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分一半车子给你指挥。待会我们用重型卡车在一些重要路段铸起挡风的屏障,这样也可以勉强减少一些县城压力。”
除了少数几幢堪称大楼的四、五层楼房之外,县城里的房屋大都是以平房和二层房屋为主。如果让重型卡车挡在前面,至少可以减去50%的风力,的确增加了不少安全系数。
“好的,这样我就放心了,我现在就给你几个重要路段。还有,那两幢在建的商品楼,你有没有什么好的保护方法。”
拉玛说这话时就有些小心翼翼了,在县城里建商品楼,增加招商引资的目光,这是拉玛领导下,县政府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计划。不过这个计划在推行初期就曾有过很多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就在这种大楼能不能抗住戈壁高原上的暴风雪一事。
与那些高原城市多是在群山环抱的山谷地带里不同,县城太小,周围又没遮没拦,风雪异常频繁,对高楼大厦这种东西的侵袭还是非常大。
“县政府都已经有四层楼高了,如果他们不偷工减料,应该不会有问题。但如果他们敢偷工减料,死的就是他们自己。”
旺桑也知道在县城建商品房的意义,只要县城里也建起了商品房,那就是经济活跃的象征。戈壁高原上并不都是空无一物,各种山野药材也是效益极佳的经济来源。
虽然高原上还没听说过房子建了一半就倒塌的工程事故,但因为类似的报道多了,在没有见到任何实绩之前,旺桑对这些工程队可没有好感。
这已经不是当年,所有建筑项目都是由军队的工程队来进行建设,商业经济的大潮也开始冲击这个戈壁高原上的小县城了。
“待会布置完,我们一起过去看看吧!”
没想到旺桑突然会说出那种类似见死不救的话语,拉玛和鲁力都有些吃惊。不过旺桑很快就转变了常态,这才让他们放心下来。
不需要下车,也没有必要下车去突现自己的重要性。高原人从来不会看重什么表现功夫。真正应该得到赞扬的还是那些在现场动手的人,自己只要做好幕后策划工作就行了,这就是领导的存在意义。
明白自己的责任,旺桑在车内下达了一个个指令,开始指挥运输连的战士、车辆各就各位,然后就乘车在县城各处查看防风、防雪情况。
第三十八节 准备
更新时间2008-1-27 16:56:00 字数:2155
与县政府一样,县医院也是县城中少有的四层建筑。看到运输连的军车不断开进县医院,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和病人并没有为此太过担心。他们已经得到县政府通知,这是附近的运输连来支援县城抵抗暴风雪了。
“旺桑连长、拉玛县长,你们一起来了!快进去暖和、暖和。”
看到旺桑、拉玛一起下车,已经等在阶梯上的县医院院长方厚德连忙快步迎了下来。方厚德虽然已经有五十多岁,但却正是一个医生最年富力强的时候。
方厚德并不是高原人,也不是长久在高原生活的内地人,事实上他从北京来到县医院工作还不到三年时间。当年他是因为参加一个援边项目才来到县城,看到县城的一切时,心痛中他也被高原人憨实的生活作风所吸引。
县医院的医疗设备足够先进,至少已经不比一些中小医院差,缺少的就是有经验的医生。
怀着一腔余热,也是厌倦了为进行学术研究、为争名夺利而钻营的官僚生活,方厚德毅然带着自己的医疗小组来到了戈壁高原上。
或许在其他地方,医院里的晋升还需要论资排辈,但在高原上,一切都得看本事说话。随着方厚德当上县医院的院长,即便来来去去的人不少,但因为高厚德已经准备扎根高原,县医院的医疗水平也因此上了不止一个台阶,甚至还有省城里的病人专门跑来这里看病的情况。
虽然生活环境恶劣,但戈壁高原上的空气却非常好,高原环境也适合某些病人强身建体,方厚德也正在建议拉玛在县城附近设立一个疗养中心。或许这件事情还只是处于商议阶段,拉玛却有些兴趣十足。
“方院长,还是你说的对,全县城就数你的医院最暖和。”
在发展经济之前,首先要安定民心,而要安定民心就必须保证有完善的医疗环境。虽然县里面的财政收入和政府拨款都不多,但大部分资金还是被投入到了县医院的建设上,县医院大楼也是县城里唯一安装有中央空调的地方。
“那还不是多亏了拉玛县长安排,好了,你们都一起进来再说吧!”
三人并没有进去太远,方厚德也知道两人没有多少时间,直接就在县医院的一楼大厅里热烈交谈起来。对于如何面对眼前的暴风雪,三人并没有太大分歧,毕竟县城就那么点大,需要保护的单位也不多。
“好吧!待会我会把医院一楼改建成临时收容所,不过旺桑你得再给我准备一套备用的发电机组。如果暴风雪时间延长,很难说会不会用上。”
把县医院变成临时收容所,这是计划中变动最大的一环。毕竟医院不但要求安静,也要求干净。可在现在的状况下,县医院也是县里唯一的温暖之家。
对于方厚德的要求,旺桑也认为理所当然,他对此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好的,这个没问题,发电机组我已经带来了。两台发电机组,一台留医院,一台给县政府。不过不到万一时你们不要急着起用,谁也不知到时候又会发生什么状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