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杨清熙最后被分配到了其他地方,周兴就不可能派人与他接洽上,也许……想到这里,柯山的大脑中突然闪出一个疑问,随即用手向聂科长比划了一个“9”,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脸——9,是指讯问提纲中第九个关于联络人的问题;指脸,是表示要着重讯问联络人的长相。
聂科长稍稍扫了眼提纲,不动声色地问道:“你说过,和你联络的人是一个老头儿?”
“是。”
“你们见过3次面?”
“是。”
“你说过,每次见面都是晚上,所以没有看清他的长相?”
“是。”
“那除了听口音,你还能够从什么地方判断出就是同一人?”
“除了口音,”杨清熙想了想,“对了,他说话明显漏风,应该缺牙。”
听到这里,柯山猛然想起在邮政所里那老头儿讨好的一笑。随即,用手比划出“人”字,又打了个问号。
聂科长问道:“你说过,当时和你联络的不只那老头儿一个人?”
“是。”
“你并没有直接见到其他人?”
“是。”
“那你怎么知道不只一个人?”
“我们分手时,那老头儿总会轻咳一声,那人也会回应一下。”
“你能确认每次都是同一个人吗?”
“差不多吧。”杨清熙想了一下,“虽然那人没有说过话,不过听声音好像年龄并不大,而且女里女气的。”
柯山的心中,不得不对聂科长那敏捷的思维和巧妙的问话暗生佩服。
当杨清熙被警卫战士押走后,柯山将自己对邮政所及那祖孙二人的怀疑,向聂科长做了汇报。
“对于敌人将情报摸得如此准确,我也产生过怀疑,并安排人进行过秘密调查,包括邮政所。你也看到了,刘忠教每次都会规规矩矩地离开,并不具备在旁边监听我方人员打电话的条件,因此最终将侦查重点放在了内部。”聂科长顿一顿,若有所思地继续说道,“你提到的那祖孙二人的情况也很重要,如果他们与杨清熙交待的联络人是同一拨人,那么……”
“报告!”外面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原来是小汪带着石金生来了。
“柯干事,咱们的主力部队要回来了?”小石一脸的兴奋。
“你怎么知道的?”柯山却是一脸的疑惑。
“外面已经贴出‘热烈欢迎入川参战主力部队凯旋’的标语了。”小汪在一旁兴冲冲地说。
“回来的先头部队已经在县城里号房了。”小石抢着说道。
柯山将探寻的目光转向聂科长,可对方只是意味深长地一笑。不过,这一笑已经足够让他的疑问瞬间化解——贴出的标语,不过是在以此震慑蠢蠢欲动的敌人;先头部队号房,应该是下乡驻剿的部队回撤,一方面可以集中兵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大造声势。
“哈哈,是不是等不及了?”聂科长模棱两可地说道,然后转向柯山,“你们先去食堂吃饭,我还有工作要安排一下。”
小汪领着柯山、小石来到食堂。等了一会儿,聂科长也到了。
看着眼前那刚认识不久的高粱米饭,小石拿着筷子有些犹豫。
“快吃吧,这可是坐火车走了好几千里地来的,吃了它可以长见识。”聂科长笑着说道,同时意味深长地看了柯山一眼。
柯山非常清楚那其中的含义。由于湘西地区刚刚解放,当地的群众基础并不好,加上地方政权还没有巩固完善,所以只能临时保留部分旧政权人员以便开展工作,围城乡的吴显贵便是其中之一。这同时则加重了老百姓的疑虑,土匪武装又四处散布“国军马上就要反攻,共军不会久留湘西”的谣言,并枪杀、胁迫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因此征粮工作一度受挫,目前不得不从北方调运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见识没长,屎倒是缩回去拉不出来了。”小石小声嘟囔着。
“哈哈哈!”聂科长忍不住大笑起来,亲切地拍一下小石的头,“等情况好转,老百姓理解了咱们,香喷喷的白米饭让你吃个够。”
“小石,你是永绥人吧,说说你们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听说永绥的橘子很有名呢。”柯山趁机问道,以便提前了解当地的情况。
“橘子都让东家吃了。”说着,小石眼圈一红,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
见此情况,柯山与聂科长对视了一眼。毕竟以后要在一起出生入死,柯山决定先对小石有个了解。
石金生原本叫吴昌儿,家住永绥县围场乡葛藤寨的柑子坪,父亲吴老七是乡绅吴显贵家的橘园长工。吴家橘园在柑子坪村南的山坡上,葱茏翠绿丰茂富饶,方圆有那么十几亩。一到中秋过后,整个橘园就变成了一片金黄。因为结出的橘子肥大、金黄、甘甜,所以柑子坪出了名。后来,据说每年的橘子都要送到凤凰和南京,也就成了“贡园”,却反而成了村里人的克命星,因为当橘子减了产或失落了一些的时候,吴家就会把“偷”的罪名加在村民的头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