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宏有些不在意的说道。其实也不怪谢宏会这么说,因为中国历代以来,民间对官府就非常的不信任。官府糟糕的信用,和过手的银子一定要刮下一层油的惯例,使得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将自己的财产被官府得知,更不用说无缘无故的经手于官府了。
“爹,这你就想差了。不说军政府的信用是绝对信得过的,您看到有哪朝哪代将收取的税收大部分都用在老百姓身上的,就算这次我们交上去的金银会稍微缩水一些,那也是值得的。
这新币将是今年下半年,台湾最为重大的事情。督军大人和军政府上下必然倾尽全力去完成这个庞大的动作。其间所遇到的各种阻碍和困难必然不计其数,如果我们能够率先的大张旗鼓的宣布我们全力支持新币,并且将家中大部分闲余的金银向军政府兑换新币,我们在督军大人和军政府高层的心中必然会有一个顾全大局的良好印象。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将我们对日照事件当中的不当处理所带来的恶劣印象给消除掉,说不定还能得到督军大人和军政府高层的赏识。
一旦成功的话,即使损失个十几二十万两,又有什么关系。”
谢敬将自己的想法一口气的说了出来。的确,正如谢宏第一时间的反应一样,大部分的人都会因为担心财产受到损失而不支持新币,甚至抵制新币。这种抵制虽然阻止不了新币的发行,但还是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谢家率先站出来,支持军政府的新币发行,那么谢家在台湾的政治和商业环境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一想到这里,谢宏便立刻兴奋了起来。立马把手中的报纸再次看了一遍。
“敬儿,既然要做,那就做个彻底。这上面不是说台湾将会成立四大银行吗?我们干脆向军政府质询一下,是否可以向其中一个银行参股,即使不行,我们也可以宣布,谢家的所有资产将全部存进其中一家或几家银行。以后所有的资金调用均通过银行进行。
要赌就赌个大的输了,以督军大人和军政府的信用,我们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但是一旦赢了,那么就能赢来谢家的大兴。”
在看完了全文以后,谢宏一咬牙,拿出了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气魄,下了一个他最为得意的决定。
《济北条约》全文的刊发和关于货币改革及建立四大银行的通报,再加上商务部发布的吕宋北部同台湾之间的商业贸易的规定,彻底的点燃了整个台湾的热情。
无数心怀梦想的人在这些好消息的刺激下,开启了自己的辉煌的事业,其中便有几个萧明乾耳熟能详的名子:颜思齐,郑芝龙,刘香等等。
这些人在新时代的大潮当中,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开始了自己及自己家族的辉煌的起点。
同时,虽然有些人对新币持抗拒态度,但是有远大眼光的不仅仅是谢宏父子,虽然被谢宏父子抢先了一步,但是在谢家大张旗鼓的表示支持军政府的新币改革的时候,他们全部都反应了过来,一边懊恼自己为什么会犹豫,一边纷纷宣布支持新币改革,将自家闲置的金银交个军政府用作新币制造。
“李公,林老英雄,这次你们可是慢了被谢家给抢先了一步”萧明乾在接见李旦和林凤的时候,笑着打趣道。
“呵呵我们对新币改革的支持,督军大人是知道的。不像这谢家这么滑头,借这个机会将谢家送上了军政府优待的名单上。”李旦笑着说道。
这些年的养尊处优,使得李旦整个人看起来容光焕发,比之六年前要精神了太多。李旦常对人说,在遇到了督军大人之后,他李旦的寿命至少延长了十年。虽然是李旦的一句玩笑话,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李旦这几年来过得有多舒心。
发展 三百二十五章银行的股份组成和寻找橡胶三百二十五章银行的股份组成和寻找橡胶“李老哥说的对,在督军大人决议要发行新币的时候,其实我们两家和那十五家海商其实就已经决定全力支持了,只是没有像这谢家一般,大张旗鼓的说出来而已。”林凤在旁边赞同的说道。
虽然李旦和林凤这么说,但其实心中还是有些懊恼的。抓住这个机遇,对家中来说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呵呵大家的心意我当然明白,正是大家这些年来不遗余力的支持,才有了台湾的现在,我和军政府不会忘记的。不过,这谢家也还不错,虽然去年犯了点错误,但是在这个时候能够战出来,对新币的发行有着很大的好处,也算是不错了。既然有功,当然得奖,军政府理应在合法的前提下给予谢家一定的支持。”
萧明乾的一句话,把谢家提升到了同十五家海商同等的地位,彻底的从南部海商当中脱颖而出了。这样的好处,让谢家上下是欣喜若狂。
“不说这些了,李公,林老英雄关于接纳你们入股四大银行的事情,我考虑了一下,同意你们入股台湾银行,凤山银行和吕宋银行。而且不仅仅是你们,所有经过评估,有那个实力的人都可以入股这三大银行。不过中央银行不行,我对中央银行的定位是一个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对我们内部的金融进行管理,他不接受任何私人入股,即使是我也不会入股中央银行。”
这次李旦和林凤来找萧明乾,其主要目的其实是想入股四大银行。因为萧明乾在上次提到筹备四大银行的时候,没有提出是否接受私人入股,所以李旦在同林凤接洽以后,便联袂前来咨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