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少将军,帐中霸王正在宴请各路诸侯,其中就有先入咸阳的沛公刘邦,汝即持剑进帐,言舞剑助霸王兴,伺机将刘邦刺杀于席上,不知少将军敢与不敢?”范增凑近项庄跟前,厉声说道。
“亚父何出此言?”项庄惊问道。性子耿直的他一时看不透势力纷争的变化,还以为诸侯之间还如联手反秦时那样的亲密。
“若不如此,你等他日将皆为刘贼俘虏?”范增顿足道。
“亚父,若是霸王怪罪下来”项庄眼睛一亮,但随即就暗淡了下来。
“汝是霸王的堂弟,是骨肉至亲,而刘邦只是一个外人,霸王又岂会怪罪于你。”范增见项庄有些意动,立即又道。一心劝说项庄的他没有发现,旁边的韩姓年轻郎中一时隐在阴影里面,离得并不远。
“呃,韩某以为,与其让少将军进帐行险,不如点齐一支精兵,伏于往灞桥的道上,待刘邦等人经过时假扮秦人伏袭更加的稳妥。”韩郎中突然闪出身子,轻声说道。
“韩信,汝这胯下懦夫,竟然无耻偷听,真是卑劣之极。”范增又急又气。
“亚父——!”韩信还待急辩,却被范增又一次打断了话头。
“汝这小人还不快走,莫待项少将军遣人押送回去。”范增怒容满面,点指韩郎中怒声斥骂。此时的范增,尚不知道,他替项羽拒绝了一个旷世的战场奇才。从这一点上来看,范增这个亚父当得实在不称职的紧。
韩信方才那话让向来自诩智计的他有些无地自容,平心而论,韩信的谏议可行性比范增的要强得多,而更重要的是,对于执行者项庄来说,后一个建议无疑更有保障。
无论成与不成,项庄都可以安然无恙,成功自不必说,就算是失败,只要项庄不被抓住,那么也可以推脱得一干二净,在关中大地,遍地皆是秦人,刘邦之前又将秦人得罪的狠了,冒出一队刺客也是顺里成章。
韩信落寞而去。
楚营的这一段经历,留给韩信的,是满腹的抱负无法发挥,有范增这个心胸狭窄的人在项羽的跟前,楚军中没有韩信的位置。
下一个投奔的地方,该是哪里?
是刘邦那里吗?还是等刘邦且逃过这一回刺杀再说。更何况刘邦也太老了,可能没过几年,就会一命呜呼。
别的诸侯那里,皆不过一时之草莽罢了,当不得大器。
如果真的无处可去,那就继续往西边去,听说那个做木匠活的族兄韩四在那个李原军中当上了一名军侯。
一个木匠都能获得晋升,他有着满腹的经伦,肯定能得到重用。
第一百零八章 诸侯内讧
范增不纳韩信的谏言。
鸿门宴上,项庄助兴舞剑,结果项伯如意料中出现,再接下来,范增的小伎俩被张良识破,刘邦军中骁将灌婴持剑护盾进得帐来,与项庄一番比拼,让素喜勇将的项羽不禁心生羡慕,楚军之中,怎么不见有如此猛将?
项羽却也不想想,有他这么一个无敌猛将在,又有哪个对手会和楚军比拼勇力,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楚军兵将就是再骁勇,也找不到可以一战的对手。
在换了一个配角之后,鸿门宴的剧码继续上演,李原的影响力虽然让这一出戏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总体来说,刘邦是一个优秀的主演,而张良则是最佳的导演,至于范增、项庄,依旧担当不受欢迎并最终倒霉的反面角色。
而韩信,则完全是这一场大戏中的龙套角色,好不容易抢着上了个镜,却又被妒忌的小人删了个干干净净。
历史的进程,就在微小的点末之中变化着,这一场被李原影响着的鸿门宴比原先晚了一个月发生,灌婴替代樊哙,看似什么也没有改变,而实际上却是不然。
真正发生变化的,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人心。
因为,韩信这一个足以影响今年几年战局变化的重要人物,对李原这个残秦的中坚份子,秦军中的年轻骁勇悍将有了见一见的想法。
鸿门宴后。
项羽的自信心更加的膨胀,他已经不再满足楚国上将军的实际职务,他要做真真正正的霸王,而不是众诸侯的口头称呼。
五月中旬,项羽遣信使往彭城,询问怀王熊心原先“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是否还有效,同时,也附上了一份刘邦亲书认可项羽为联军统帅的帛书,这是实力大涨的项羽对熊心的最后一次试探。
同月,骄阳炎炎,刘邦按照鸿门的约定,开始从咸阳撤退,同时,项羽的楚军则迅速的西进,从灞桥方向进入秦国昔日的国都:咸阳。
对于咸阳的百姓来说,这只是不幸的又一次降临,而且,比一个月前的那一次,破坏性更加的强烈。
在刘邦军入城之时,就有百姓开始后悔,早知道乱兵如此汹汹,就跟了李原往雍州去了,而现在,当项羽的军队进入城内时,他们心中的后悔更加的浓烈。
比咸阳百姓更加悔怨的,是短命皇帝赢子婴。
这位倒霉的秦国末代皇帝只做了短短不到四十天的皇帝梦,就被囚禁了起来,在刘邦的手里,贡献出全部家财的子婴等人好歹还留了一条性命,而现在,换到了项羽接手,对秦国王族怨恨深重的项羽又岂会放过子婴等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