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_徐志频【完结】(79)

  [3] 鼎是古人用来做饭的锅。周朝及以前,中国权力最大的人是厨师,他掌握给每个人分饭。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大?吃饭的力量最大。所指不同,意思相近。世界上什么东西权力最大?掌握别人做饭的工具。周王后来就铸造一口大锅,立九足,象征九州。周鼎一立,象征国家政权。

  周王朝势力衰弱,诸侯雄起,实力对比改变,猛狼开始打起病虎的主意。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王派出使者去慰劳,“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楚庄王就问使者:周鼎有多长、多宽、多高、多重?周使怀疑起来,你问这些长宽高干什么?以前可从来没人敢来问,关心天子也不是这么关心的。回去后,楚庄王野心暴露,果然按同等规格、尺寸,自己也造了口一模一样的鼎,然后发起战争,刀锋直对周天子:你傀儡,我称霸。

  [4] 彭玉麟祖籍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镇, 1816年12月14日生于安徽省安庆府。清末水师统帅,湘勇首领,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曾左彭胡”,是大清“中兴四大名臣”。是湘勇水师创建者,也属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之一。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

  [5] 类似的故事还有。袁世凯曾请王闿运出山当中华民国国史馆的馆长,王闿运上任第一天就宣布:全馆人员都放假回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每月五号来领薪水就可以了。后来每月五号,一帮老翰林都到他的保姆周妈那里领工资,一月要发掉工资1万两白银。老翰林拿了钱过意不去,问为什么不要他们坐班,王闿运说:“这中华民国有什么史可写,不就是梁山泊与瓦岗寨罢了”。他当了几个月,又宣布解散中华民国国史馆,不辞而别,自己回到老家湘潭,耍足了名士派头。

  [6] 鲍超(1828-1886),晚清湘勇著名将领,最早跟从广西提督向荣,后加入湘勇水师,提升至参将。咸丰六年后,改领陆军,带领的部队称“霆军”,为湘勇主干之一。曾与太平军转战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官至提督,封子爵,后来参与过淮军镇压捻军战斗。

  第十二章 海塞激争

  第十二章

  海塞激争

  左李之交

  1868年8月,西捻军首领梁王张宗禹被追击,转战至徒骇河边,下落不明,捻军至此覆灭。

  继扳倒杨霈后,这成为派系实力变化的又一个转折:满官集团空留虚名,实际权力急剧旁落,整体正在被边缘化;会干事、能成事的汉官集团,正在通过事功,逐渐接管清廷实权,主宰国家命运。

  汉官集团的领头人是曾国藩。汉官集团有两大势力集团:一是湘官集团,二是淮系势力。

  1868年,曾国藩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自此退居二线,成了朝廷的装饰品,汉官集团的黏合剂。

  以左宗棠为标志的湘官,以李鸿章为标志的淮系,在引领中国的未来。他们在各自的职权范围,通过个人的能力,在尽力解决中国面对的实际难题。

  但左宗棠与李鸿章很快就因政见不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引发争论的由头,在中国国防。

  晚清懦弱,国防成了全国头等大问题。

  1868年,清朝属邦布哈拉汗国,被俄罗斯侵占后并入版图。以俄罗斯、英国为主的国家,正在抓紧侵占中国大西北,新疆全线告急。

  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其后30多年,日本、法国、英国,同时打起台湾、东南沿海一带的主意,中国东南沿海防线,危机丛生。

  前者简称为“塞防”,即边塞地区的国防;后者简称为“海防”,即东南沿海一线的国防。

  塞防、海防全线告急,到底怎么办?方法有五种:一是集中精力先搞好海防,再去搞塞防;二是聚精会神先专心坐实塞防,再去搞海防;三是将海防与塞防同时抓起来搞好;四是放弃塞防,只专心搞海防;五是放弃海防,只专心搞塞防。

  这五种选择,朝廷只能取一种。如果两个人来选择,选项不同,解决思路、方法也会迥异,就会成为“持不同政见者”。

  负责国防的人,一个是左宗棠,一个是李鸿章。

  他们选项果然不相同,第一个回合的奏折,就激烈地撞了头。像一头飞奔着的倔强蛮牛与一头飞跑着的飘逸骏马一样迎面撞上。

  左宗棠说:“海塞并重”,将海防与塞防同时搞好,他专门去安定稳固边塞,选了第三项。李鸿章说:“中国目前力量,实不及专顾西域”,应放弃塞防,专心搞海防,选了第四项。

  “一个边防,各自表述”, 共识没有达成,朝廷陷入纷乱。

  朝廷其他大员也都来发表看法,五种选项都有人选,各持所见,众说纷纭,清廷被诸多政见弄得一时迷茫。

  皇权制度下,不可能在所有参与进来的官员中来一次“全体官员公开投票”,做一次表决。意见如何选择,最终怎么定夺?

  左李依然在激辩,听上去都有道理。

  左宗棠与李鸿章,争论早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李鸿章, 1823年生于安徽合肥,比左宗棠小11岁,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

  1845到1846年,李鸿章第一次参加会试,落榜后以“年家子”[1]身份,投帖拜在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致用”学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