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彰勋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金旺的话。他在想,到底从哪里下手呢?杨士骧总督交给的两件事虽已理顺清晰,但都非常棘手。如果完不成,有何颜面去见杨总督?有何颜面去见家乡的父老?有何颜面去见多伦诺尔的商民百姓?而且,多伦城中还有这么多的流民,又怎样安置?
戴彰勋还在来回踱着步。他想了好几个办法,但又觉得不妥。忽然,他停住了:“金旺,去把周青山主簿给我叫来!”
“都深夜了。老爷,您歇息吧,明天一早……”
“罗嗦什么?叫你去你就去!”戴大人心情烦躁,自然,金旺就成了挨呲的对象。
好在周青山的家在马市街北口,离同知署不远。不一会儿,周青山便随着金旺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
“大人!您找下官有事儿?”周青山问。
戴彰勋说:“坐,这么晚一定睡了吧?真是不好意思,打搅你了。我把你叫来是有事和你商榷。”
“不敢不敢,这是属下应该的。有什么事儿,大人您尽管吩咐就是了。”
周青山见戴彰勋大人作为一个五品的同知,对自己这样一个七品的小官吏如此亲切,感到诚惶诚恐。
“那好。我们经过这几天的探访,全面掌握了古城的情况。我们要想重振多伦诺尔商业,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流民问题。这些流民散布于多伦诺尔城内各个角落,他们不仅影响市容、浊乱治安,而且对我恢复多伦诺尔商业经济形成了极大的阻碍。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我来上任的路上,看到我厅辖区内有一些小村庄,但人口都不多,村庄周边亦有大片闲置土地,可以让流民开垦一些。这样一来,便可将之安置。你是当地人,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我想听一听你的看法。”
周青山考虑了一会儿,回道:“大人您来时看到的那些小村庄确实有一些田地。不过,那里的土地都是我厅辖区空旷之地,蒙古人也不来放牧,所以一直空闲着。前些年,同知署招募了一些内地的农民开垦土地,主要种植一些荞麦、燕麦、马铃薯之类的农作物,由于土地广阔肥沃,收成颇丰。但我们官府对这些人有严格的限制,只准许春来秋去,不许在这里定居。那里的房屋也只是临时住所。现在这个节气,恐怕他们早已经收割完毕,返回老家了。如果安排这些流民到那里,一时无人,又耗时耗力的。经过一个冬天,这些流民如何扛得过?所以,只能春天行事。我看不如??”
周青山停住了话,望着戴彰勋。
戴彰勋知道,这应该是重要的建议。于是,命令道:“我们现在是商榷问题,你不必拘于礼节,有话不妨直说!”
“大人,那我就直说啦。咱们老城西北两里许的地方有两座皇家寺庙,叫汇宗寺和善因寺,是漠南蒙古的政治、宗教中心,里面曾经驻有十五位大活佛。因为属皇家寺庙性质,所以朝廷赏赐颇丰。我历代大清皇帝经常赏给这些活佛大块牧场,也就是香火地,均分布在多伦诺尔城周围。在这些牧场上有活佛大量的沙弥纳尔牧户(属活佛管理的牧户)为他们放牧牛羊,我听说仅章嘉大活佛一人就曾经拥有沙弥纳尔牧户两万多户呢。如今,多位活佛相继离去,沙弥纳尔牧户也日渐减少,有的活佛甚至只剩下了几户。因而,这些留驻的活佛也就快断了香火。您想,这两个寺庙上千名喇嘛,每天需要耗费多少银两?而且每个佛仓的活佛都有自己的喇嘛的。这缺少银两的滋味连外人都能猜得出来。有一个墨尔根活佛,寺里都叫他二大喇嘛,他的头脑就很灵光。他在他的香火地??二道洼牧场开垦了大量的耕地,招募汉人租种。既然是租种嘛,就可以先多借一些粮食,待收成后加利返还就是了。这样一来,活佛也有了可靠的香火收入,汉人也有了粮食,岂不是两全其美?现在其他的活佛尚有大量牧场闲置,我们可不可以说服他们开垦牧场?”
说完,周青山用询问地目光望着戴彰勋。
“竟有这事儿?”
“属下哪敢胡说呀!”
老城周围有这么多待开垦的土地?这让戴彰勋有些喜出望外。如果按周青山所说,用这些牧场开垦土地安置流民,不仅可以省却了大量难以筹措到的银两,而且还可以推动商业的互补、稳定地方治安和经济。
“青山,你这个想法可是个好主意。可是,在东北科尔沁等地,不就是因为开垦牧场而引发了陶克陶胡、白音达赉等人的抗垦造反么?我们要是开垦这些牧场,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周青山说:“大人,这同东部蒙古不一样。东部开垦的是蒙古牧民的牧场,牧民自然不乐意。而我们这里是活佛们自己的土地,活佛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外界无法干涉。再说,活佛牧场上的沙弥纳尔牧户本来就没有多少,开垦牧场影响不到他们的生计。”
“嗯!看样子你经常考虑这事儿嘛。也许在我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之前,你就已经考虑周全了。”戴彰勋微笑着说。
周青山有些不好意了,但他想了想,说道:“只是??”
“只是什么呀?我刚才说过,你尽可直言。以后在我面前说话,不准吞吞吐吐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