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姜明提出之前,张鹤凭借改进后的火药曾经尝试过,但是竹筒怎么能经得住新式火药的威力呢?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知道姜明所创造的炼钢法能成批量的冶炼精钢之后,张鹤的心思又活络起来,曾经做过一只火枪给姜明看,虽然距离燧发枪还很远很远,但是姜明感觉已经贴近了火绳枪的范畴了,不过就是做工实在是简陋了一些。特别是枪管打造的十分粗大,可能受到了当时冶炼工艺,简直像一只小型火炮一般,还真的不是一般臂力的人能使用,而且这种生产方法也不能成批量的成产。
不过就算是能批量生产姜明也没有打算使用,因为这种火枪雨天不能使用。因雨天会进水而不能发火。不光是雨天不能使用,就连风大时也不能使用,因为风会不利于士卒们装填火药。而且精度差,有效射程近,只能射击百步内的目标。
不过张鹤的这次举动虽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本来姜明本身也对于宋朝的工艺不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只是象征性的改进了飞雷炮,而没有想到往枪支上面发展,但是看到了最原始的突火枪之后,创造的心思又动了起来。
因此,当时姜明破例的留在了基隆近半个月,一直和张鹤研究关于燧发枪的可能性。虽然姜明从来没有造过枪支,但是多了几百年经验的他没有吃过猪肉,但是总是见过猪跑吧。
几天后,第一张火枪图纸诞生。这把枪有些像是姜明后世用过的气枪,钢制枪管,木质枪身。后装燧发,枪身上固定了打火锤等物。
枪管为钢制三尺左右,由于有精钢则可以缩小内径至一指,尾端正上方有一小细孔,供引火。引火孔右侧稍前方开了一条长三寸左右的添弹槽,供子弹填入。填入子弹,在火孔上放上火石与硫磺混合物做的“炮子”,扣动扳机,打火锤落下,打着炮子,引燃子弹里面的火药,子弹射出。
姜明所能讲的也只有这些了,还有就是子弹的改进,用装填好筛选均匀的火药颗粒卷入了专用的易燃硝纸中,头部则裹上钢珠弹丸,这样便于士卒们携带和装填子弹。
剩下的问题,什么关于如何最快的添加子弹,后装填子弹的好处,还有就是关于射击距离的测试和火药的改进等事务就交与张鹤领着人来完成了。但是不能耽误赤红军的换装。这个是姜明提出的要求。
不过张鹤很有信心在短时间之内研发成功。于是姜明索性又讲了关于连发的设想,还有和火炮的同样原理等才离去。因为赤红军真的要出发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断流(一)
祥兴六年三月初三,大宋由十二岁的皇帝赵昺亲自宣布,改祥兴六年为中兴元年,即日起,誓师北伐。在太师姜明的建议下,此次北伐,将会是御驾亲征,三路并进的策略。
早在二月初就定下来这样的攻敌策略,已经传旨给文天祥、张僖和陈吊眼等人,命其于同月同日对其所定的目标发起攻击。
其中广州、清远、英德现在已经实际在文天祥的控制之下,破胡军和破潮军虽然在海上与范文虎遭遇时几乎伤亡殆尽,但是近两年得到了足够的补充。
而且在文天祥威信的影响下,清远欧南喜、新会黎德群等率众来投,被划与赵孟荣和刘子俊一起共掌破胡军,众号十二万。欧南喜、黎德群、赵孟荣和刘子俊四人分别统领三万人。除了军械有些稍显不足之外,声势也是十分浩大。同时杜浒和张天顺共掌破潮军,而且基本上都是由当年张世杰所遗留的两淮子弟作为骨干组建的新军,现在也已经扩增到了五万人。
当年张镇孙所组建的破虏军精锐现在尽在凌震和王道夫之手,这一文一武的强强组合,在当初李恒还未退出广州时,在清远、英德已经展示了其灵活多变的用兵方法。吸引了增城县蔡大老、钟大老、唐大老等一众士族前来投奔,破虏军也增加至十一万人马,同时靠着强大的军力,和李恒的无暇顾及,早就收复了增城、惠州,和韶州的翁源、灵池山和建福县等地,直逼韶关。
三军皆由文天祥节制,于御。驾亲征之时,相应皇上号召,同时出兵夺取韶关。文天祥接到圣旨之后,马上命凌震、王道夫领破虏军精锐,出英德,留蔡大老驻防惠州,其余诸军皆由灵池山大富铅场攻入南雄州,逐梅关之元军后守护,防止赣州方向驰援韶关。
而欧南喜、黎德群、赵孟荣三人分。领九万人攻入连州。由乳源、莽山等地逼迫韶关,同时防备郴州、贺州驰援之地。
文天祥则同刘子俊领三万步。卒,加上杜浒所领破潮军,水陆并进,顺着曲江从正面直击韶关。这样一来,三路大军计二十七万人,想来要拿下韶关也是手到擒来了。更何况,他们还有姜明友情提供的钢炮四十门助战,使文天祥更加有信心了。
在潮汕之地驻扎的张僖,也同时接到了圣旨。命他。由三月初三即日出兵北上。水军仍然驻守潮阳内海,但是只留下一万人驻守,其余之人在汀州黄去疾的配合之下,取梅州、循州后,直逼赣州。并统一接受漳州陈吊眼的节制,克日配合御驾北伐。
陈吊眼则也是弃船上岸,率领近几年来已经发展。到八万人的赤红二军,过龙岩一路北上,通过沙县直逼南剑州,同时任命陈吊眼为枢密副使,同时都督潮汕之地、漳州等诸路军马,联络召集建宁府和括苍等地义军首领黄华所统领的三万头陀军为内应,夺取南剑州后建立督府,统辖三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