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这个小部落的不是猛虎军团,而是一伙蒂奇斯人,带头者的面貌,从小孩的描述分析,十有七八可能就是脱里花。
今天早上,四百多个蒂奇斯生番遇到了这个部落。这伙逃兵只有十几匹马,个个衣衫褴褛,风尘仆仆。他们说是前线战败逃出来,用草原联盟共同对付猛虎军团的大义名分,以只进来喝点水为借口闯了进来。
然后,这伙人不由分说,就动抢马,族人反抗却遭到他们无情的屠戮。蒂奇斯蛮显然属于比较凶狠的一伙,他们烧杀掳掠一番后,就骑着抢来的战马,牵着少数畜群狂奔离去……
听完哈莫的讲述,西格尔痛苦地抱着头,蹲在地上,望着脚下的血迹和蹄印,默然无语。
原来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可面对眼前的景象,隐忧正在变成现实,西格尔也开始渐渐察觉丹西和贝叶布置的军事行动背后那可怕的居心……
猛虎军团扫荡式的大幅面追击,正在给大草原,尤其是主要游牧于草原南部的胡狼各部落,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贝叶对草原的情况极其熟悉,他命令进入大草原深处的猛虎军团所有将士,不仅要追杀步行逃跑的蛮族兵民,凡遭遇牧民部落,不管哪个民族,无论是否与本军交战,也要一律加以消灭,能带走的俘虏财货就掳走,不能携带的一律杀死、烧毁。
贝叶之所以下达如此残忍的军令,是因为在草原上,各族间的战争都是以这种模式进行的,你若是遵循什么道德法则,吃亏的只有你自己。
这也是符合草原战争规律的作战方式。
不像农耕地区那样村落城镇密布,人口众多,一支军队没有能力,更没有必要将敌国的民众斩尽杀绝。草原上地广人稀,以部落或者家族为单位游荡放牧,一旦发生武力冲突就是整部落、整民族的灭绝性战争。
以分散的部落放牧,虽然不易捕获,但只要抓到,一个万人纵队就有能力将其彻底歼灭。
同样,按照贝叶的讲法,这些化外之民,贪而好利,人面兽心,弱则依附,强则侵凌。他们只承认实力,只尊重强者的意志,也只听得懂刀枪箭矢这一种语言。想和他们打交道,就得带着武器去,想获得尊重,就要尽力地杀戮!
追逐战总指挥官的命令得到了大力贯彻和执行。
真是一种可悲的现实。
从更深的层面而言,这是定居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所造成的现实战局。
对于定居民族而言,游牧民族不事生产,人吃牲畜而牲畜吃天地,抢来的东西再多也是只作消耗不作生产,总将耗尽,故而没有满足可言。
一旦他们的实力足够就必然向周围的定居文明抢掠,这是无法避免的历史规律。既然无意也没有能力统治草原,不能强令这些游荡的部落定居耕牧,那对付的办法就只有一个──将其彻底消灭!
为了适应特殊的作战环境和特殊的敌人,来自文明世界里的军人把自己的战斗力提升到与对相似程度的时候,也把自己的道德规范降低到原始初民的那种水平,以最野蛮最残忍的方式烧杀掳掠。
常规下的道德秩序全线崩溃,人性也完全扭曲,而这却成了这支军队勇毅顽强、所向披靡,成了军士们乐此不疲,甚至喜欢上大草原的真正原因。
几天之内,贝叶、凯鲁和威达的追击骑队就边行军边消灭了十数个小部落。这些胡狼族的牧人部落尚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在睡梦中就被铁蹄碾成泥尘。
各支步兵纵队更在肆意地干着同样的工作。只是他们不在乎行进速度,破坏性虽然没有骑队那么大,但破坏范围却更加广阔。
除此之外,很多从大荒原战败的逃亡者,在遭人追杀的同时,为了获得生存的食物,为了获得骑乘马匹以逃避追击,碰到这些游牧部落时,相互间往往也是以他们最熟悉的方式进行对话──刀兵相见。他们互相屠杀,互相抢劫,强者剥夺走弱者的一切。
整个南部草原,都开始变成为一个大沙场,一个极其混乱、敌我难分的屠宰场!
当然,绝大多数在草原南部游牧的部落,发现不妙时,还是借助飞奔的马儿,得以抛下畜群财货,从这个可怕的地带逃了出来。有些部落仅有男丁逃离,多数部落则是整族脱险。
不过,无论如何,对于他们来说,重大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命是暂时保住了,但畜群等生存资源却不见了,冬季降至,到哪里觅食?
很简单,那就是去掳掠别人,否则无法生存。
猛虎军团以万人纵队为单位进行幅面扫荡,这些正规军人数众多,组织严密,秩序井然,每支部队有既定的行进方向和行进路线。南部各部落的人口大致在一两千、三四千,兵力在几百近千这种规模,去招惹他们,各部落的实力不够。
想玩诱敌深入的老招也不灵。贝叶有令,三支骑队可以与敌方骑兵交外,步兵追击纵队发现逃逸的蛮骑不许乱追,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既定路线和既定范围内的步行蛮族部众杀掉、俘虏,把所有的财物畜群抢占、掳掠。
散落各处的小部落打不过组织严密的猛虎追兵。那些从大荒原上逃回来的各族战败军民,散乱无序,人群或多或少,倒是可以打。但除了掳些奴隶外,这些人身上却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解决不了肚皮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