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此言也甚为有理。”袁绍听到连这个倒霉弟弟都在面前承认自己的“英明神武”所以便放弃了领军出战这个决定。
“那么在座诸位有哪位愿意担任先锋部队到汜水关下索敌讨战呢?”袁绍说完之后下面一片鸦雀无声。如果说刚才袁绍没有自领前锋这一出的话那么报名者必然是非常踊跃的可是刚才有了袁绍这么一折腾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贸然出头会遭到大家强烈鄙视的……倘若得胜而还那么一切还都好说万一兵败不利自己岂不是要落一个“狂妄轻佻”的话柄了么?所以一时间整个中军帐竟然安静下来。
“长沙太守孙坚愿做前部!”此时在座末站起一人此人身高八尺有余体形甚为健硕微黑面皮浓眉大眼一看便是一个武勇之人况且此时可以脱席而出的必然是对自己的实力有相当自信。
孙坚与袁绍也曾经一同共事过他手下的实力袁绍心中自然是一清二楚这人的太守之位全凭自己一拳一脚打拼得来这可与那些吟诗作对的人有着天壤之别。
“文台果然不负孙武先祖的威名有你之勇烈自可当此重任。”袁绍见到孙坚出列索战于是便当即出令命其率领本部隔日前往汜水厮杀。
众人见到孙坚竟然如此“大言不惭”的出来领命那岂不是在说他自己便是那“勇武冠绝”之人?所以每人颇有轻视之意却不想想自己刚才为何没有及时出来抢走这个头彩。
前锋孙坚……曹操非常满意这个调配因为此人不但有破敌杀阵的武勇和统帅力并且孙坚自小便熟于谋略颇有见识。这样的人才在这十启明军中确实少见所以他自己愿意领军担当前部那么汜水关破败之期便指日可待了。
盟军会议散毕众人被一干文臣武将簇拥着返回各自营帐每人心中对于孙坚抢走前锋一事颇为不忿。可是军令如山已经不容得半点更改于是大家竟然隐约间希望孙文台可以一战不利那么自己便可以趁机率军夺关扬名天下了。
自古作战无不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盟军之中虽然群雄集聚大批能征惯战决胜千里的人物皆在其中可是每人无不为自己那点利益考虑所以讨董联盟看似强大无比可是实际上却犹如一盘散沙一般。
济北相鲍信此时也是郁闷无比当初在董卓夺了何梁的兵权的时候鲍信就已经现此人野心极大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将会酿成大祸。可是袁绍和王允对于董卓的这种行为竟然采取漠视的态度所以他才一怒之下逃离洛阳回到自己的封地做一个土皇帝去了。
现在回想当初真是历历在目如果众人可以在董卓羽翼尚未丰满的时候便以少帝的名义将其拿下那么今日岂不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了吗。真是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鲍信心中不断的骂着袁绍等人的“猪头”然后顺便也夸赞了一下自己的深谋远虑。
“大哥难道这先锋的头功便让那孙坚夺去了么?”说话的是鲍信的弟弟鲍忠他今天在会上早已跃跃欲试想要在众军面前一展身手。鲍忠从小习武也有二十几年的功夫虽然一直默默无闻但是他认为是没有一个扬名的机会罢了所以现在破关杀将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这无疑是鲍忠无法抗拒的一个诱惑。
“噢?听说守关之人乃是关西勇士勇夺三军的一地豪杰贤弟手段虽然高可是可有必胜把握?”鲍信心里也琢磨怎样抢来头功现在弟弟在身边这么一撺掇让他顿时也起了兴致。
“大哥多虑了虽然那人号称关西好汉可是我在泰山也是无人能敌今日我鲍忠必然于阵前取他级也算是为大哥立些功劳。”鲍忠在自己那块地盘上确实没有敌手所以现在听到大哥语气松动于是连忙趁热打铁表表决心。
“如此甚好。”鲍信一听有这等美事那还有什么犹豫的?于是连忙回营点起三千马步让鲍忠连夜抄小路至汜水关下搦战以图在众人面前露露光彩。
不过世事往往难料鲍忠虽然自信满满而去可是等待他的会是什么结果呢?
刀来枪往谁无双独霸一方傲气骄。战场身死虽无奈只笑鲍忠太轻狂。
第八十四章 华雄的出气筒
“这位是刚从洛阳前来赴援的骁骑校尉华雄华大人。”郭汜在酒席上为晓峰做着介绍因为华雄这次是专门赶来对付关外盟军的怎么说人家也是董卓亲自任命的校尉郭汜虽然不太看得起此人但是礼数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原来这个人才是正主啊晓峰以前押送物资前往长安的时候曾经向董卓讨要过此人。不过阴差阳错间招来的竟然是他的四弟——华熊。虽然那个华熊脑筋转的不快典型的一个饭缸级的人物不过胜在老实听话力气大。此时他正在协助周颀同守北地这件事情隐密之极便是不足与外人道了。
“华校尉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深感宽慰。这座关隘如果有华校尉坐镇那绝对是稳如泰山啊。”晓峰因为对华熊的憨厚十分喜爱所以不由得爱屋及乌将这份感情转移到他哥哥身上。不过这次晓峰的热情好像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人家竟然根本都不惜得鸟他。
华雄和他的弟弟张相虽然同出一辙可是相对而言他却显得更加张扬一些只见他草草抱了抱拳说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左将军大人啊。不过奇怪的是您不好好的镇守长安到这是非之地做什么来了?左将军这次来到此处董相国可曾知晓肯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