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湘西1949_倪进/朱新开【完结】(67)

  “不会漏,这是军用帐篷。你先过来看看这个。”柯山说道。

  贺二虎和小石走到石板桌旁,史克强用小树枝指着那条虚线问道:“你知道这条路吗?”

  “路?什么路?”贺二虎看着地图,疑惑地问,“这不是用笔画的道道吗?”旁边的小石也是一脸的不解,其他人忍不住都笑起来。

  柯山问道:“我问你,咱们现在待的地方叫石田坳,你知不知道?”

  “知道呀。”

  “在石田坳西北大约八九里的地方有一条山路,你知道吗?”说完,柯山又叮嘱一句,“我可是上山下山的路程都算上了,总共有八九里地。”

  贺二虎“嘿嘿”地笑起来,因为他知道柯山又想起湘西地区只算上山路不算下山路的事情了。他仰起头想了想,“是有一条,怎么了?”

  “这条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

  “离这里近的一头儿在双峰子,咱们从三角坪过来时曾经路过;另一头儿通到所里,不过离县城还有20来里就拐上了公路。”

  “你走过那条路吗?”

  贺二虎犹豫一下,极不情愿地说:“走过。”

  柯山发现他的神情中似乎有隐情,便追问道:“走过就走过,干什么吞吞吐吐的?”

  “那条路……那条路是用来赶尸的。”

  十九、身份遭疑

  赶尸?!帐篷里的人包括小石都为之一震。

  柯山来到湘西后就对此有所耳闻,在沈从文先生的散文《湘西》中也曾看到有多处描述,例如“对于赶尸传说呢,说来实在动人。凡受了点新教育,血里骨里还浸透原人迷信的外来新绅士,想满足自己的荒唐幻想,到这个地方来时,总有机会温习一下这种传说。绅士、学生、旅馆中人,俨然因为生在当地,便负了一种不可避免的义务,又如为一种天赋的幽默同情心所激发,总要把它的神奇处重述一番。或说朋友亲戚曾亲眼见过这种事情,或说曾有谁被赶回来。其实他依然和客人一样,并不明白,也不相信,客人不提起,他是从不注意这个问题的。客人想‘研究’它(我们想象得出,有许多人最乐于研究它的),最好还是看《奇门遁甲》,这部书或者对他有一点帮助,本地人可不会给他多少帮助。本地人虽乐于答复这一类傻不可言的问题,却不能说明这事情的真实性。”

  显然,沈从文先生是不相信“赶尸”这种事情的。不过,他提到的“辰州符”倒是确有其物,其全称为“辰州辰砂神符法术”,就是在一张黄纸上画些特定的字迹、符号,再点上朱砂。朱砂其实是一种传统中药,传说中又有驱鬼降魔的功效,因此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道士或巫师作法的时候。而辰州产出的朱砂即辰砂属于国内上品,加上“辰州符”与神秘的赶尸联系得太过密切,因此名声远扬。

  要知道,历史上的辰州就是现在的沅陵、辰溪一带。赶尸就是以此地为中心,北到朗州(常德),西到涪州(重庆涪陵)、巫州(重庆巫山县),南到云贵,东到靖州。在传说中,这一区域是鬼国辖地。再远,僵尸就赶不动了。

  听到贺二虎嘴里说出“赶尸”二字,帐篷内一时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什么赶尸?你见着啦?他奶奶的,你想扰乱军心是咋的?”郑排长首先瞪起眼睛。

  “你们偏要问,我当然要如实回答了。”贺二虎委屈地嘟囔着。

  柯山向郑排长摆摆手,问道:“你怎么知道那条路是赶尸的?”

  “人们都这么说。”

  “你说你曾经走过那条路,那么你亲眼见过赶尸的吗?”柯山生出好奇。

  “不好说。”贺二虎犹豫一下,“算是吧。”

  人们再次面面相觑,小石握枪的手都有些汗津津的了。

  “什么叫‘算是吧’?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柯山紧追了一句。

  “真的不好说。”贺二虎说完,两只手交替抚捋着胳膊上的鸡皮疙瘩,眼神似乎都有些茫然了。

  “到底怎么回事?”郑排长真的有些急了,“你一块儿都给我说清楚。”

  原来,贺二虎之前除了贩私盐外,偶尔还会帮人家运鸦片。在当时,由于鸦片税对于官、匪,特别是地方武装,都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稽查得很严,于是有人就想出以赶尸的名义贩运鸦片,因为不论是官、民、匪遇到都会主动避开,谁也不会去讨这种丧气。贺二虎就曾身缚鸦片、套上黑袍装作僵尸走过几次。

  “我就撞上过一次,当时互相一侧身过去了,我也只是偷偷瞄了一眼。你想呀,我们是假的,他们是真是假可不就是不好说了。”贺二虎心有余悸地说完,又像是自我安慰似的说,“听老人们讲,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清军在四川剿灭后,一些散兵就是装成僵尸途经湘西回广西老家的。”

  此时,一名炊事兵走进来,将帐篷内的人吓了一大跳。

  “连长,是不是……”炊事兵感觉到气氛不对,犹豫起来。

  “怎么了?”史克强扳起面孔说道,“什么‘是不是’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