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侯爷大恩,枣祗必定为侯爷效力,为司空大人效力,将屯田事宜做好,为百姓多立功勋!”枣祗又跪了下来,向吕睿行了一个大礼。
“济民不用多礼,起啦吧!”这就是御人之术?自己身为侯爷,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用的。
“多谢大人。”
“好了,你们随我去各处的屯田看看,我也好了解许都的屯田事宜。”身为典农中郎将,要履行职务了。
“是,大人!”
随后,三人带着人马离开了中郎将府,来到了郊外的屯田之地。许都的屯田是分为军屯与民屯的,军屯,自然就是曹操的正规军士屯田,不过现在的军屯较少,毕竟打仗才是大事,现在所谓的军屯只是地方守备军和一些失去战斗力老兵在种田而已。民屯很好理解,百姓屯田。
“不凡,你怎么来了?”
“夏侯将军!”
“元让叔父!”夏侯惇的军士也在这里屯田。
“侄儿是来视察屯田的。”
“对了,我到是忘了,不凡是中郎将了,来看看夏侯叔父的屯田如何!”夏侯惇拍了拍吕睿的肩膀,笑呵呵地说。
“叔父客气了!”吕睿拱了拱手,看了一下夏侯惇的士兵屯田。现在还没有打仗,不少的军队还驻扎在许都附近的农田,搞军屯。
居然有戴镣铐之人?吕睿愣了一下,然后问:“叔父,那些戴镣铐之人是何人,为何军中还有戴罪之人?”
“那些?那些是讨伐徐州和淮南时候留下的俘虏,这些俘虏可真难应付,又不听话,按照大兄的指示,就现在这里搞军屯,等融入了我军,再编入军中!”
吕睿一听,就明白了,原来这些俘虏是进行古代的思想教育课,毕竟不是投降了,就会为曹操效力的,这要有个过程,曹操给他们屯田,有了归属感,到时候自然就容易听话了。选精不选多,曹操的练兵精髓!
吕睿拜别了夏侯惇后,就继续和枣衹,毛阶二人巡视其他的军屯与民屯了。
“侯爷小心!”吕睿刚到一条小溪边,突然滑了一下,幸好被枣衹给扶住了。
“不碍事!不碍事!”吕睿抓着枣衹的手,站了起来。只见眼前的这条小溪,水流很急,吕睿就是被溪边的小石滑倒。
“这溪水甚是湍急!”
“唉!可惜了,到了夏日就看到不到这些流水了。”
“哦,枣校尉此言何意?”在公事上还是要称呼职位好,毕竟这是巡查。
“大人有所不知,许都近年来,春季与冬季雨水较多,而夏季雨水稀少,以侯爷眼前的溪水为例,到了夏日,恐怕就是一堆裸石了!”
“哦?”吕睿拿起一块小石头,往溪水里一扔,扑通一声,就沉了下去,照速度看,溪水还是比较深的。到了夏天就没有了?
“毛校尉,夏日农田灌溉之水是否足够?”吕睿看到此情景,不禁发问。
“启禀大人,水源问题世代困扰农户,只有期望上天恩赐,能有一个好天气,雨水丰盛,滋润万物。”毛阶拱了拱手回答。
“难道你们不会建造水库?”吕睿随口说出来一个新名词。
“水库?”
“不知侯爷口中的水库是什么?属下只听过府库,并未听过水库!”枣衹二人疑惑地看着吕睿。
“三国没有水库?”
“对了,好像自己没有见过,嘿嘿!到我施展才能的时候了!”吕睿看着溪水,露出了笑容。(进山了,网络不好,有时候晚更请大大见谅。)
第三十六章:地理勘察,魔术师!
“这就是水库!”吕睿将后世的水库的雏形画了出来,并且在旁边坐了注释,当然,这是精简版的,水库中发电等现代功能肯定是没有的,主要还是蓄水与泄洪而已。
“大人真是奇思妙想,此水库既有泄洪河道之功能,又有蓄水池之效,真乃农事之大利之工程,不过大人,此工程耗损之大,恐非一年之功,所需砖石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毛阶是曹操的内政谋士,对于水库的利弊马上就有了分析。
“孝先不亏是司空大人倚重的谋士,此水库虽耗时巨大,不过水库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我们可以现建造规模较小的水库,看看效果如何。”吕睿心想,要造成后世的水库规模,肯定要几年甚至十年的时间,但是造一个大型的蓄水池,一年,足够了!
“大人英明,我等立即整理相关资料,找寻到可建造水库适合之地,呈报司空大人。”
“孝先所言有理,现找来熟悉许都三百里内地理环境之人,向他们咨询何处水源较为丰盛,然后我等前去实地勘察,看看是否适合建造水库。”吕睿也不含糊,直接向二人下达命令。
“是,大人!”毛阶与枣祗二人拱了拱手,就退了下去。
三日后,二人确定了一个地点,就带着吕睿前往。由于距离较远,为了方便行程,吕睿只带了典韦与慕容平,还有四个和尚,外加史阿的三十名刺客前往,毕竟这是地理勘察,不是去游山玩水,为了速度,不带大军前往。
“侯爷只带这些人,安全是不是.......?”到了一处休息的密林,毛阶担心地询问,毕竟许都附近还不是很太平。出了许都一百里,许都的军队就基本控制不了了,毕竟现在守备许都的军队不多,这里基本是黄巾流寇,还有各种乱兵的集聚地,人数不多,几十人一群,经常打劫实力弱小的队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