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长扭头看了看双手环胸沉默不语的海军中将,王海蒂伸手微微压了压军帽,枪炮长会意,按下射击电钮,打响了朴茨茅斯海战的第一炮。
凄厉的蜂鸣器响彻甲板,耳朵里放着耳塞的瞭望员小心翼翼的将脑袋探出瞭望塔装甲堡,望着舰艏那两门背负式的安东和布鲁诺炮塔。
开火了,巨大的炮口猛地爆出两团火焰。浓烟顿时笼罩在炮塔后方的甲板上。标准排水量三万吨的战巡舰体微微颤动并且向右横移,舰身在右舷侧拍出层叠的细碎的波纹。
“16时38分,吕佐夫对爱尔兰,第一轮全炮塔左半炮射击!”
目睹这个星球上最壮丽最令人血脉喷张一幕的瞭望员收回脑袋,背靠着拥有装甲防护的护栏。掏出钢笔在瞭望塔日志上记录。
“16时40分,吕佐夫对爱尔兰,第一轮炮击,四枚穿甲弹,左舷远弹!”
摩擦空气的呼啸声刚消失,巨大的爆炸声接续而来。四枚穿甲弹溅落在爱尔兰号战列舰左舷大约150米外,成吨重的海水被轰上天空,又狠狠砸在海面上。
半蹲在瞭望塔一侧,抓着话筒的哈里森显然被六百公斤级穿甲弹巨大的破坏力惊吓到了。年轻人捂着嘴,望着掺杂了硝烟的水柱,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罗宾逊没有时间安慰可怜的新人,他熟练的操控瞭望塔装备的方位盘,测量吕佐夫号的方位角。
“哈里森,这他妈的是战争!”方位盘延伸的基线对上15公里之外的吕佐夫号。罗宾逊飞快的念出了刻盘上的数字:“别愣着了,快向火控塔报告,吕佐夫号方位97!”
得益于外销舰身份,英国主力舰普遍装备的半自动化德雷尔火控系统和自动化程度更高的伦坡火控系统在爱尔兰号火控指挥塔全无踪迹。缺乏弹道计算机的辅助,负责操纵射击盘的炮术参谋就好像海军部绰号“阿瑟王”的那个暴君,焦头烂额的支使他的下属。
“瞭望塔?”
“方位97!”
“观测塔?”
“距离16700码!”
“舰底测程舱?”
“航速25节!风向西南,风力一级!”
炮术参谋将各项测距值人工输入距离平均仪,求得平均测距值后再将平均距离连同舰体摇晃、风向等数据输入射击盘,经历复杂的运算后求出最终的射击诸元。
射击诸元被反馈至爱尔兰号每一座主炮塔,液压驱动的英寸主炮塔在操作手的驱使下微微修正方位与俯仰角。
“A炮塔准备完毕!”
“B炮塔准备完毕!”
“P炮塔准备完毕!”
“X炮塔准备完毕!”
“Y炮塔准备完毕!”
射击指挥台上,一盏盏象征着可以发射的指示灯依次亮了起来,这时,一枚350毫米穿甲弹在距离爱尔兰号左舷25米处爆炸。
爆炸裹挟起的水柱微微摇晃战列舰舰身,炮弹破片爬上爱尔兰号由单薄的造船钢构成的上层建筑,发出凄厉的摩擦声。
“16时40分,吕佐夫对爱尔兰,第三轮炮击,一枚左舷近失弹!”
火控塔内回荡着观测塔罗宾逊上士气急败坏的声音,于是爱尔兰号的炮击动作因为这枚近失弹小小的停顿了一下。炮长和炮手们仔细检查炮塔服役状态后将完好无损的消息反馈至火控塔,枪炮长按下射击按钮。
回荡在炮塔内的电铃声就好像战斗号角,伴着炮长的嘶吼声,第一枚英寸被帽穿甲弹出膛。
第九章华丽的结局,崩坏的新章(四)
朴茨茅斯海战并没有按照亨利上校的脚本鸣锣开演。
大英帝国外销舰与德意志本土青训精品激战正酣,自顾不暇的亨利上校显然没有预料到跟在爱尔兰号身后的六艘战列舰表现会如此不堪。
庄严和威尔士王子对德弗林格尔,威严号、海洋对塞德利茨,仇怨、不惧对毛奇,一艘作为火力指挥舰,通过舰桥上的射击钟协调火力以便发挥数量优势协同攻击,这是前无畏舰时代惯用的战术,但奈何老爷舰们舰龄各不相同,服役状态更是有云泥之别,结果是新锐舰爱尔兰号一马当先,庄严号与威尔士王子号结成另一个阵营,与爱尔兰号保持两千码距离,而威严号、海洋号、仇怨号战列舰形成拖后的第三阵型,与第二阵型保持惊人的三千码的距离,锅炉强行运转的不惧号战列舰动力系统似乎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于是这艘于1901年服役的老爷舰只能孤零零的落在最后,苦苦追赶战列线。
当瞭望员将闹剧报告给亨利上校,指挥官终于意识到保持战列线阵型的完整已经殊为不易,苛求动辄相距一千多码的友舰之间能够协同攻击则是天方夜谭。
亨利上校只好再度调整火力通道,庄严号与威尔士王子号战列舰同属于伦敦级战列舰,相近的服役状态使得这两艘老式战列舰之间能够建立某种默契,所以对抗德弗林格尔号这光荣任务它们责无旁贷。
威严号战列舰的处境有些尴尬。1895年下水的老舰由于航速过于缓慢,严重干扰了后续的两艘老人星级战列舰,不过好处是威严号、海洋号、仇怨号三艘战列舰彼此距离相对较近的,于是塞德利茨号成为三艘老爷舰的目标。
落在最后的不惧号战列舰别无选择,仅能以11节航速航行的不惧号战战兢兢的行驶在战列线末梢。它的对手是海上传奇“不沉之舰”毛奇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