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指挥员下达了停止射击的命令,然后立正,向观察棚的方向敬礼。而从希特勒到陆海空三军的来客,甚至两个生产了这款高射炮的企业主,都被这无比准确地射击给惊呆了。这简直是神来之笔,从靶机以5000米的高度进入射程到现在不到1分钟时间,而四门火炮总共射击了10轮,发射了40枚炮弹,击落了8架靶机。虽然这些靶机从速度和灵活性方面比不上盟军的轰炸机,可是这射击的准确性也算得上是超级厉害了。要知道,当前高射炮对付飞机的效率很低,平均要发射2000枚炮弹才能击中一架飞机。
“哇嗷”连平常眼高与顶的阿尔弗雷德?克虏伯都出了赞叹之声,“如果炮兵指挥官和拖靶机飞行员不是按照事先约定的路线进行演习的话,我不的不说小伙子们的活干的太棒了。我简直有邀请他们为我的88mm高射炮打广告的想法了。”
“呵呵,阿尔弗雷德先生,这些年轻人的确很棒,不过他们都是我从帝国陆军中借来的,要是你要雇佣他们,恐怕得先跟元首阁下谈谈。”秦晓飞微笑着说。
“什么,陆军。要是他们的射击能有那么精确的话。科隆就不会遭遇毁灭之夜了”希特勒对9月30日英国皇家空军对科隆的轰炸中,德国陆军只击落了上千架轰炸机中的3架(德国空军击落了37架)感到之不满意。
“元首阁下,严格地讲。这并不能说明德国陆军比其他国家的陆军在防空方面要弱,实际上有了阿尔弗雷德先生的88炮,以及莱茵金属的105和128mm防空炮,我们的防空火力算得上是强的。命中率低是由于要跨越那么远的距离在三维空间上击中一个快速移动的点太困难。我们的引信要手工调整,依靠经验观察高度、速度和方位,这个原因导致效率过低。”秦晓飞一番话让尴尬的陆军将领脸上有所缓和。
“那么,阁下一定是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引信。比目前使用的定高引信和延时引信效率更高吧?”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是88炮的设计制造者,他很敏锐地意识到秦晓飞的话中有话。
“是的,今天跟各位先生介绍的就是我们称之为无线电近炸引信(VT引信,也就是变化时间的意思)的新型防空引信。”秦晓飞示意站在一旁的助手江东胜(还记得那个被击落的中国赴英航空队员吗?)递上一具模型,“各位,今天的大半秘密都在这个啤酒杯大小的引信中。这是我们利用最新的电子技术所生产出来的。使用它的弹头在飞出炮膛后遇到反射电磁波的目标就会爆炸,有效范围是21米。”
“21米,上帝啊,你们怎么将它设计得如此巧妙的?” 阿尔弗雷德发出了惊讶的声音,这也是他今天第二次在希特勒面前这么失态了,因为1940年停止研究的那款静电型近炸引信的作用范围只有3米。秦晓飞见其他的人也都转过来,表现出对其中的原因的好奇,于是他决定稍微解释一下原理。
“我不得不再提一个数据,那就是由于高速转动和瞬间的冲击,它的有效性只有60,不过大家也看到了,如果多门高射炮一起发射,那么可靠性还是能得到保证的。”秦晓飞先补充了一句,然后接着解释。
“我们的研究人员在电磁波和雷达技术方面有一点点的积累。”秦晓飞东方式的谦虚说法得到了大家善意的笑声,他的企业已经垄断了第三帝国海陆空的雷达和电子设备制造。“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想能不能将一部雷达塞进炮弹,但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过也许一部简化的雷达可以。先生们,这就是一部简化了的雷达,它不能回答你任何问题,只能引爆弹头。”秦晓飞一边说,一边揭开了模型的外壳。
“简要地说,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炮弹发射时的冲击力使一个装着电解液小玻璃瓶破碎。炮管的膛线使炮弹开始旋转,电解液被离心力甩向周围被绝缘的电极板上,马上就有电流产生,电流马上给一个电容充电,同时电流启动一个无线电真空管。真空管发射出一股无线电电波,任何的物体反射的电波会被一个振荡器接收,这一点就跟雷达一样,所谓的缩小的雷达,也就是指它了。接收电波和发射电波会产生一个“波纹”电子脉冲。这个脉冲会被一个无线电真空管放大,当炮弹飞到离目标21米以内时,这个脉冲足够大到启动一个电子闸流管,储存在那个电容器的电流瞬间被释放,一个电子雷管被引爆,它又引爆主雷管。于是——砰”
“哇”简单明了的解释吸引了一篇赞美的声音。
第二卷风起云涌 第两百六十四章 及时雨VT
“我想这个引信应该还有几种保险吧,否则它很容易将炮手炸上天的。”阿尔弗雷德?克虏伯问到。
“您的判断非常正确。在引信的底部,就是这里,这两个小东西确保在一定高度以上,以及炮弹旋转必须达到一定速度才能起爆。”秦晓飞回答了。
“我敢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智能的引信了,我觉得或许英国人和美国人应该感到颤抖的。” 阿尔弗雷德恭维地说。
“感谢您的夸奖,阿尔弗雷德先生。实际上,这个炮组还依靠一种东西才能将炮弹准确地射入机群。那就是我们最新发明的火控雷达。”话音刚落,江东胜就命令试射场上那辆顶上有一个小型雷达天线的装甲车开了过来。
“这种火控雷达是夜间轰炸机上截击雷达上发展而来的。属于厘米波雷达。它有两套天线,分别探测空中飞机的水平和垂直高度,精度已经大大提高。除了雷达操作员,车上还安置了一名计算员,通过机械式计算器依靠雷达操作员报出的高度、距离和速度计算提前量,然后由车长将参数通过无线电报告给高射炮群的射击指挥员,这一切只要不到5秒的时间。而且由于VT引信不需要手工调节弹头的气压和定时装置,接到射击指挥员的命令调整好角度就可以发射,所以这套系统大大提高了射击的精确性。”秦晓飞接着解释,这个时候中众人才明白那名头戴耳机的射击指挥员的重要作用。这下子,连希特勒都忍不住为此而喝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