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也有少数狡猾而凶狠的圣瓦尔尼士兵,不看前方,仅凭着直觉就将猛虎军团的骑兵挑落下马,但绝大多地方,第一层步兵抵御线都被冲垮了,不是在剑锋下溅血,就是在铁蹄下呻吟。
凭着冲力与惯性,第二排士兵们刚欲举矛相向,骑兵已经到面前。长兵刃最怕近战,猛虎军团战士们跟随孔狄早已演熟了招式,他们微运腕,改刺挑为劈砍,让重剑再次饱饮鲜血。方阵的第二层也如筛般被捅得千疮百孔。
到第三排时,孔狄的冲锋骑队才算开始遇到了阻力,不过这阻力并不很大。
不要小看步兵这个抬枪顶刺动作,在这种场合之下,要规范做出合乎标准的战术动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步兵身体微蹲,长矛呈同一角挺出,矛柄一端斜顶地面,缓解骑兵的巨大冲力。
这个战术动作的关键在于刺马不刺人,当整排步兵整齐规范地同一时间,同一角度地挺刺,才是真正的长枪如林,对冲锋的骑兵队构成颇大的杀伤力。
不过在这种场合下,当如狼似虎的敌骑,带着染血的长剑凶神恶煞般冲上来的时候,能够在匆促间一下将长矛摆至正确位置的人,少之又少。
人总是过分注意看上去很恐怖的事物,骑兵血淋淋的刀剑似乎比奔腾的战马威胁大的多,士兵们总是不自觉地将长矛摆得太高,对人不对马。只有少数经历过真正苦战的老兵,方知内里玄,临危不乱,做得符合标准。
这个问题甚至不是一般训练可以解决的,也许在操练的时候已经非常熟练,可到了这种浴血相搏的场合,心理的失态仍然会导致动作的变形。
丹西对于这道技术难题,采用的是两种解决方式。一是常年的征伐,让士兵在实践中学会作战技巧。二是大量的仿真训练。
作为猛虎军团的军事训练,绝不是走走队列,让人舞刀弄枪,看上去一团锦簇,颇为漂亮,战士们也累得大汗淋漓,似乎收获不小。
从角斗学院里走出来的他,又获得秦的教育方法的真传,深知实战技巧远比花样动作要有益得多。在练熟了基本动作之后,猛虎军团马上就是大量的仿真演练,各大队、各兵种之间相互拿着绑缚着棉花团的棍棒进行对冲,搏击,胜负结果都由文记录在案,如联赛般定期汇总计算各大队、纵队的训练成绩,作为奖惩、晋升的重要依据。
丹西自己也多次组织数万人规模的演习,亲自检验各大队、纵队的实际战斗水准。可以说,在巨木堡练兵期间,艰辛的汗水,有创造性的训练方式,才培育出猛虎军团强大的战斗力。
鲁道夫下的步兵并不缺乏训练,但真正经历过艰苦血战的老兵并不太多。同时,依照陈旧的军典操练,也难以达到猛虎军团那种战斗力水准。
孔狄和下战士的冲刺速度极快,第三排步兵队列没有想到对方竟然可毫无阻滞就冲到了自己前面,虽然他们有极短的抬枪时间,也能动作熟练地进行挺刺,大多数人仍然下意识地抬矛过高,变成了对人的刺挑。
孔狄和下战士们多次与素称猛虎军团“军中磐石”的重步兵们在训练场上交,自然知道如何应对,上的战术微动作也进行十分纯熟。防护充足的猛虎军团骑兵们,并不惧怕这些高挑的长矛,他们重剑横拨,就毫无阻碍地从对方身上一践而过,让战马去踏倒撞翻敌人,使马蹄也尝尝血的滋味。
也有少数人被对方刺中,但矛头仅擦着铠甲的弧面一滑而过,圣瓦尔尼人欲收枪再刺时,马蹄与剑锋已经临头而下。当然也有人被悍勇的圣瓦尔尼老兵用长矛挑得马翻人滚,但这只是屈指可数的极少数。
就这样,孔狄凭着对突击时的精准把握,只能凭着下将士规范完美的战术基本功,以非常轻微的损失连穿鲁道夫第一步兵方阵三层防线,直透入万人方阵的云深处。
连贯三层,虽然战马的冲力不可避免地变弱,但猛虎军团战士们的斗志如虹,孔狄也显然达到了突阵的第一步目标,楔入敌阵,引起混乱。
被人像串羊肉串一样势如破竹地连贯三层,对圣瓦尔尼士兵士气的打击颇大。看着前面的战友如砍瓜切菜般被对杀得血肉横飞,也引起身后人的恐惧与骚动,虽然表面上的阵形没有出现漏洞,但各处小混乱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由于人数少于对,孔狄正需要抓住这个时实施突阵的第二个步骤。
与恍如磐石般坚固的猛虎军团重步兵多次交锋,猛虎军团的骑兵自然也必须有自己的绝活。
士兵与将领心意相通,自然也知道抓住战。除了一部分迎着敌人正面劈砍外,针对对因混乱的小空隙,猛虎军团骑兵产生出无数个三五成群的战斗小组。这些小组并无一定的规格标准,人数也各异,都是战士们根据各自特长自行组合而成,配合极为熟练。这是专门用于一旦与步兵形成僵持不下的混战局面时,进行穿梭渗透的战术。
步兵一旦被打散了阵形,面临的就只能是任人宰割的局面。孔狄和下战士深知这条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公理。
在圣瓦尔尼方阵的各细小的觑隙处,这些战斗小组如尖刺一般扎入,如食人蚁一般噬咬,将已有的伤口咬深咬大,身后的战友则如水银泻地般从这些不断扩大的伤口处渗入,支援战友、绕击敌军,或者进行更深入的突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