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是真的废寝忘食,还是嫌我的艺差,连饭都不吃了?!”
丹西正自浮想联翩,替孩们长远算计的时候,美芙洛娃抱着丹虎、丹豹走进了要会议室。
“遵娘娘懿旨,马上吃饭!”丹西伸接过两个小家伙,顺便看看怀表:“饭后还得跟一个异教徒絮叨絮叨。”
“谢领主大人赏脸,圣诞节放下架,百忙之中还要抽空回家聚餐哩!”
夫妻俩笑着斗嘴,走出了市政厅。
城内各条大道小巷的积雪早已被市民们打扫干净,只是屋顶依然带着一个白帽,道旁的树木挂着琼枝玉叶,一眼望去,赏心悦目,吸口冷气,神清气爽。
一家人没有乘坐马车,而是步行回家。丹西将丹虎、丹豹放到肩上,伴着老婆边走边看街景。
虽则天气严寒,但在大战后的和平时期,商路恢复,又适逢节日,巨木堡的主街道上依然有很多欢庆圣诞的市民在穿梭来往。出自花商锡特里雅趣花店的圣诞树、寒冬腊梅、假花盆栽等把马道和步行便道隔离开来,街道旁的梧桐、白杨等大树上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将整个城市装点出一派喜庆繁华的气氛。
女人对于逛街向来是百看不厌的,这是她们的生命中极为宝贵的一部分,是一件必须也乐意履行的日常工作。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女人就能估摸出今年服装的流行色;赏玩几排摊贩摆陈的货物,就能了解时下最新发式和最炫的镔钗首饰。
一般而言,流行是遵照从宫廷到贵妇再到民间这种自上而下的线路,一层模仿一层,最终从一个小圈里普及到整个城市、国家。而当某种东西风靡全国的时候,为了突显自己的地位,把自己与普通老百姓区分开来,上流社会又开始做出改变,如此循环往复,构筑起丰富多彩、变幻万千的市井生活。
不过,巨木堡又有所不同。丹西常年在外征战,很少搞什么庆典活动。这里是东西南北,全大陆各地文化碰撞的交点、荟萃的舞台,来自各地商人和过客,在带来商和财富的同时,也带来各地的服饰、发式、语言、首饰、小商品、音乐、诗歌等。故而其流行方式是自下而上的爆炸式扩张,而且变化速度很快,不多时风向就可能完全改变了。
两盟半岛的浮靡、呼兰帝国的神秘、汉诺大草原的野性、东教会钦斯尼亚的庄重、闪特的刚健、塞尔的雄壮、詹鲁的灵动、中央郡本地的质朴清新等等,各路文化都在这里竞争主导权,拼抢主流地位。这种竞争形势,再加上任何时代民众天生的喜新厌旧心理,谁也不能长久地占据上风,使得巨木堡像一个万花筒一样,过不了多久就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面貌。
这里是女人和商人的战场。今天的时髦女郎,如果不紧跟潮流,也许明天就会变成一颗马铃薯。这里商无限,可要是脚慢了或者预测出现偏差,畅销货立马滞销,商品全砸里,只有等下一轮流行循环到来时才有解套的会。
美芙洛娃徜徉于人潮货海,乐在其中的时候,丹西一边肩膀扛一个小家伙,中间挤着一颗被权术政治和战争阴谋搞得昏沉沉的脑袋,在尽力想通过这段回家散步行程舒缓一下心情。
“小心点!别把孩摔着了!”
虽则丹虎丹豹非常高兴,尽管丹西武功很高,可看到孩们在丹西肩膀上摇摇晃晃的样,美芙洛娃仍不免有些紧张。
老婆这一提醒,反倒激起了丹西童心。他蹦蹦跳跳地往前小跑着走路,乐得丹虎丹豹兴奋不已,乱舞乱叫。
“疯!三个疯!”
美芙洛娃无心再逛街,只好加快脚步追在身后。
霍夫曼带着一群卫兵很知趣地跟在十几米外,既不打扰丹西的兴致,又小心地看护丹西一家,谨慎地盯视四方,预防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一路走,花了半个多小时光景,家已在眼前。
一直等着开饭的摩瓦和瓦莱娜,正缩头缩脑地立在在门边向外张望……
第二十四集第二章
摩瓦在巨木堡接受教育期间,就住在丹西的家里。对这样一位身分特殊的寄宿生,丹西亦是优待有加,亲自出任其教父,把他当作自家的小孩照料。
看到丹西进门,摩瓦和瓦莱娜都抢着来抱丹虎、丹豹。
小孩就是这样,喜欢逗更小的孩玩,因为这样令他们生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的优越感。
不一会儿,亦师亦父的安多里尔也赶来赴宴。
老人、青年、儿童,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是三代同堂,像一个大家庭那样温暖。
席间,美芙洛娃要照顾好四个唧喳嬉闹的孩。有了他们的存在,平素安静清闲的领主府平添了许多生和活力。丹西则负责给安多里尔劝酒,酒鬼老头当然也开怀畅饮。
酒确实是一种神奇的饮料,东方人更喜品茶,西方人更爱喝奶,但除了圣火教徒外,似乎没有哪个民族不嗜酒。
酒可以舒缓紧张,是一种比较普遍也比较让人乐于采用的释放渠道,有社会学家甚至将人的均饮酒量当作反映一个民族焦虑程度的衡量指标。
丹西曾以酒抗御寒疾,安多里尔一直借酒消愁,都是在酒缸里泡过的主,对这种神奇饮料均不陌生。
如今新政权刚刚度过难关又面临牵一发则动全身的重大战略选择,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故而两人表面上镇定自若,内心里实则举棋不定,焦虑难安,此刻藉着庆祝节日的由头,自然是大喝猛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