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抗日之浮空基地_阿布阿小布【完结】(244)

  很显然何俊才抽出空闲时间玩的一个小把戏生效了。通过将双方的雷达技术提升到几乎同等的水平,让在欧洲打得死去活来的英德两国的“盾”都更厚重了,而“矛”却很少得到加强,后续的策略也是如此,只有拉长双方战争的时间,才是对中国最有利的选择。

  -------

  随着盛夏的逐步来临,何俊才开始准备另外一个计划,因为不久以后二战的局势将发生一次重大的改变,北极熊即将被拖下混水。虽然北极熊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其实好多的国家都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红色间谍佐尔格已经发出了预警,连中国驻德国使馆武官桂永清都向国民政府传回来德国准备在6月进攻苏联的消息,现在也只有苏联一国还在做着“渔翁”的美梦,还在想着图谋英国的掌上明珠——印度。

  中条山会战结束后一周,何俊才带着他在空军经济管理局的随从人员在明媚的阳光中来到了南川。南川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位于重庆市南部,第二飞机制造厂就坐落在这里。第二飞机制造厂也颇有渊源,它是南昌飞机制造厂迁到这里的。1935年,中国和意大利签订合同,在南昌建厂招聘员工修配飞机,全名为航空委员会下属的中央南昌飞机厂。1936年,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首先修理了“美龄”号飞机和两架意制菲亚特式飞机。1937年开始,该厂按计划制造20架教练机和6架大型S-18双发轰炸机。尽管中国只承担了约20%的生产工作,但设计制造这种双发动机大型飞机在中国还是第一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底意大利员工回国,工厂开始疏散机器设备。这年8月,日机来犯,炸毁了厂房和未来得及疏散的物资。1938年,当局决定从南昌撤退,人员和设备大多由鄱阳湖乘木船经九江、武汉,再历尽艰难蜀道,到1939年上半年,人员设备才陆续撤到重庆,转至南川县建设厂房,改名为第二飞机厂(通常称南川飞机厂),朱霖任厂长。

  南川的交通并不方便,而且在迁移过程中,人员和设备都有所损失,所以在1940年中旬以前南川飞机厂依旧没有能投产。何俊才来了以后带来了巨大的支持和资金,第二飞机制造厂很快就补充了遗漏的设备和不足的人员,连厂区的水和电的保障也解决了。

  现在全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在厂长朱霖的带领下紧张地准备着歼二型“零式”和歼四型“烈风”的试制。

  “朱厂长,你这里可是山清水秀的地方啊。建设工厂反倒污染了这里的环境。”何俊才一路走过来,看到冒着黑烟的工厂惋惜地说到。

  “嘿嘿,现在国家危难,也管不了那么多。大不了赶走了日本人我们再迁回南昌去。” 朱霖抹了一把头上的汗,5月底6月初四川已经比较热了。不过他这一抹,将手上的油污给抹到了脸上,看得出来虽然他是厂长,但是仍在一线跟工人一起干活。

  “怎么样,我可是接到你的喜讯才赶过来的啊。”何俊才从他的专职秘书何欣手中接过一张手绢递给朱霖,示意他擦擦脸上的汗水。

  “副总司令,原本我们准备立即用贵阳发动机厂刚生产出来R2800倍黄蜂发动机来生产歼四型‘烈风’的。接到您的指令后我们改为用他们生产的R1830装配歼二型‘零式’。相比之下,歼二型‘零式’的生产工艺简单一些,耗费的原料也更小。而且歼二型‘零式’的全部试飞工作早就完成,其性能与目前我们装备的雅克-1相差无几。我们从三天前已经开始生产,现在的速度基本上每天可以生产两架,如果全力生产的话,可以提高到四架的产量。” 朱霖一边领着何俊才等人参观生产线,一边说到。

  “很好。这里没有试飞场,生产好的飞机如何验收呢?”何俊才一边看着忙碌生产的工人和组装车间中两架并行组装的零式战斗机,一边问朱霖。

  “我们在这里生产和组装成配件的方式,运到重庆白市驿机场再最后组装成成品,经济管理局的验收人员就在那里试飞和验收。” 朱霖小心翼翼地回答到。这位不仅是空军的副总司令,而且是经济管理局局长,自己的顶头上司。

  “恩,这不错,验收好后就封存到刚建好的山洞机库中就好了。”何俊才沉思了一下,转头对自己的随从说到,这名随从立即将这个命令记录下来。

  “恕我多言,副总司令。其实歼四型‘烈风’的性能要好得多,而且生产起来也不会太慢,为什么不一步到位生产它呢。我想贵阳发动机厂生产R2800倍黄蜂发动机也不会比R1830难多少吧。” 朱霖忍不住问了一句,其实不只是他,整个第二飞机制造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都对此感到不解。

  “这个嘛,难道‘出口型’不应该是删减的版本吗?这批飞机我根本就没有准备去装备我们的空军。你们厂按照现有的速度生产,每天两架,直到我下令停止为止,生产出来的飞机都运到白市驿机场封存起来。剩下的产量转而生产歼四‘烈风’,也争取能每天生产一架到两架,‘烈风’将装备我国空军。”何俊才轻轻地说出了理由。这个理由让所有在场的人豁然开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大部分的中国人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中国可以自行生产出战斗机来出口其他国家。半年前中国还需要进口全部的战斗机呢,能看到有这一天,是朱霖等为中国航空工业贡献了毕生的人的梦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