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起明末_苏北小白领【完结】(552)

  不过,这不是他能够担心的,事实上,虽然台湾将这些武器给流了出去,但是却从来都没有发生一次造反。虽然民间有拿着火枪杀人的,但是算起来,比之大明,这种个人的犯罪行为反而更少。或许是因为台湾的律法太过严苛了吧沈有容只能找出这么个理由来说服自己。

  台湾的律法是严苛,特别是对杀人这一方面,犯了就必死无疑。不过这根本不是在武器在民间泛滥,而犯罪率并不高的原因。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百姓生活的富庶稳定,谁会舍得放弃好日子不过而找死啊当然这只是针对台湾公民的,包括那些归化的土著。对那些对台湾敌视的土著,台湾根本没将其当成人,发放给百姓刀箭枪支,就是为了让他们在垦殖的时候,能够保护自己。因此,每年死在台湾公民手中的土著数以十万计。

  领土的广大,在游历过程中,沈有容是深有体会。而军事的强盛,沈有容更是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军人,他对军队的理解是深入骨髓的。

  数十年的南征北战,沈有容对大明甚至是大明以往的那些周边国家的军事实力是了如指掌。

  但是在亲眼见识了一次海战和一次陆战之后,他为那些正在同台湾交战和即将同台湾交战的国家感到悲哀。

  在沈有容出了马六甲,跟随商船队前往印度,也就是以前所说的那个天竺的时候,亲眼目睹了两艘台湾的一千八百吨的战舰,将八艘孙新海盗集团的战舰给送进了大海深处。

  那隔着六七里远便能够做到大命中率的火炮,让沈有容觉得,如果这两艘战舰出现在大明水师面前,即使有千艘战舰,大明水师也没有胜算。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沈有容是终生难忘。

  这还只是两艘战舰,据台湾公布出来的数据,台湾拥有近四百艘战舰,其中有多少这种等级的战舰,沈有容不知道。但哪怕有只有十分之一,台湾也能够征服任何沿海的国家。

  而陆战,沈有容同样是在印度看到的。台湾没有占领印度的打算,但是为了商业利益,台湾和那些西洋国家一样,在印度建立了六个商业据点。在这些商业据点,台湾没有进行移民,只派驻了一个守备师,每个商业据点也就是三千人左右,其他的都是雇佣当地人去办。

  就是这样的商业据点,在沈有容到底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印度当地王公组织的三万人围攻一个商业据点的事件。

  三万人对三千人,而且还不是台湾最精锐的野战师,愣是在一个小时内,结束了这场一边倒的战争。印度王公那边,留下了一万一千多具尸体仓惶逃离了那个商业据点的控制范围,而台湾这边竟然只有四个人被流矢集中要害而死。

  这样的结果让沈有容看得心中凉透了。虽然经过询问,他们之所以不追击那些印度人,就是因为曾经有一个一千人的部队在没有城市的依托下被印度人以绝对的优势兵力给围攻而全军覆没,所以不敢贸然追击。

  但是这只是一千人而已,大明的百万兵力能够将台湾的十万精锐给围攻歼灭吗?这根本不可能发展 四百三十九章儒生的绝望收费章节(12点)

  四百三十九章儒生的绝望(第二更)

  沈有容不知道台湾军队的详细数量,但是根据台湾平时的报道,也能够大概估算出来,台湾的兵力绝对不低于五十万。

  五十万那可是五十万,不管是野战师还是守备师,都能够以一当十的对付除台湾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即使因为要防守庞大的疆域,台湾也能够拿出二十万来覆灭任何一个国家。

  这段时间,台湾内部对大明的报道是猛然增大了,连把大明是报道个底透。从大明的建立到大明历代皇帝大臣的事迹,各大事件的剖析,甚至是各个时期的百姓的生活水准都报道得是无比详实。

  根据以往的事实,不难发现,台湾一旦对某个国家和地区的报道力度加大了,那也就表明,台湾即将对那个国家和地区动手了。这种毫不掩饰的战争动员,让沈有容看到了台湾逐鹿中原的决心和自信。

  他们已经不在乎大明知道自己要对付大明了,他们更有那种取得最后的胜利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不仅仅是台湾高层才有的,台湾的民间的自信更加的强烈。

  台湾的百姓都是些什么人?他们都是在大明差点被饿死冻死的人,在他们心中对大明没有一丁点的眷念,甚至在台湾刚刚完成对南洋的统治之后,台湾的民间便传出了一股希望台湾尽快入主中原的声音。

  如果不是萧明乾和军政府始终压着,那种沸腾的民意,早就将战火给点燃了。但是现在很显然,台湾已经不再压制这种民意了,甚至有进行引导的迹象。一旦开战,数十万的精锐士兵涌入大明,大明将会在极短时间内被彻底埋葬。

  当然这只是沈有容的想法,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从纯军事角度得出这种结论的。事实上,对大明的战争,台湾高层并没有这么乐观。

  游历过程中,沈有容看到了无数次台湾军队的强大表现,同时也看到了台湾国力的强盛。

  沈有容敢说,从古至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如此强盛的国家。一个朝代,能够让大部分的老百姓填饱肚子,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盛世了,即使是汉唐的鼎盛时期也是如此。

  别看历史记载文景之治时期,大汉的国库是多么的充盈,民间是多么的歌舞升平。但事实上,每年饿死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有不小的一部分的百姓,只能勉强维持个半饱。每天的饭食只有两顿,而且还多是野菜糙饭。但就是这样,已经被史书大书特书的繁华盛世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