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能使用什么奇计,不然就得拿出好几万人来填。而这正是后金所不能接受的。更何况这段时间,马江龙这边依然嚣张非常,给后方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大汗,我想那城中的三万精壮就是那支传说中的军队了当初李永芳之败,很有可能就是张相铭看出了我们的布置,所以以身为饵,在外围布置了数万人而已。至于那些描述那支军队如何精锐的话,应该是张相铭故意放出来的。”
接到前线的战报之后,整个后金高层是哗然一片,他们没有想到义勇军治下的普通老百姓竟然有这样的战力。而范文程更是以为这些人就是当初造成李永芳大败的就是眼前的这些人。
“可能吧不过可恨的是阿敏竟然始终不愿全力攻城”皇太极脸色难看的说道。
这次的算计算是完全失败了,除非他皇太极敢将自己的嫡系拿出来消耗,不然这次已经算是彻底的进入了死局。而且代善传来消息,毛文龙开始调整东江镇的兵力部署,看样子似乎有要将在镇江前的莽古尔泰的两万人给吃掉。
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太极不得不宣布撤兵,结束了这场持续时间长达二十多天的进攻义勇军的行动。阿敏的自保使得整个行动很是虎头蛇尾,但是这场激战的影响极大。
阿敏彻底的认清了皇太极的险恶用心,在马天波的建议下,一切行动都以保存自己的实力为第一要务。而义勇军也因这一战彻底的成为了继东江镇之后,第二个对后金有着巨大牵制力的势力。虽然因为兵力的原因,使得他们还没到达东江镇的那种程度,但是也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个势力。
最大的影响则是让毛文龙看到,只要自己和义勇军始终亲密合作,完全有实力同后金进行抗衡。这一发现,使得他对袁崇焕的那一套和谈的方案是更加不屑一顾了。
在战事结束之后,毛文龙当即写了一份奏折,极力劝说崇祯皇帝,招安义勇军等义军组织。然后通过东西夹击,给后金以持续不断的打击,以消耗其国力,最终歼灭后金。
接到毛文龙的奏折,崇祯皇帝有些意动,但是以钱龙锡等人为首的文官系统始终反对毛文龙的这个策略,坚决支持袁崇焕。他们这些人并不是看不到毛文龙之策的可行性,只是他们已经习惯于站队,习惯于替文官说话,即使那个文官的所作所为对国家来说是个灾难,他们也在所不惜。
其后钱龙锡紧急命人向袁崇焕示警,让其速速决断。接到钱龙锡等人的示警,袁崇焕彻底的失去了耐心,开始谋划计杀毛文龙。
发展 四百五十二章毛文龙死后,各方的准备收费章节(16点)
四百五十二章毛文龙死后,各方的准备(第三更)
毛文龙死了这么个纵横敌后十数年,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非常没有价值的死在了袁崇焕的手中。其过程简单的让很多人不敢置信,更让很多人为毛文龙感到不值。
虽然因为台湾的出现,他的人生轨迹当中没有了丁卯之役,但是他的光芒还是无法掩饰。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却因为反对同后金议和而被袁崇焕按上对他袁崇焕不敬和通敌这两个荒唐到了极点的罪名杀了。
他袁崇焕算老几,毛文龙同他互不统属,毛文龙为何要对他恭敬。至于通敌,那更是笑话。如果毛文龙这个坚决的反对同后金议和的人通敌,那他袁崇焕为了能够和后金议和而三番五次的对自己人下手的人算什么。
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件事情,绝对是大明对后金的最为严重的战略失误。没有了毛文龙,后金将能够抽调出更多的力量来同大明作战。仅此一点,他袁崇焕就可以和秦桧等列。
可惜不知是怎么回事,他竟然在史书上被描述成为了一个忠臣,一个辽东顶梁柱的人物。或许是因为明朝的文人阶层已经彻底的畸形了吧,他们用他们的笔将同为文人的袁崇焕的形象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或许是因为后来的大清占据了中原,不想让汉人继续抵抗,将他的所作所为给全部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
但是只要是个明白人,就能够从历史的记载当中看出那被人刻意掩饰的黑暗面。他唯一能够让人称道的只有他的大胆和因为大胆而做出的几件事情。当然这里面还可以加上他在辽东期间在民政上面的作为。
而后世很多人陈赞袁崇焕,着眼点也是这几点。但是这些能够掩饰他这次的愚蠢吗?
毛文龙的死,最为高兴的除了皇太极之外,就数身在台湾的萧明乾了。倒不是说萧明乾同皇太极一般厌恶仇恨毛文龙,事实上萧明乾非常的敬佩毛文龙。如果毛文龙能够投向萧明乾的话,萧明乾会对他予以绝对的重用。
但是这只是如果,毛文龙对大明太过忠心了,以至于袁崇焕以皇帝的名义矫诏杀他,他都没有丝毫犹豫的引颈就戮。这样的人,萧明乾自问自己没有可能劝服他投向台湾。
而萧明乾要进入辽东,就不可能无视东江镇。这种情况之下,毛文龙死在袁崇焕的手中,让萧明乾着实松了口气。
在接到毛文龙被杀的情报之后,二话没说,萧明乾便赶往军政府,召集所有的军政府高层和部分军中高层,讨论出兵辽东的最后的事务。
“督军大人,你是说从现在开始,进入出兵辽东的倒计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