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息怒,保重龙体要紧啊!”太监跪着大喊。
皇上脱下靴子,朝他砸去。“你还在这儿罗嗦什么?朕想一个人呆一会儿,滚出去!”
“奴才马上就滚!可万岁爷在外面跑了一整天,先喝口茶吧!”太监跪爬着递上一杯茶。
皇上啪地将茶杯摔在地上。“朕不想喝!你滚,滚,滚!”
太后急急地进屋,皇上连忙闭嘴,恭敬地一施礼,“孩儿向母后请安!”
“儿啊,隔着两道门就听见你在大声嚷嚷,今儿有何不顺心的事啊?”
皇上深叹了一口气。“孩儿今天丢足了脸面。一个小小的俄罗斯蛮邦竟然传话到朕的宫门口,说什么让朕等着挨他们的马刀!”
太后还未回答,外面忽然百钟齐鸣,这是皇上召集文武百官紧急入朝的信号!她忧虑地望着儿子说:“娘担心你这样怒气冲冲地上朝会草率行事!今儿先听听大臣们的建议,明儿再作决定也不迟,啊?”
“母后放心,孩儿知道该怎么做。”皇上自信地将手一背,走向议事大殿。
年仅十八岁的永安帝神情威严地坐上龙椅,文武百官跪倒叩头,三呼万岁。这位皇上十五岁时便告别了自己的少年,君临天下,现在在这张早熟的脸上已看不到丝毫的稚气与天真。
“列位大臣,今日宫门外发生了件大事,你们有何评说?”他先扫视一眼以徐世忠为首的武将派,又看了一眼以邓仲仁为首的文官派,所有人都低头不语。“怎么,你们都哑了不成?”
首辅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邓仲仁托着银白色的长髯,走上前行礼。“皇上,老臣的确不知今儿宫门外有何大事?”
“邓中堂,你应该多出门活动活动!”皇上没好气地送了他一句。
“老臣知错,谢皇上教诲!”
“既然你们都不知道,朕就告诉你们。北方俄罗斯蛮夷袭扰我大明国土,侮辱我大明官兵,他们还口出狂言,说什么要扫平朕的皇宫,让朕引颈待戮!”
“圣上,臣罪该万死!”兵部尚书徐世忠噗通跪倒叩头。
永安帝哼了一声。“徐中堂,黑龙江方面的战事你怎么一直瞒着朕?”
“臣万万不敢!兵部已在十日前将黑龙江败报的奏折呈了上去。”
皇上一愣。他终于记起了那份折子,当时由于忙于其他公务,被搁置一旁。他依然沉着脸,“朕记得是有那么一份奏折,可朕不记得折子上有关于俄夷侮辱大明官兵一事!”
“圣上,这个臣也是头一回听说!”徐世忠恭敬地跪在地上,低头不敢正视前方。
永安帝心里明白,这事怪不得徐尚书。他缓了缓语气,“此事朕不再追究。今日趁文武百官都在,请徐中堂简要叙述一番黑龙江之战事。”
“谢皇上!”徐世忠又是一叩头,起身说道:“俄罗斯蛮夷在黑龙江一带集结数万精兵,严阵以待。北方诸部误传军情,以致兵部仅派官兵五千前往剿敌。他们虽英勇奋战,杀敌无数,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大败而归。”
“那么,兵部有何打算?”
“兵部计划令燕京总兵马卫英招兵三十万,开赴黑龙江与俄夷一决雌雄!”
永安帝暗暗吃惊,三十万大军远征可不是件小事,这事得问个明白。“三十万大军的饭量可不小啊,你们去何处征集粮草?”
徐世忠属下一名心腹官员上前回话:“禀万岁,户部计划将全国田税每亩增加三厘,以供大军远征之需。”
“加三厘?”皇上的脸唰地又沉了下来。“朕这几年好不容易将田税降了下来,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你们这样做,朕的努力岂不付诸东流?”
徐世忠深鞠一躬。“俄夷兵强马壮,火炮凌厉,那三十万大军少一万都难以克敌啊!”
永安帝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列位大臣,你们谁有两全之策啊?”
邓中堂手下有一文官站了出来。“万岁,卑臣以为与其兴师动众与俄夷决战,不如派人前去与俄罗斯议和?”
“议和?”皇上将眉毛一竖。“那你的条件呢?莫非你想将黑龙江让于俄罗斯不成?”
“奴才万万不敢!”进言的文官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
永安帝伸手指着那人,高声怒喝:“朕告诉你们,我大明江山乃先帝所创基业,你们谁哪怕是丢了一寸土地,朕都将他碎尸万段!”
“奴才罪该万死,罪该万死!”那官员浑身哆嗦,连连叩头。
皇上出乎意料地收起了怒容,挥手示意他退下。“既然你们谁都没有两全之策,朕倒有个主意,朕想派郭大帅的御林军赴黑龙江剿灭俄夷。你们不是说俄夷火炮凌厉吗?难道我大明锦衣卫的火炮不比他们的强?”
邓仲仁立刻小声提醒道:“先皇有训:御林军不可劳师远征!”永安帝微微一蹙眉。
就在这当口,徐世忠泪流满面地跪倒在地,大声疾呼:“万岁,您上承皇威,下安民心,真乃我大明之洪福啊!可皇城安危非同儿戏,皇上万万不可为百姓安康而削弱皇城守卫!微臣愿亲领现有官兵五万,去与俄夷拼死一战,即使以身殉国,也不足为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