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采儿见张越先竟然是大宋国的康王殿下,心情异常复杂。她见张越先每天是访客盈门、应接不暇,就知趣地请求搬到叔爷住的地方,以求清净。张越先近日应酬颇多,直说的是口干舌躁、心烦意乱,终于明白了作为名人的苦恼,也就体谅了杨采儿的心情,嘱咐林衡太,多加护卫,保护两爷孙的安全。
这日,难得来客稀疏,张越先赶忙偷闲去杨采儿的主处,与她相会。待进得院落,便觉此处清幽淡雅,暗香缭绕,就赞许地点了点头,感叹林衡太办事得体。
待推房门入内,轻声叫采儿的时候,里面并没有回音。张越先感到诧异,四处寻找,在女孩的梳妆台前,发现一纸笺,上面写道: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 江水为竭
冬雷阵阵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于君绝
试问君敢与我绝???”
张越先手里捧着书笺,竟然呆立在那里,久久没有移动。
“试问君敢与我绝???”
他抬头看了看窗外,依旧阳光明媚。
张越先手里拿着书笺,慢慢走出房间,来到院子门口。门后的侍卫弓身向他行礼,他问那两个侍卫:“杨小姐出门时,可牵走马匹、带着行李?”其中一个侍卫回答:是的。
张越先又回头往院子里望了望。
她竟然不辞而别,留下如此不祥的书信,意欲何为?
张越先站在那里,细想了一会,突然会心一笑。于是头也不回,大步行走在扬州府热闹的街肆之上,享受着此般和平繁荣的虚幻景象。
回到馆邑,张越先告诉林衡太,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复,明天就起身赶往杭州。他觉得,既然杨采儿已经走了,再在这里呆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如果继续呆下去,自己非要被那些阿谀奉承的话给烦死。
林衡太见主子要起身,赶忙连夜着手准备出行的物品以及保护王爷的侍卫。现在康王的行踪已经暴露,在去往杭州的路上,必须加强王爷的保卫,以免遭遇不测。
林衡太已经被吓怕了,如果王爷再出一次差错,不用东京来人取,自己就要首先把项上人头亲手摘下来奉上。
张越先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吴金奴和你提起没提起‘青骓’的事情?”
林衡太见康王问起马的事情,连忙回答:“娘娘和小人说过。小人已经找到买马的钟子义,可钟子义却说那匹马被偷了,就是您与钟子义、吴申用、林风泉一起在潘家酒楼雅间饮酒的那天……”
“吴申用和林风泉找到了吗?他们也是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才被绑架的。”张越先又问。
“吴申用找到了,可是,林风泉依然失踪。前天,林风泉的家里收到一封书信,信上要求林家必须交纳一大笔赎金才能释放林风泉!而在昨天,林家又收到一个礼品盒,打开一看,里面竟然盛着半只耳朵,估计是林风泉的……”林衡太瞪着眼睛,十分气愤,“没想到,此间匪盗竟如此猖獗,应该尚书建议朝廷派兵围剿……”
张越先心想,朝廷现在正忙着议论对付金人的办法,已然焦头烂额,无所适从。金人已经撤兵,扔不思整治兵事,加强京畿一线防务,听来访的大小官员们说,朝廷在对金是战是和的问题上,依然犹豫不决,面对如狼似虎的金人,竟然抱着议和的幻想,真不知道朝廷那些重臣的脑袋是专管吃饭的还是专管出气的。
张越先见自己的“青骓”宝马依然没有下落,心里很不高兴,交代完林衡太事情后,就转身回房,闭门谢客,养足精神,明天出发去杭州与囡囡汇合。
张越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满眼都是杨采儿的身影。
第三十五章 初到杭州
靖康元年三月初一日,张越先来到了杭州。
在张越先的记忆中,在小的时候,妈妈教他背诵的唐诗中,白居易的《忆江南》印象颇为深刻。
江南好,风景旧曾诸。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年)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届满,恋恋不舍地离开杭州。数年后,他在几千里之外,深情的写下了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忆江南》。
杭州当任知府赵鼎,出城八里,迎接大宋亲王赵构来杭,并安排其入住官方馆邑。张越先见这赵鼎面色清白,身形消瘦,一身官服洗的有些落色,却是熨烫得挺直,周身散发出一股浩然之气,不禁暗自点头:此人必不是贪赃枉法之徒。
张越先笑着婉拒了赵鼎的安排,说道:“赵大人不必客气,小王已有安歇之所,就不烦劳大人了。”
张越先在心中暗笑,小王,我怎么也学会这个官场上的应酬了?直接说我是张越先不就得了?那样的话,还不把这个家伙给吓死???哈哈哈。
赵鼎见张越先无缘无故哈哈大笑,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也陪笑脸,拱手谢道:“王爷真是体察下情,竟为了节省官资而自掏腰包,佩服佩服!”
赵鼎,今年正好40岁吧,他好象是1085年出生的,到今年,1125,正好是40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