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不和。
双方已成骑虎难下之势,冒顿想要凭籍气势压服比自己年轻的李原,而李原自然不甘示弱,冒顿虽然是匈奴的一代雄主,但对于主场作战的李原来说,他的威胁实在算不得什么,要知道在无定河畔的峡谷之中,王离、苏角的万余边军早早的埋伏在那里,只等着李原一声令下,便立马杀将而出。
“哈哈,李侯紧张了不是。这都怪我,言语过了,来来来,我们且坐下再详谈,其实,我大匈奴和秦国也不是一定要兵锋相向,有些交易与其让人私底下去做,还不如堂堂正正的摆到台面上。”冒顿打了个哈哈,摆手示意众随从退下。
交易。
冒顿到了这个时候,终于说出了真实的来意。
从秦国的驰道向北。可以把巴蜀一带的锦锻、关东的绸丝、关中的铜器贩运到秦、匈边境,同时。匈奴人也可以把草原上的牛羊马贩运到南方来,这种物物的交换对于两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需要的。
国力的增强,除了发动战争、占领更大的地盘,发展农业,生产更大的粮秣外,商业贸易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始皇帝统治时代。秦国的国策是重农抑商,这使得边境的商贸几乎绝迹。
在李原主政的这一年里,新秦政权对商业的束缚逐渐解除,秦人也开始尝试着在陇西边境一带的驿站设立商贸互市,不少的西域胡商就是通过这条刚刚开辟的通道,来往东西贩运物品,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如果不是看到两个国家交易带来的巨大收益。冒顿才不会心血来潮的与李原来这样一次特别的会面。
“大单于是有意互市,还是有意抽取分润?”李原想了想,问道。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匈奴人对于商贸的兴趣并不大,这是由于他们本身除了草原上的牧畜外,几乎不能产出其他有价值的物品。而与之相反,不论是南面的秦国、还是西域诸国,都有着诸多让匈奴贵族趋之若骛的东西。
依冒顿的霸道,李原估算着他选择后者的可能性最大,而实际上。向商人抽取分润其实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倒退举动,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李原更希望能够让匈奴人开放通道,使得丝绸之路能够更加的通畅。
冒顿轻蔑一笑,道:“李侯难不成就这点志向,以你我的实力,还需要向那些卑贱的商人低头吗?”
冒顿这么一说,李原一下就明白了冒顿的意思,向商贾抽取重税,是冒顿最想做的,这能够让匈奴人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财富。
至于与李原的合作,则是希望秦国彻底的放开商贸,让那些商贾在得意妄形之下,吃进大量的物品,到时候,冒顿在匈奴境内强征重税,而李原则在秦国这边加以配合,如此一来,那些试图赚取大批利润的胡商和其他地方来的商人将会赔得血本无归。
“大单于志向确实很大,恕李某不能理解。边贸之事,若大单于有意开放互市,秦国一定欢迎,至于其他,就作罢了吧。”李原目光坚毅,在冒顿几乎冒火的眼睛注视下,毫不示弱的答复道。
“如此,那就无可再谈了。等合适的时候,我大匈奴的铁骑会再次造访的,希望李侯准备好了。”冒顿连连冷笑,说道。
“请大单于放心,我大秦将士一定会好好准备,好好招待大单于的人马的。”李原沉声道。
一场会面。
不欢而散的结果,注定了秦国与匈奴之间,未来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的恶劣。
冒顿带着各部落勇士恨恨而去,战无可战,谈无可谈,冒顿这位大单于在狄道稍加休整之后,匈奴各部即于十一月中旬纷纷向北撤退,在这一过程中,秦军追击部队毫不客气的追着匈奴人的屁股狠追了一阵,让不少携带奴隶的匈奴部落损失重大。
秦新历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秦军收复狄道,重新占领长城西端的这座重镇,与几个月前的繁荣相比,再次见到的狄道,完全是一副肃条冷清的样子。
这就是战争的代价。
没有人可以改变,要想不被欺凌,秦人还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更团结。
在解决了北线的匈奴人之后,李原留边军一部守卫狄道,自率万余步骑转道南下,迎击从上卦窜入秦国境内的另一股匈奴人。
上卦一带的秦军留守部队抵抗得很顽强,匈奴左贤王的骑兵进入姜水流域之后,被与月氏同宗的羌人节节阻击,同时得益于陇西郡的南部与北部的平坦高原不同,这里山岭起伏,十分不利于骑兵作战。
等到李原赶到陇南时,匈奴人已经焦头烂额,无心恋战,与冒顿的机敏不同,这位左贤王显然只是一个勇夫,结果被李原包围在大河以西的预伏战场,一番恶战之后,匈奴左贤王被驱入大河,在抓着马尾试图泅水过河时,却因为天气严寒而冻毙于河中,这一战,匈奴人的浮尸漫于大河之上,如同一具具被斩杀的野兽残躯。
生命。
对于谁都一样公平。
一个月前,也是在这条大河上,匈奴人将小月氏人赶入河中,自己在岸上残忍的狂嚎发泄着精力,而现在,命运轮回,终于也轮到他们享受这大河的盛宴了。
结束了与匈奴人的一场激战,李原不禁身心俱疲,从雒阳到陇西,这一段时间,他几乎就是在来回的奔波中渡过的。虽然有年轻在支撑着,但也架不住这样无休止的提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