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嘴,这事还轮不到咱们来说。咱们现下只有以不变应万变。嗯,让下边的人做好准备,一旦城破,咱们要先做好自家防御。我就不信,这紫禁城是纸糊的吗,那么容易就会被攻破。”
“老爷,是小的多嘴了。小的这就下去办事。”
看着管家出了屋子,郑国泰摇了摇头,自己又重新陷入了沉思。在他看来,反贼便是反贼,能聚到北京城外头,那都是不容易了,想要攻破这北京城,那可是差远了。打从成祖皇帝把京师从南边迁到北边,这北京城还没有被人攻破过呢。便是鞑靼和瓦刺强盛的时候,也就是在京城外头转悠一些时日,攻城,他们可是差的远了。
郑国泰的智商,能想到这里已经算是不错了的。现下若是说做买卖,他倒是能说上一些,但是说到这谋国谋天下,他可是差了不止十条街。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魏刚当初让人先把这郑国舅弄到床上,那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他可是知道这郑国泰没那本事的,而且当时他还要靠着这郑国舅的名声在大明内陆做买卖,所以这种大事,他可不能让这郑国舅脑袋一热就开始干。
郑国泰觉着这京师高大的城墙不好攻破,可是他却不知道,再坚固的城墙,能挡得住大炮,却是挡不住来自城内部的攻击。所谓堡垒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便是如此了。
于此同时,已经从归化城回到辽镇的魏刚,也是接到了李豹送过来的消息。看着这一切都是按照他计划那样行进的,他高兴地翘起了嘴。当然,这也就是他一瞬间的表情。现下这般年纪,他已经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了。
“小铁,马上我就要领着人出山海关了,这辽镇上下,包括更北边的吉林黑龙江,还有归化城以及榆木川这边的事,我就交给你了。做好你的事,帮我考察考察这许多人,看看他们到底是个什么心思。咱们这家业以后可是越来越大了。这人一多,光是凭着我对他们的恩情,怕是就不好用了。明面上我这边有些制度,但是执行制度的总归要有人,这些人你可是要给我盯好了的。”
“老爷,小铁明白了。”简单又明了,刘铁这些年锻炼的,全然没有了当初的稚嫩。
“呵呵,咱们总是要配合好这万历皇帝的,也是要配合好那老刘的。要不然,别人一看,怕是要说咱们这是蓄谋已久的了。”
第298章 辛寅事变(一)
三月二十八这天,大连港码头,几乎停满了各色大帆船。有西洋盖伦战斗型的战舰,也有大连造船厂新出的飞剪快速帆船。除了远在南洋的南太平洋舰队外,魏刚麾下剩下的船,现下都是集中到了这里,就连一直在北海道岛那边执行任务的舰队都回到了这大连港。
若是有心一点,在这码头上数一数,便可知道,这次码头上足足停靠了十四艘盖伦战斗船,四艘飞剪船,要是再加上大明传统样式的福船,那就一共有三十条船了。
这么多船,这次自然不是用来拉货物的了,而是用来运人。要说起来,魏刚麾下的舰队,除了上次在山东那边聚集往大员岛运人外,还真是没有这么大规模集结过。
“三连集合,全体都有了,向左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各班检查自己装备,然后汇报,五分钟后登船,各班必须遵守上船纪律,一旦遇到喧哗者,以军法论处。”
随着一声声的命令,码头上原本还在休息的士兵纷纷从地上站起来,整理起自己的随身行李,然后排起队来,跟着连长开始往指定的船上去。
曾阿牛便是这些整装待发的士兵当中的一员。今年也不知道怎么得了,这魏大帅从刚开春就开始四处用兵。曾阿牛身上有个哥哥,现在说话那可是最早一批火枪队的队员了,曾经到朝鲜打过仗。后来跟着现下的魏大帅回来后,又在队伍里呆了几年,便退役了。退役后除了享受退役士兵津贴外,还在魏大帅麾下的工厂里有了一份工作。他们曾家在辽镇那就是个寻常人家,但是自打他哥哥当了这火枪队队员之后,这好运就跟着来了。他哥哥当时的军饷是一个月十两银子,这些银子他哥哥自己是用不了的,自然全都是给了家里。家里原本就是军户,有些田地。现下有了这些银子后,生活自然是好了很多。他哥哥在朝鲜又是获得了一些军功,上边又是奖励一些。这家里的日子就是更好过了。他哥哥是家里的老大,身下有三个妹妹,到了这曾阿牛这里,便是老小了,哥俩差了十岁。要说起来,这曾阿牛刚生下来哪会,他家还不怎么样,倒是因为他哥哥被选上了那火枪兵,他家才好起来的。跟他哥哥比起来,曾阿牛的童年,相对就要好上一些。他哥哥时常跟他说起这事,算是感叹,也是激励。
后来他哥哥退役之后,便用军功和军饷,在辽镇以北,现下说话就是那叫吉林的所在买了一块地,又从人市上买了许多蒙古奴仆,这边他爹爹亲自领着这些人到那边开荒了。过去那边可是很远的,汉人也是不敢过去,因为那是女真人的地盘。可是现下,这些都不算什么了,只要在沈阳或是鞍山这边坐上火车,不用一天工夫,就能到那吉林,那边可是有大片大片的黑土地,只要开出来,都不用施肥,种子种进去就能长出来。他哥哥因为在魏大帅的工厂里当上了一个管理,所以脱不开身,这事自然是他爹爹领着头干的。也就一年功夫,他家把那田地里的粮食一卖,立马变成了这辽镇上新的富户。当年他大哥娶媳妇的时候,他爹爹还好一顿托人说媒,这才找了一户人家的姑娘上门来。现下,他一进到这火枪队里边,上门给他说亲的媒婆,就快要把他家门槛子踏破了。魏大帅当了这辽镇的大帅后,下了一个规矩,说是男的未满十七岁的,那是不许结婚的,要服完兵役才能结婚。于是曾阿牛的婚事便拖了下来,这一拖不要紧,他倒是成了紧俏货。再加上他家现下这般局面,说媒的那就更多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