以准备的比较仓促,不过好在三年前已经有过了一次,因为上次基本上是不战而走,所以福州行宫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只是行宫被改成福州万户府,现在只要改过来就行了。

  经过两年多的被元朝统治,但是福州居民还是打。心眼里向着大宋,百姓们自发的在街头张灯结彩,以显示喜气之意。整个福州城瑞气洋溢,万民欢腾。

  新皇上又要在福州城登基,这难道不是福州城的。天大的荣幸,不是福州城老百姓天大的福祉吗?这也说明了福州城确实是个龙兴宝地。否则怎么会一再的选择在福州登基呢?还听说,今天登基的皇上是前皇的弟弟。

  国家动荡之际,兄弟二人都选择在同一个地点。登基,也是福州人的一种荣耀啊,且不说福州人清晨在街上相遇,都是喜气洋洋,禁不住笑得眉毛胡子直颤抖,元万户府更是一番紫宸气派,却见各院张灯结彩,琉璃争辉。更有管乐丝弦,韶乐飘袅;红烛喜炮,煞是热闹。这万户府举行登基典礼的正堂,遂恢复旧称为垂拱殿,而便厅则改为延和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