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骧说:“就是嘛!戴彰勋本人师承其父,他的字比起他父亲来,有过而无不及呢!”
载沣说:“真的吗?有机会可以找他几幅字画来看看!这样的人才,你可得好好用他啊!”
“下官在这里替他谢过摄政王了。不过,他目前就有一事想求摄政王。”
醇亲王心想,我只是让一让,他倒顺杆爬起来了。好在一个小小的五品同知,能有多大的事儿?自己可是大清国堂堂的摄政王啊!连王府的管家都会比他大出很多呢。再说,这点小事也得给他杨总督一个面子吧?想到这儿,醇亲王大咧咧地说道:“你杨总督都开了口,本王还能不准啊?说吧。”
“王爷!是这样的。下官派戴彰勋到多伦诺尔就任同知,是肩负有特殊使命的。这个戴彰勋为人正直,办法也很多。他很快就让漠南这个最大的商业中心繁荣起来,稳固了孤悬于塞外的这座桥头堡。谁知,多伦诺尔协台衙门右营守备穆兴云,在那里敲诈商户、肆意杀人。而且,穆兴云杀的就是山西商人。咱们都清楚,那里地处塞外,没有什么原住民,都是临时到那里经商的商人。如此一来,受到惊吓的商人们势必会返回原籍,山西商帮自然不会答应。税赋少了不说,最要命的是穆兴云的做法使得那里人心涣散,汇宗寺、善因寺两座漠南藏传佛教中心会直接暴露在陶匪的威胁之下。如果陶匪攻下了多伦诺尔,捉到了甘珠尔瓦等活佛,并挟迫他们,这在蒙古地区的影响难以估量,我们的处境可就极为不利了。再说,多伦诺尔又是京师至喀尔喀蒙古库伦的中转站,也是维系二者之间的纽带。要是那里衰败下去,北面必乱。现在,南方革命党尚未根除,北面又会战乱重启,我大清国南北受到夹击,这会涉及到我大清国的切身利益,甚至可以说是核心利益啊!望监国摄政王三思。”
醇亲王听完,一墩茶杯,怒道:“一个小小的五品守备,竟然敢祸害我大清国!”
醇亲王这才明白过来,杨士骧的来访是为我大清国的江山社稷啊!如此忠心耿耿的贤臣在朝廷内可是不多了。想到这儿,他又有些疑惑,问了一句:“咦?这点小事儿,你把他抓起来不就行了,何必上报给本王啊?”
“戴彰勋就是这样做的!他把穆兴云暂时看管起来。然后,将案卷和请求将穆兴云革职的报告逐级上报,可是到了内阁却音信全无!原来??”
杨士骧看了看醇亲王,似乎是有些难言之隐。
“继续说!”
“原来,这个穆兴云的姐夫就是内阁大学士陆润风!是他把这个案子扣了起来的。”
醇亲王一听,“蹭”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暗想:原来这里还有他一腿呀!自打光绪皇帝和老佛爷驾崩以来,自己作为监国摄政王也就十来天,但这小子和袁世凯勾勾搭搭的,弄得自己一点实权都捞不到。前两天,袁世凯来找过自己,说是要举荐陆润风为军机大臣。看那样子,不批准都不行呢!在军机处里,一个袁世凯就让他够头痛的了,如果再来个陆润风,那可就更麻烦了。袁世凯这小子连光绪皇帝都能出卖,何况是地位不稳固的我?再说,自己的儿子??宣统皇帝才三岁,要是他们里外勾结,再来个什么‘戊戌政变’( 是指1898年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由于袁世凯的告密,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于瀛台,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一类的,我们爷俩不就给包饺子了么?不行!得赶紧抓住陆润风的小辫子。这样一来,既可以保住我大清的江山社稷,巩固了自己儿子的地位,又可以给足杨士骧面子,把他拉到自己身边来。同时,还可以让袁世凯想把陆润风弄到军机处的打算化为泡影,进而削弱他的势力,真可谓是“一箭三雕”啊。对!就这么办。
想到这儿,醇亲王说道:“在我大清国怎会有这事儿?明天本王去查查。按说,陆润风的小舅子犯了重罪,他理应回避。可是,他竟然把这个案子捂住不报,本王看他这个内阁大学士是不想当了!”
杨士骧站起身来,说道:“有了监国摄政王过问,这案子肯定能结了。王爷您比戏文里的包青天还厉害呢!”
“杨大人真会开玩笑。你杨大人一心为国,本王自愧不如啊!”
“见笑啦。如果监国摄政王没什么吩咐的话,那下官就告退了。”
“回府?要是让人知道我醇王府竟管不起杨大人一顿饭,可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来,为杨大人设宴!”
杨士骧煞有介事地说:“醇亲王的厨子可是最有名的了,这下下官可是有口福了、”
二人相视大笑了起来。
第071:第十五章 遇险阻,杨总督力援戴 [本章字数:3312 最新更新时间:2012-08-10 01:37:31.0]
----------------------------------------------------
四、 摄政王问案
为了这“一箭三雕”之计,醇亲王决定召开内阁大臣会议。他在担任摄政王之前,是军机大臣,只能参加军机会议。现在,他是监国摄政王??皇上的老子了。他想召集内阁大学士们议事,哪还有人敢拦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