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泰道:“这一次,总算是见到了您老人家,可学生却不是专程前来探望,而是有事来请教。”
狄公问:“哦,什么事呀?”
曾泰道:“恩师,学生治下的永昌县出了一桩奇案。”
上阳宫门外,两顶大轿从不同的方向同时抵达这里。左边一顶大轿的轿帘一掀,太子李显下得轿来。右边大轿的轿帘打起,梁王武三思走了出来。二人的目光正好相对,都是一愣。
武三思赶忙躬身施礼道:“太子殿下。”
李显微微一笑,拱手道:“梁王可好?”
武三思道:“承殿下记挂,三思一切安好。”
李显看了他一眼:“梁王也是进宫问安的吧?”
武三思道:“啊,是呀。听说昨夜皇上龙体违和,三思心中不安,特来呈进问安。”
李显淡然一笑:“梁王的消息可真灵通啊!”
武三思反唇相讥,微微一笑道:“太子殿下不也一样吗?”
二人对视着,发出了一阵会心的笑声。
武三思一伸手:“太子殿下请。”
李显拱了拱手,快步走进宫门。武三思脸上的笑容登时不见了,他轻轻地哼了一声,随后而入。
武则天寝宫里,太平公主和武则天坐在床上,说着什么。公主看了看手中的翠蟾,叹了口气:“如此看来,真是贤哥的阴魂不散,前来作祟搅闹。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武则天道:“娘俩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说!”
公主道:“您虽然贵为天子,百神呵护,可这幽冥之事,却是难讲得很,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武则天浑身一抖,长叹一声,点了点头:“我已传下旨意,命国师王知远代朕大做水陆道场,超度亡魂。”
太平公主点头:“王知远的道行很深,堪当此任。”
正说到这里,内侍进来禀报:“太子殿下和梁王殿下听说圣躬违和,前来问安。”
武则天一愣,冷笑了一声:“这两个人消息好灵通呀!”
太平公主笑道:“这就叫各怀鬼胎!”
武则天笑了笑:“叫他们进来。”
太子和武三思走进殿来,躬身问安。
武则天坐在床上望着下站的太子李显和武三思,慢吞吞地道:“你们看到了,朕的身体无恙,只是最近操劳国事,有些疲乏,故此想休息一下。”
李显道:“看到圣躬安康,臣就放心了。陛下勤政爱民,乃万世明君,天下皆仰皇帝圣颜,但盼陛下在操劳国事之时,也要注意龙体,以免群臣不安。”
武三思唯恐落后,赶紧附和道:“太子所言极是,这正是臣等的肺腑之言!”
武则天道:“知道了。朝中之事,太子要多费些心力,遇事多与狄仁杰这些老臣们商量,他们历经两朝,处事谨慎有方。梁王也要倾力相助才是,切不可同床异梦,各怀心腹!”
李显、武三思同声道:“臣等遵旨。”
武则天道:“好了,朕累了,你们去吧!”
李显与武三思退出寝宫。
武则天冷冷地哼了一声,太平公主从帐幔后转出来。
武则天道:“我还没死呢,这两个人就已经在为今后打算了,说什么‘注意龙体’,‘肺腑之言’,表面上装得谦恭无比,其实还不是来探探虚实!哼,真是其心可诛!”
再回到狄公府上,曾泰道:“案发地点是永昌县通往东都的官道之上,两名死者不仅头颅被凶手割下,还失去了左臂。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狄公道:“哦?还发现了什么?”
曾泰道:“在一名死者身上发现了身份文牒,死者叫江小郎,是河南县江家庄人氏。”
狄公点了点头:“我记得,河南县是在垂拱四年,也就是六年前分为洛阳县和永昌县的吧?”
曾泰点头:“正是。大人说得一点不错。”
狄公道:“那么,这个江家庄到底是归洛阳县治下,还是归你的永昌县治下?”
曾泰道:“恩师可能还不知道吧,去年十一月,洛阳县和永昌县合而为一,统称永昌县。”
狄公道:“哦?啊,我想起来了,当时我正任黜置使在剑南道巡查。如此说来,这个江家庄就在你的治下?”
曾泰道:“正是。我已派县尉前往江家庄调查。”
狄公点点头:“还发现了什么?”
曾泰道:“哦,对了。在官道旁发现了死者生前乘坐的马车,车厢内壁上用鲜血画着一只雄鹰。”
狄公霍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你是说,‘滴血雄鹰’?!”
曾泰一惊,赶忙点头:“是啊。怎么,大人您知道?”
狄公的目光转向李元芳,李元芳深深吸了口气。
狄公道:“益州、鄯州和蒲州,发生了重大凶案,死者多达七十余人,在现场没有别的线索,只有一只用鲜血绘成的滴血雄鹰。想不到,凶案竟蔓延到了天子脚下的永昌县!”
曾泰吓了一跳:“皇上现在东都,可境内却出了这样的恶性凶案,一旦上达天听,学生实在是吃罪不起啊!这才想请恩师出面勘查推断,以期尽早结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