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子孙在天涯_风土洋【完结】(14)

  这天,爱蜜丽起得特别早。父亲要进城购物,她一早便作好了一同进城的准备。见到王二,她头一句便是:“亲爱的,你看我今天的打扮能进城吗?”

  王二抬头看了一眼整装待发的爱蜜丽,差点没晕过去。堂堂大明护照竟然成了她的包头巾!但仔细观瞧,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头包蓝花丝巾,衣着白色长裙外套一件蓝色束胸小马甲的爱米粒宛若……还有什么?……天仙!

  “城里每个人都会羡慕你的!”王二答道。

  “但愿如此。”爱蜜丽随即送给他甜甜的一吻。

  她欢天喜地地坐着小船出发了。王二伸长着脖子踮起了脚,目送着小船远去。此时,河面上又飘来了那熟悉的声音:“亲爱的,我不久便会回来的。别忘了挤牛奶……还有喂鸡!”

  爱蜜丽不在家的那几天,王二象掉了魂一般。他不知一天去挤了多少回牛奶,奶牛似乎有意见了,一个劲地哞哞。每天,一有过往船只,他便跑到河边翘首远望,希望能看见那熟悉的身影,但每次都失望而归。好多天过去了,依然没有爱蜜丽的踪影。王二真的急了,要是知道那个城在哪儿,他一定赶进城去找。

  一连几个夜晚,他梦见爱蜜丽推门进屋,可睁眼一看,屋子里依然空空如也。一天夜里,屋外真的有脚步声!王二一跃跳下床,跑出自己的房间。迎面撞上的却是爱蜜丽的老爸,他是独自一人回家的。

  “艾尔,快……快跟我去,爱蜜丽出事了!”

  公使们站在英国乡野一条宁静的小河边,迷惑不解。“英格兰大人,我们今天来郊游吗?”

  “不!”英王代表笑道,“先生们看到那座小桥了吗?此地以那桥为名,称剑桥,我们今天参观的是一所大学。”

  “大学?大学为何物?”公使团成员面面相觑。经过国王代表的一番解释,有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英国的翰林院设在乡下!”

  剑桥大学的代表向公使们介绍了大学的课程设置,许多课程都与基督教有关,大部分教师本人也是教士。中国代表便选择了一些与宗教无关的课程教材和校内学术刊物翻看,他们原以为能从中认出一些熟悉的插图和公式,可摆在眼前的如同天书,深不可测。经过校方人员的反复解释,他们终于明白了这些学科的名称:几何原理、天体运行、动物解剖等等,在场所有人都是头一回听到如此陌生的名词。

  公使张国利此时坐在一旁一语不发地翻看一本低年级数学教材,他边看书边用随身携带的算盘演算。突然,他一拍算珠站了起来。“妙,妙不可言啊!”

  “张大人,您在说什么?”随从们不解地问。

  “你们看,”张公使激动地指在书中的一个公式说,“这……这就是《九章算术》中方城谜题的答案啊!如此简练,如此精确,了不起,了不起啊!”

  用今天的话说,那其实是一元两次方程的通用解。土木工匠出身的张国利清楚,此类问题在建筑设计时有时会遇到,在中国只有精通算学的高级工匠才能凭着技巧来解题,即便如此,能不能解题并没有保证。没想到这么高深的东西,在欧罗巴却早已成了教科书上的基础知识,难怪英国出了这么多的发明家和技师!

  想着想着,张大人刚才的高兴劲儿消失了,一种不安的感受萦绕在他的心头。几天前拟定的那个治国大计有一个明显缺陷,那就是靠一味模仿只会永远落后他人一步!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学校,要有自己的大学,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是,连我们这些“有识之士”都一无所知,谁又能担当学校老师一职呢?

  这天,公使们来到伦敦市内的圣保罗大教堂参观。该教堂的尖顶高达四百多尺,堪称英国建筑业一绝。可步入教堂,里面却昏暗无比,感觉压抑,再加上布道者那单调难懂的声音,更是催人入睡。连日颠簸劳累的公使团成员刚一坐下便纷纷进入梦乡,张国利此时也觉得眼皮沉重,头在慢慢地往下沉……

  象是一道闪电划空而过,他忽然圆睁双眼。眼前那昏暗的教堂仿佛金光万道,这……这就是新中华府的未来!

  王二跟着老伯几经辗转,最后来到新阿姆斯特丹镇监狱。他的那个朝思暮想的“小仙女”就缩在牢的一角,原来红润的双颊已变得惨白,蓝色的大眼外多了两圈黑框。

  “我的小仙女,出什么事啦?”

  爱蜜丽一见王二,便扑倒在他的肩上,不停地呜咽。“他们……他们说我偷了中国公使的财物,我怎么解释……也……也没人信。”

  原来是那大明护照惹的祸!“我去找他们解释!”王二说完就要走。

  “不,这事只有总督说了算。”

  “好,我去找总督!”

  爱蜜丽不放心地拉着他的手说:“与总督说话可要留神啊!”

  “放心吧!”王二大踏步走出牢房,他心里说:我又不是那总督手下的红脸毛夷,怕他个球!

  他在别人的指点下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总督官邸。官邸外那扇黑沉沉的大铁门紧闭着,夜已很深,街上寂静无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