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龙腾_德远【完结】(92)

  方王师之伐北也,童贯、蔡攸为宣抚,提数十万之师,挫于残辽;淹留弥岁,卒买空城,乃以恢定故疆,冒受非常之宠。萧后纳款,其使韩昉见贯、攸于军中卑辞祈哀,欲损岁币以复旧好,此安危之机也;乃叱昉使去,昉大呼于庭,告以必败。今数州之地,悉非我有,而国用民力,从而竭矣。迨金人结好,则又招纳叛亡,反复卖国,造怨结祸,使敌人因以藉口。前年秋,贯以重兵屯太原,欲取云中之地,卒无尺寸功。去年冬,贯复出太原,金人入塞,贯实促之。攸见边报警急,贯遁逃以还,漫不经意,玩兵纵敌,以至于此。迨敌人长驱,震惊都邑,贯、攸一旦携金帛尽室远去,曾无同国休戚之意。贯、攸之罪,上通于天。愿陛下早正典刑,以为乱臣贼子之戒!”

  想到这里,钦宗皇帝突然有了主意。这不是现成的大礼嘛,还用到别处寻找?

  “孙爱卿……”

  “臣在!!!”右谏议大夫孙觌出班鞠躬行礼。

  “卿家一月之前给孤的奏折……孤已看过了,爱卿忠心体国,其志可嘉!今孤准卿家所奏,拟旨!!!”

  片刻,执事太监高昆宣布皇帝诏书:

  “责授

  (蔡)京守秘书监、分司南京,致仕,河南府居住;

  (童)贯左卫上将军,致仕,池州居住;

  (蔡)攸太中大夫、提举亳州朋道宫。”

  阶下诸臣山呼万岁。钦宗皇帝很是得意,认为这份送给亲爹爹的见面大礼实在是丰厚极了!!!

  大殿又恢复了平静。钦宗让阶下的臣工到大殿四周的角凳落座,君臣一起,傻坐在那里,等待着太上皇进京城回归龙德宫。

  靖康元年四月己酉日(十三日),乾龙节,群臣上寿于紫宸殿。

  康王、肃王在外。杭州知府赵鼎代康王进贺寿礼透明玻璃玉盏八对;肃王金国为质,肃王府代上贺寿礼金蟾蜍二只。

  那八只玻璃玉盏摆放在紫宸殿寝阁的龙书案上,宋皇钦宗眼睛瞪得圆圆的,小心翼翼拿起一只,仔细把玩起来,竟有些爱不释手。

  “说吧,还有什么事情?”钦宗一边赏玩玻璃器,一边问旁边恭身站立的杭州知府赵鼎。

  “这个……臣有些事情……康王已游历数月,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乖隔异地,梦中时时见帝!深感圣恩,思量无以回报,辄求一实职,供利国监事……”

  “呵呵,九弟终究明白了朕的一片苦心,可是,他要亲自操办利国监的公务?为什么?他不是讨厌俗事繁务吗?怎么变得如此……?”钦宗有些搞不明白了,一个皇家亲王,竟然要讨个从八品的利国监监管这样的小官,不是吃错了药吧?

  “官家,我看康王此举甚善!康王亲躬杂务,乃官家之富也!前者康王督办玻璃生产事物,竟然有声有色,大成模样!今举铁监事物,必能有所作为,官家尽可放手,察其效果……”赵鼎不紧不慢地给钦宗解说着,偷偷观察皇帝的脸色。

  “也好也好!这样的话……利国监给了他……好!!!就给他个工部判事做做吧,负责全国的铁务,可以便宜行事!”钦宗其实心里非常高兴,既然你老九沉迷于“奇技淫巧”,那就让你沉的更深些,全国的铁都给你管,管好了是我官家的眼力好,管不好就是你九弟无能了,呵呵!!!

  钦宗笑了笑:“不知九弟满意不满意我这个哥哥的任命,你回去告诉他吧,便宜行事,便宜行事啊,权力还是不小的啦!!!哈哈哈!!!”

  钦宗哈哈大笑着,心情很是愉快,拿起一只玻璃杯子,举到眼前,透过杯体,他看到眼前的赵鼎竟变得嘴歪眼斜,不禁又是一阵狂笑。

  待赵鼎返回杭州的时候,张越先主持制造(不能叫做发明吧)的蒸汽机已经在玻璃烧窑场投入使用。大功率的鼓风设备在蒸汽动力的推动下,玻璃生产量节节攀升,到后来,由于生产玻璃制品的工人比较少,大量的玻璃原坯积压,造成原材料浪费。赵鼎请示张越先,是否再雇佣一批生产玻璃制品的工匠,以解决生产环节脱节的矛盾。

  张越先否决了赵鼎的提议。他的解释是,玻璃制品属于高层次人群的消费商品,一旦大量涌入市场,其使用及收藏价值必定降低,不利于赚去高额利润。赵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个中竟有如此的奥妙。于是,窑场开始减少玻璃原坯的产量,维持上下游生产能力的协调发展。

  赵鼎带来了皇帝的昭令,并恭喜康王弦领全国的铁事。张越先没想到那个钦宗皇帝竟然给了自己如此宽松的活动空间,就忍不住大叫道:妙!妙!妙!并指示赵鼎以官方价格收购大量生铁及焦碳,并在杭州建立官方的战略储备库进行铁焦的储存!

  先前,张越先把主要的战略着眼点放在了利国监,待赵鼎离开杭州前去汴梁的时候,他一拍脑门,猛地醒悟过来:利国监靠不住!按照历史来看,徐州一带应该在京城失守后,被金人占领的地方!如果现在盲目经营利国监,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真要是按照历史的进程发展,则全部投入即将尽落金人之手,那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不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