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是哀伤一片,而南京则是欢腾不已。
五年的发展,已经让大多数人忘记了大明朝,彻底的接受了中华帝国。
同时新式的教育方式也让人们的国家认同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个时候,中华帝国即将迁都南京的消息,让整个南京的百姓是兴奋不已。以至于一段时间内,兴起了一股想要入住南京的风潮。
但是帝国政fu迅速的阻止了这股风潮,宣布南京即将进入大规模的改建,在十年内禁止搬入。
南京城里的原有百姓,也被要求配合帝国的城市改建计划,进行临时性的搬迁。等到改造完毕之后,将会让他们重新搬回来。当然在这十年的搬迁过程中,他们会得到极其丰厚的补偿。
只是临时性的搬迁,回来之后,将会得到三倍于原来的住房面积的住房,更有优厚的补偿,傻子才不答应。
毕竟虽然中华帝国宣传公民的财产不可侵犯,如果有人赖着不搬,理论上说帝国政fu也拿他没办法。但是不要忘了,南京纳入中华帝国的统治只不过五年时间,百姓们还没有那么强的个人权利意识。
自古民不与官斗,而且还是皇帝和整个中华帝国政fu。所以所有的百姓都在得到了优厚的补偿之后,搬入了特地在南京城东侧建立的临时安置中心。
说是临时安置点,但是一开始就是以南京城的一部分进行建设的,所以其规划也非常的好。
所有分配到百姓手中的房子都是三层小楼,交通,商业,教育,工厂分布等等是一应俱全。
所以所有搬入其中的百姓都说,这哪是临时安置啊,根本就是让他们来这享受五年来的。
不管如何,迁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谁也无可奈何,不管是失落的台北百姓,还是那些有望成为都城但是却没能如愿的城市的百姓,都最终接受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到了三月份的时候,另一个重大的消息再次传遍天下。中华帝国的政fu总长,已经六十八岁高龄的唐洪生,以自己年岁过高为由向皇帝提出辞去总长一职的请求。
而皇帝也接受了唐洪生的辞职请求,并且顺势而为,宣布中华帝国的政fu总长一职从此以后,将最多任职十年,十年后将必须离职。
这一消息让整个中华帝国的为之震撼不已。
在以往,只有失势的官员才会被皇帝免职,特别是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职位的官员,没有特别原因的话,将会一直做到死,就像大唐时的杜如晦。
现在唐洪生在并未失势的情况下,竟然自己请辞,而且皇帝还定下了这样一个规矩,让很多人都感到不解。
其实萧明乾刚开始是想规定为两届,每届五年的。但是在建立中华帝国的时候,萧明乾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掌握整个中华帝国的权利,并没有引入议会制度,民主制度也非常的落后,更不用提政党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萧明乾也是一个独裁者。
所以最终只能硬性的规定十年的任期时限,不过在总长人选选择上,萧明乾并没有将其纳入皇帝的权力当中。而是由前任总长和各部总长一起提名三到四人。
然后让其在皇帝和全体政fu部级官员面前进行竞争的方式来选取政fu总长。总的来说,还算是一种集中制的民主吧,至少比以往要好上一些。
唐洪生离职之后,新的政fu总长经过新的竞选方式,被接替吴运东担任外交部总长郁宇轩夺得。
而郁宇轩上任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联合参谋部,制定了一份大规模的扩军计划。按照这份计划帝国将在三年内将陆军扩充到两百五十万人,海军人数也将扩充到五十万人,五年建造八十艘以上的蒸汽铁甲舰交付使用。
加大移民宣传力度,颁布新的土地使用权优惠政策,鼓励中原百姓向澳洲迁移,加大对澳洲大陆的投资力度,全面取消对南洋地区,澳洲大陆的工业限制,以达到全面掌控南洋众岛和澳洲大陆的目的。
外交方面,中华帝国将以更加强硬的姿态出现在世界各国面前。加大中华帝国在印度洋沿岸的军事力量,进军缅甸寻求更近的印度洋出海口。
加强对中东地区军事力量,压服伊朗人,驱逐奥斯曼帝国在中东地区的力量。
另外中华帝国将在五年内组织一支太平洋远洋舰队,开始探索北美大陆。在北美大陆夺取最大的利益。
最后一点就是,以日本同大明签订攻守同盟条约为由正式向日本宣战。
……
最新章节 五百三十八章四方之战
五百三十八章四方之战
新的政府总长刚一上台,中华帝国的政策便出现了巨大的转变。由积累国力转变为积极的对外扩张。
其实,在灭亡了大明之后的五年内,中华帝国同周边国家的战争并没有停止,只不过是规模小了点,扩张的步伐不是那么大罢了。
要知道,同中华帝国接壤的国家实在是太多了。
西北边,中华帝国的大军在占领了甘肃之后,便同西域的那些个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虽然那里在汉唐时期曾经归于中央王朝的统治,但是在明朝的时候,那里是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国家东察合台汗国,也就是吐鲁番国。
中华帝国的大军在追赶部分农民军的时候,便在甘肃西北部酒泉附近同其军队遭遇过。一场大战下来,中华帝国这边没死一人,而对方则在丢下了三千多具尸体之后狼狈而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