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时候,一与幺是通用的,都是一个的意思,而杨幺叫着顺嘴,于是,杨一功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大家都叫他杨幺了。
杨幺见钟老爷提出儿女的亲事,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杨大业却有些不同意。因为,杨大业是个练武之人,也算个卓有成绩的功夫家,而练武之人最首要的就是讲究武德。那个钟家的二公子也是从小习武,功夫十分了得,在荆湖两地颇有名气。可是,杨大业通过几件事情,发现这个年轻人的功夫了得,但武德不够,德行不够的人,杨大业怕采儿受到虐待,就对这门亲事相当的犹豫。
杨采儿更是强烈的反对。
反对的理由很多,但主要的理由就是:这个人是个病夫。
当然,在杨采儿内心里,并不是因为他有病才不肯嫁的,而是她见过此人几次,都对其产生不了感情,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来电!
杨幺坚持要采儿嫁给钟子义,采儿就是不同意,于是,双方僵持下来,婚事也就搁置下来,没有继续讨论。
杨采儿想着想着,又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张越先。
对他,见的第一眼就那么的舒服,那么的心跳,那么的口干舌躁,难道,自己会喜欢这个人吗?
不喜欢么?
喜欢么?
喜欢为什么还骂人家病夫?
他确实象个病夫啊,连站起身都费劲!
那不是渴的饿的嘛,不信,饿你三天渴你三天,你还能站起来???
不喜欢么?是啊,不喜欢!
不喜欢,不喜欢还搂着抱着人家做什么?
……
还死气白赖求人家唱那些淫词浪调……
这个……
杨采儿看了看怀里的张越先,想把他推开,让他脱离自己的怀抱,但看见男孩子熟睡的憨态,内心涌起一阵柔情蜜意,竟然情不自禁附身亲了他额头一下,顿时羞得满脸发烧,喘气不均。
第三十三章 生存危机
朝廷却管不了民间的那些儿女琐事。宋皇钦宗及下面的那些所谓有功之臣,都在吵吵嚷嚷着那些军国大事。
之前,也就是斡离不率军北撤的第五天——靖康元年二月十四日,在太原城下受阻的西路讨伐军主帅粘没喝闻听斡离不竟然不等宋朝廷交割三镇、给足金银就回军北撤,心中十分看斡离不不起。于是,就派遣使者从驻扎地云中出发,到汴梁城向宋皇钦宗催讨所拖欠的金银已经答应割让的三镇。
那个使者来到汴梁,竟然趾高气扬、蛮横无理地大吵大叫,威胁宋朝廷立刻按照大帅的旨意行事。
礼部官员见此人如此嚣张,索性把他扣押,囚禁在天牢之中。
粘没喝见宋朝廷竟然敢于拒捕自己的使节,勃然大怒,从攻打太原的兵力中,分出一骑精锐,向着南北关掩杀过来。
负责守卫南北关的平阳府竟然毫不抵抗,献关投降。
粘没喝站在关城之上,见关城坚固,非常雄踞,不禁叹息道:“关险如此,令我军得安然度越,南朝可谓无人了。”
威胜军知军李植,闻金兵过关,急忙迎降。
金军进攻隆德府,没用一个时辰就攻进城内。知府张确自尽。
粘没喝连日夺关过隘,军力损伤过半,眼见前面泽州一带,守备尚固,乃仍退还云中,继续围攻太原。
宋皇钦宗见金军西路大军接连夺关过隘吓的魂飞魄散,急忙召群臣会议,商议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应否当割。
中书侍郎徐处仁出班鞠躬,柬道:“敌已败盟,奈何还要割三镇?”
少宰吴敏亦言:“三镇决不可弃。”
少宰吴敏又推荐徐处仁为宰相。
于是宋皇钦宗又改变了计划,因张邦昌、李棁二人夙主和议,将他们一并免职,擢处仁为太宰,唐恪为中书侍郎,何强为尚书右丞,许翰同知枢密院事,并下诏道:
金人要盟,终不可保。今粘没喝深入,南陷隆德,先败盟约,朕夙夜追咎,已黜罢原主议和之臣,其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
诏书颁布之后,宋皇钦宗又起用种师道为河东、河北宣抚使,出兵屯扎渭州。姚古为河北制置使,率兵援太原。种师中为副使,率兵援中山、河间。
姚古出兵不日收复隆德府及威胜军,扼守南北关。
钦宗闻得捷报,心下顿慰,遂拟迎还太上皇。
惟有想到迎还太上皇的时候,钦宗才想起了扬州还有个康王赵构没有寻到。
“派人找了没有?那个林衡太究竟是干什么吃的,竟然把一个大活人给看丢了!!!”钦宗很是恼火。
“林衡太传书来说,扬州的禁军在高邮附近的山崖旁,看到康王携一女子跳下了悬崖,至今生死不明……”职事太监小声回答着官家的问话。
“什么!!!跳下悬崖!!!岂不粉身碎骨!!!尸体……人找到没有?”钦宗闻听赵构竟然无缘无故跳下了悬崖,内心却显得十分平静,根本没有表现出亲人生死未卜的焦虑心情。
跳崖了!会死人的吧???死了!!死了!!死了的好,省得还要浪费心思去顾忌他……
“韦婉容和康府那边知道老九跳崖的消息吗?”钦宗又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