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台湾的商品外卖,更有南洋的各种原材料的引入,同样刺『激』着台湾商业的发展。
由于台湾半锁国的政策,使得台湾大部分的原材料都是通过台湾的那些本地大商人输入的。所以,在南洋的商业环境安全下来之后,南洋的各种原材料,包括吕宋岛上新近开采的铜矿石和煤炭,荷兰人控制之下的香料群岛的各种香料,木材以及各种特殊用途的矿石等等,甚至在安南都有台湾商人贩运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的身影。
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大明的身影,只不过因为大明局势的变动,使得萧明乾下令降低了台湾商人在大明的活跃度。所以,台湾同大明的贸易额比之去年降低了9,不然商业的产值增长幅度会更大。
可以这么说,台湾商人在这一年,利用台湾的工业产品的强大力量,征服了整个远东地区,连同欧洲的局势都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不过这些不是台湾现在需要关心的,所有也不多赘述了。
第…要说的是,台湾的农业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台湾岛上的可开发土地基本上已经被开发完毕了,按理说不应该有多大的发展余地了。事实上恰恰相反,因为掌握了吕宋岛,在取得了萧明乾的同意后,军政fu稍微的增加了种植经济植物的土地的比例。
这一年来,台湾的甘蔗种植量增加了80,其他的如『药』材,蚕桑的种植也大幅增加。同时有些地方在当地政fu的指导下,增加了饲料用作物的种植,使得台湾的『肉』类供应比之去年增加了61。
虽然粮食用地的比例降低了,但是台湾今年的粮食产量却并没有降低,反而因为单产的增加而有了一些提升,虽然幅度不是很大。
所有的这些,使得台湾岛上的农业产值增长了18。再加上物价的回升,农户的收入有了大幅增长。
当然这只是台湾岛上的情况,如果在加上吕宋岛,这一年台湾农业的增长幅度甚至超过了工商业。不过,吕宋岛上很多地方刚刚开发,再加上很多都是种植当年看不到成果的经济作物,所以想要知道到底有多大的成就还得等上一两年。
发展 三百八十一章初步进入疯狂发展军备阶段的台湾三百八十一章初步进入疯狂发展军备阶段的台湾(第一更)
当然,成长幅度最大的并不是以上的这些,而是萧明乾刚刚建立起来的金融体系。
萧明乾建立的这个金融体系虽然漏『洞』很多,而且非常的流氓。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台湾来说非常的有利。
一来,新币的发行初步规范了台湾的金融秩序。相比于原先的那种银锭,新币以其便利『性』,标准『性』,深受台湾内部百姓的喜爱。发行一年来,彻底的取代了银锭,成为了市场上唯一流通的货币。
现在你要是拿着银锭在台湾买东西,即使你那银锭的成『色』比之银币要高也不会有人愿意用。一来收了以后,到了银行,还换不到相应数量的银币,二来也不便辨识。所以现在在台湾已经没有人使用银锭了。
当然,台湾人喜欢并不代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喜欢。事实上,他们对台湾的这种抢劫式的金融体系是深恶痛绝。
为了同台湾进行『交』易,他们必须将手中的金银到三大商业银行换取台湾的新币。如此一来,他们便会被台湾盘剥两成的贵金属。这不是抢劫是什么。不过能怎样呢?难道不同台湾做生意?别傻了,有钱不赚是『棒』槌。
仅此一项,台湾在这一年里,仅兑换金银这一项便收入了八百三十多万两白银。这比发动一场战争的收入还要多上一倍。如此疯狂的抢钱行为,使得那些参股银行的家族是欣喜若狂,而那些因为害怕钱被萧明乾或是军政fu吞了而没有参股的家族是捶『胸』顿足啊。
而明白这里面的联系的人,也能够从这个收入当中,大致看出台湾对外的贸易额是多么的庞大。八百三十多万两白银的收入,也就是说外来的白银数量高达四千多万两,扣除那些掌握在非台湾商人手中的新币,台湾输出的商品价值没有四千万两,也相差不多。
当然输出的商品价值四千万两,并不是说台湾就赚了四千多万两,毕竟台湾还得从其他国家和地区买进大量的商品呢。不过台湾商人用的是新币,这些新币通过商人之手流入了大明,日本,南洋,甚至是万里之外的欧洲,这里面涉及的利益,大了去了。
当然,正如萧明乾所说,这是建立在自身拥有强势的经济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现象,如果你没有那么多独一无二的商品,谁理你。只有你拥有了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商品,商人们才会通过将台湾的抢劫行为转嫁到最终客户身上这种方式来忍受你的这种抢劫式的金融体系。
不过这些,萧明乾管不了。他只知道,通过这种方式,他成功的找到了解决台湾银荒的办法,给台湾经济的高速发展注入了一注强心剂。或许以后会改变这种政策,将抢劫变得更加隐蔽,但绝不是现在。
总的来说,这一年是台湾这些年来发展速度最为凶猛的一年,更因为吕宋的存在,这种凶猛的发展并没有带来太过显著的负面效应。正是明白了这一点,军政fu上下,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南洋的其他地方,即使是唐洪生也无法抵御这种『诱』『惑』,更不用说是其他有着巨大商业利益的人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