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斯道绵绵_捭阖梦【完结】(114)

  走到礼拜大堂门口,戴彰勋一抬头,只见大堂正首房檐下悬挂着一块夔龙镶边的大匾,上面镌刻这四个颜体正楷大字:“福佑一真”。字是正楷颜体,刚劲有力,颇具戴彬元之风。戴彰勋凑到近前一看,落款为“郑魁士”,这让他颇为吃惊。

  这个郑魁士??郑提督是大清朝赫赫有名的大将,威名赫赫。咸丰年间,太平天国造反队伍势如破竹,占领了南国大部省份,天朝岌岌可危。朝廷急调猛将郑魁士率部前往镇压。当时,安徽省庐州城和周围各县都已被太平天国部队攻陷。郑魁士率部打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还是没有攻下庐州城。第二年,他亲自带兵潜到城墙下面,搭起云梯,爬上城楼,一鼓作气,拿下了庐州城。郑魁士勇敢善战,得到朝廷的嘉奖,被提升为提督。咸丰六年(1856年),捻军威胁京师。郑魁士又奉旨剿灭捻军,先后辗转于安徽、河南等地。他曾在怀远被围,在突围中,郑魁士身先士卒,受伤二十多处,终于解围。咸丰皇帝颁诏嘉赏他头品顶戴,授予沙拉玛巴图鲁,也就是勇士的称号,赐黄马褂,为大清国自建国以来为数不多的勇士之一。他替朝廷收复不少失地,成为独当一面的从一品大员。郑魁士虽贵为封疆大吏,每临大阵,仍冲锋在前,以致“创伤积鲮”。官兵们都劝他到后方静养,可郑魁士裹好伤,又继续投入到血战中。直到咸丰十一年,郑魁士创伤加剧,才奏请开缺,回籍调养。同治五年(1866年),捻军再次向北进攻,震动畿辅。朝廷下旨,郑魁士再度应诏出山,协助僧格林沁赴直隶东路协剿,打败了捻军。第二年,署直隶提督。同治八年,因伤病再度复发,回到家乡直隶省宣化疗养。

  戴彰勋的父亲戴彬元豪才斐然,经常有人前来拜访。郑魁士文武具备,他在任直隶提督时,因仰慕戴彰勋的父亲戴彬元的书法,故与其交往甚密。郑魁士告老还乡后,曾到过戴彬元在京的公馆。当时,戴彰勋只有三四岁,依稀记得二人交流书法时的情景。郑提督临别时还赠给戴彰勋一块佩玉,佩玉上刻着“周密贵微”四个篆字。这句话取自于鬼谷子“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周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之相随。”的捭阖之术。意思是说,使用捭阖之术,离不开谋划。当然,这种谋划要周密,考虑要周详。行事要不露声色,才能成大事。这句名言,戴彰勋极为喜欢,成为了他人生当中的座右铭。这块佩玉,他便挂在身上,形影不离。戴彰勋在这座清真寺见到郑老提督题的字,能不感到意外么?

  那个阿訇见戴彰勋摸着腰上的一块佩玉久久凝视着那块大匾,便解释道:“这个郑将军原是直隶宣化人,是我们回族。嘉庆年间,郑将军担任我们多伦诺尔防汛千总署千总,为我们回族人办了不少好事。听我爷爷讲,郑将军高大威猛,武功甚是了得。当时,多伦诺尔尚未设立协台衙门,所以,郑将军是我们这里地位最高的武将,周围的马匪都被他剿灭了。那时,这里太平得很。郑将军在多伦诺尔驻防期间,成了家,娶了这里一位回族女子。郑将军被调到南方后,他的家依然安顿在这里。经过多年的征战后,郑将军告老还乡,曾来到多伦诺尔探亲,并为我们清真寺献上了这块大匾。现在,郑将军的部分儿孙、亲戚们仍在我们多伦诺尔经商呢。”

  原来是这么回事,戴彰勋点了点头。看来,回族还真是人才济济,而且这些回商对多伦诺尔的贡献还真是不小呢。戴彰勋心想,若是咱协台衙门的三个守备能像郑提督一般威猛就好了。

  这时,大殿上礼拜的人礼拜结束后陆续走了出来。几个认识周青山的回族人纷纷与他作揖打着招呼。

  一个身材高大的回族人上前给周青山打了一个千儿,依然用阿拉伯语问安。

  周青山用阿拉伯语回了一句之后,问道:“是四合盛商号的郑掌柜啊!你不忙了?”

  “没啥可忙的,只能按时到寺里礼拜了。”

  周青山惊诧地问:“这季节可是你们商号最忙的时候啊!你咋说没啥可忙的了?”

  郑掌柜的惨淡一笑:“都没银子了,还忙个啥?”

  说完,郑掌柜的摇摇头,走了。

  周青山说:“这个四合盛商号的郑掌柜,就是郑魁士将军的远房亲戚。”

  戴彰勋说:“郑将军的亲戚?巧了。刚才他说没银子了,什么意思啊?”

  周青山也一头雾水:“我也不太清楚。他的商号里好像没出什么大事呀!”

  …………

  第046:第十章:为生意,恶买办套牢小商户 [本章字数:4835 最新更新时间:2012-07-13 01:12:51.0]

  ----------------------------------------------------

  二、节外生枝

  天意德商号的茶叶等货物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王兰田打算收回春天赊销出去的货款。原因是这样的,王兰田与刘三银等六家山西商号在春天曾经与抓毛行、屠宰行的几个回族商号订立了契约,将价值两万五千两银子的茶叶、布匹等商品赊销给他们,并同这些回族商人约定,待他们秋天收回用这些商品换取到的牛羊,赶运到北京、张家口等地销售后,再交还货款。现在已经是深秋时节,这些回族商人们应该是早已经卖完牛羊了。等收回这笔货款好收拾收拾到张家口打点一下那里的生意,然后再折回老家。说实在的,多伦诺尔,著名的漠南商埠,滦河源头,五方杂处,又是北方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早在康熙三十年就被朝廷辟为通商要地。这里商机无限,可商人众多,生意竞争得也非常厉害。所以,聪明的王兰田等人才想到了这个变通办法。当然,这个好办法让他们赚了不少银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