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克强连长?是140师留守会同军分区的史克强吗?”柯山欣喜道。
“对。你们认识?”
“我们是南工团的同学。”
“哦?在筹建秘密粮库时,他可是会同军分区力荐的人选,你此行一定要与他密切配合,以圆满完成任务。”
“是。”柯山立正答道,紧接着又问,“那吴刚怎么办?”他对于这个曾经两次在自己手中逃脱的蒋特,依然是耿耿于怀。
“既然他在围城时就逃脱了,你就应该在永绥等待下一步的命令。”聂科长严肃地说道,“你知道你的擅自行动给整个行动平添了多少周折吗?”
当然,柯山不可能预知之后的周折。昨天10时30分,冯永年按照柯山的吩咐,向吕岩科长做了汇报。由于杨文华还没有招供,因此追捕吴刚仍是柯山的首要任务,况且沿途已经有部队在行动,因此吕科长并未在意;中午13时,所里军管会的夏天阳打来电话,称柯山已转道古丈方向,且有一零二的命令和141师侦察连的配合,吕科长更加放心,并向聂科长例行汇报;14时,杨文华终于崩溃,事态因此发生骤变,柯山的下落及吴刚是否被捕获便成为焦点,保卫部胡部长作为此项任务的主要负责人,不仅通过电话连续向聂科长要人,甚至直接向一零二要人。聂科长急忙向一些主要卡点及分战区指挥员发布查找通知,包括战地医院;17时30分,141师侦察连郑排长依照柯山的安排赶到前指;20时,昏迷不醒的柯山被战士送到战地医院。
柯山没敢辩解,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出发?”他没有说“我”,而且将“我们”咬得很重。
聂科长会意地一笑,“除秘密粮库的警戒部队外,军直警卫营张排长已在昨天赶到石田坳增援。你和小石在6点半准时出发,141师侦察连郑排长将继续配合行动。对了,一零二要见你。”说着,领柯山向后院走去。
“辰溪的战局怎么样了?”柯山有些担心地问道。
“目前,盘踞在辰溪、麻阳、溆浦、泸溪一带的暂2军,在遭到我军沉重打击之后,副军长张玉琳携少部逃往凤凰。至于石田坳,并未在主战区,即便有部分流匪误打误撞到了那里,对粮库也够不成威胁,因此你的首要目标仍是邓德乾。”
后院又是一番景象,除了4名持枪肃立的警卫战士外,不时有作战参谋手拿电文急匆匆在院中穿梭,有的房间传出纷杂却有条不紊的联络呼叫声。
柯山随聂科长进到一个房间,只见一零二身披军呢大衣仰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随着电话联络声,两名作战参谋用红蓝铅笔在军用地图上快速勾划着。
聂科长轻轻咳嗽一声。一零二抬头审视,最后盯着柯山问道:“柯山?”
“是,首长。”柯山立正答道。
“好你个孙猴子,”一零二猛然站起身,将大衣抖落在椅背上,指点着说,“终于找到你了。昨天胡部长接二连三地朝我要人,非说是我派你出去的,不交回人来不行。哈哈哈!当时咱们只是打了个照面,今天我非要看看你是何方神圣,值得胡部长如此大动干戈。”
聂科长和柯山都没有说话,以军姿注视着首长。一零二见状摆摆手让他们坐下,问道:“任务布置好了?”
“是。”聂科长答道。
一零二又转向柯山,“你是南工团的学员?”
“是。”
“很好。”一零二拍着柯山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革命需要你们,特别是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之后,更需要像你们这样的知识青年加入进来。”
柯山不由得挺直胸膛,心中一股荣誉感油然而生。
此时,有人在门外探了下头,见一零二并未休息,便喊道:“报告。”
“进来。”一零二抬手看看手表,“很准时嘛。”
柯山回头看去,原来是联络部的王主任,他不由得一愣,因为别看联络部平时只是在前沿阵地喊喊话,做些敌军瓦解工作,要么就是对俘虏进行政治形势教育,不过也总能令人感到他们的某些神秘色彩。
其实,联络部的原称——敌工部更具威名。敌工部的全称是“敌军工作部”,因不同的历史时期而变换过不同的名称,如“兵运工作”“破坏工作”“白区工作”“国军工作”“敌军工作”“联络工作”等。
早在1928年6月,依照中共六大通过的《军事工作决议案》,为了更好地领导各根据地的敌军瓦解工作,中央军事部先后设立兵士科、兵士会,并在各省委和红军政治机关设立士兵运动委员会;1930年,中共中央颁布我军第一个政治工作条例,即《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在团或相当于团级以上单位设立破坏部(科);抗战时期,破坏部(也称白区工作部和敌军工作部)改称为抗日统一战线部。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起义投诚行动中,无不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与侦察兵的武装军事侦察不同,敌工部更侧重于军事间谍职能。随着全国战局的明朗化,敌工部的职能也随之扩展到国民党党政机构、地方势力、民主人士、开明乡绅等。后更名为“联络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