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料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金国大将希尹以数万骑佯装配合夏军,当夏军奋力取得城池后,竟然偷袭了西夏军营,打得夏军落花流水把夏军占领的土地全部夺为己有。夏人见自己的军队打不过金军,于是派人与金军讲和。
这是前五天从前方急送京城的战报。大致的战况就是如此吧!!!
钦宗见报,又是连连唉声叹气,感觉很是晦气!
因为,再过三天,也就是靖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就是自己的圣节——乾龙节了。
唐玄宗的时候,开始为自己的诞辰设立“圣节”。也就是为了庆祝当值皇帝的诞辰,约定每年的某月某日为“圣节”,在这一天,皇帝要给众臣工以及在京的外臣赐宴,并在这一天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屠宰。
宋代承袭了这一制度,甚至有些皇太后也仿此建节。
北宋九朝皇帝的圣节时间列表如下:
宋太祖——长春节——二月十六日
宋太宗——乾明节——十月七日
宋真宗——承天节——十二月二日
宋仁宗——乾元节——四月十四日
宋英宗——寿圣节——正月三日
宋神宗——同天节——四月十日
宋哲宗——兴龙节——十二月八日
宋徽宗——天宁节——十月十日
宋钦宗——乾龙节——四月十三日
因此,钦宗皇帝满心希望有些好的消息来配合自己的圣节到来,谁知道,天不遂人愿啊,前方竟然传来如此败兴的消息。
他在心中竟暗暗埋怨了起来,那该死的报马怎么不耽搁几天,等自己的圣节过后再报不行吗?
明天,该死的老家伙就要从南京(应天府)还京,还不知道他要搞些什么把戏,最要紧的是防备老家伙阴谋复辟!!!
这又是一个坏消息!!!
钦宗皇帝的心情简直糟糕透了!!!
唯一报有希望的,就是姚古和种师中的两路支援太原保卫战的军队能够传来胜利的捷报。他对姚古和种师中还是很信任的,毕竟,二人都是西部边陲的著名将领,尤其是种师中,是种师道的弟弟,种家与姚家三代为将,从来没有给大宋丢过脸的!
这时,钦宗皇帝的心情稍稍好了些,又重新鼓起来勇气。
他需要自己鼓起勇气来,面对给自己皇位以严重威胁的太上皇——徽宗老爹。
他又习惯性地摸了摸龙书案上的那柄玉石如意,告戒自己,要沉住气,不要自乱阵脚。
这时,大殿外匆匆走来执事太监高昆。高昆走道近前,双手奉上一封信札。
钦宗打开信札,看了看,不禁失声笑了出来。
信札是林衡太从杭州飞鸽传书而来的,上面写着:
亲王滞留杭州,沉溺于“奇技淫巧”,日夜据守山林,造窑烧碳,美其名曰“生产廉价之琉璃”,恐玩物丧志,有负圣意,拜叩,即日。
“听说,九哥的府邸已然入不敷出,可有此事?”钦宗微笑着问高昆。
高昆连忙鞠躬回答:“确有此事!韦婉容几次自掏腰包救助,依然无济于事,恐怕,这几日,就要断炊了……”
钦宗呵呵笑了几声,长长舒了口气:“既然九哥如此少不经事,朕简直是要帮他一帮的,拨银五千给康府,晓谕其内,康王游历四方,千辛万苦,其志可嘉!”
钦宗还是觉得不过瘾,又说:“给杭州知府赵鼎传话,让他亲力配合康王,早日制成琉璃精品,以振国威!”
高昆见皇上不但不责怪康王,反而对那个玩劣的家伙大加赞赏,不知道皇上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连连鞠躬说“诺”,边下殿边摇着脑袋,表示疑惑不解。
第四十三章 据守山林
四月的杭州,就要进入梅雨季节了。
四眼井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开始热闹了起来。
先是三月初的时候,杭州府的高官来此征用南山坡的大片山地,据说是用来兴建烧窑池,烧制一种特殊的瓷器。
那些官员竟然十分的和蔼,给那些被占用了山地的地主以及农家赔偿了高额的占地费,让那些地主偷偷高兴了很多天。因为,那片山地长期以来并没有开垦出来,用于栽种粮食作物,更没有人愿意投资栽种瓜果树木,基本上就是一块撂荒地。可是,就是这样的一片撂荒地,却白白收入了几百贯,怎么不让这些地主高兴呢!
接下来的那些日子,那片荒地附近开始热闹起来了。
首先是近百工匠,在山坡地的下面建造围墙,并在围墙里建造一排一排的、用砖瓦垒盖的高大房屋,据说,这些房屋是给那些在次做工的工匠居住的。由于原料及人工充足,房屋仅仅用了十天就盖成了,里面摆放了些日用家具,炊事设施,算计下来,足够几百人居住了。
在建造房屋的同时,在山坡地的中心位置,建造了一座庞大的烧窑。这个烧窑与那些常见的烧窑不同,这是一种用于生产玻璃的燃煤熔窑。
赵鼎看那些雇佣来建造烧窑的工匠面面相觑,也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张越先。
张越先并没有着急。毕竟,烧制玻璃的熔窑与烧瓷的烧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事先已经画好了建造熔窑的简易图纸。当然了,这些都是凭借自己的记忆画出来的,当初,在疯狂涉猎轻工业制造领域的设备时,玻璃生产设施也是认真研究过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