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郦商真实的感受。
郦商如此,汉军中的其它将校兵卒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一片人心思归、四面楚歌的逆境下,郦商对于守住蜀郡也越来越没有信心。
让范目假扮秦军劫掠。这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主意,甚至于一旦传扬出去。会对汉王刘邦的名声有不利的影响,但郦商现在也顾不得了。
能守住一天,是一天。
能拖着秦军不来进攻,就拖着。
在秦军强大的压迫面前,郦商现在,对于自己能够为堂兄郦食其报仇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况且,在成都平原一带。几乎无险可守,郦商唯一能乞求的,就是秦军因为粮秣运输不易而撤退。
在巴郡,李原继续的抓紧对七姓巴族渠帅的拉拢,这次秦军入巴郡,他出人意料的没有采取强硬之极的策略,他以诚心请教、个人协商的方式以巴族的七姓渠帅一一沟通。在深入了解巴人的历史的基础上,不仅提出了减免赋税、减轻徭役的政策,还提出巴人的地位与秦人相等的主张。
自巴郡入秦之日起,巴人就是秦国的一员,就是秦人。在保留巴人独有的文化的基础上,可以享受到秦人在举荐、教谕、经商等多个方面的同等优惠。
举荐。即是巴人经过推荐,也可以象秦人一样,担任地方官员,如果日后政绩考核优秀的话,还有机会到秦都任职中央官员。
教谕。就是让巴人的子弟入学识字,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来加以添注和记录。在看见了秦军中掌书记一卷又一卷竹简的记录后,七姓渠帅对于让自己族中的少年人读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经商,则顾名思议,就是倒买倒卖。巴郡一带多山多水,其它的物产还在其次,这里的煮盐技术却是领先水平的,而关中一带恰恰缺少食盐,一直以来,就有巴郡的商人冒着翻越秦岭的巨大危险,从事私下里贩盐的行当。现在,李原放开让巴人也能参与其中,无疑是给了巴人一次壮大部落的机会。
民族问题。
是考验一个政治家是否优秀的重要命题。
以杀止杀。
这是有勇无谋的蛮夫才会去做的举动,李原对关外的匈奴人、北方的诸胡部落采取的就是武力驱逐、强力镇压的策略,可是,李原是蛮夫吗?
显然不可能是。要是谁真这么认为的话,只怕会被众人以看待白痴的眼神相待,因为李原若是无智,那么被一个蛮夫给屡屡打败的项羽、刘邦又算是哪一类呢?
一直以来,都是被打压,被欺凌的巴人没有想到,拯救他们的,不是那个夹道欢迎,有着温厚笑容的汉王刘邦,而是被他们视为洪水猛兽的秦人,更确切的说,是面前的这个年纪轻轻、态度诚恳的秦国侯爷。
人是会变的。
人也是最为善变的一种生物。
在利益面前,其他都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在巴族各渠帅的一次会唔上,七姓渠帅在感激李原、感激秦军的同时,也开始对范目这个曾经倍受推崇的勇士抱怨起来。
“范目,非我族人,他日相见,定要讨还一个公道。”七姓之中,以朴姓子弟被范目带去最多,这时见秦军上下秋毫无犯,主将和颜悦色,朴渠帅禁不住对范目的真实用意开始怀疑起来。
“我族子弟,被范目诓去五百六十七人,前天,从蜀郡一带逃回三人,据他们所说,蜀郡一带的汉军正在四处强募青壮,扩充实力,这岂不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可惜了我族的儿郎,要如何才能从战事中避开去。”罗姓老渠帅也是长叹一声,无奈的说道。
当初,范目授命来游说巴人支持汉王刘邦时,罗老渠帅一时看花了眼,听信范目的言话,将族中儿郎组成的一支精兵交给了范目指挥,现在回过头来,他才赫然发现,自己完全是看错了人。
老渠帅们在一阵嘘嘘之后,终于发现将武力交到范目手里是完全错误的,随后,已经活过人生大半辈子的他们采取了补救措施…
在李原的提议和推动下,七姓渠帅一致同意,迅速组建一支维持地方治安缉盗的郡兵部队,由罗渠帅的儿子罗宪担任都尉,协助秦军守卫巴郡一带的各个重要城镇。
罗宪。
名字与三国后期蜀汉的永安太守、著名大将罗宪重名,李原没有去深究此罗宪与彼罗宪是否有血缘关系的考证,他要的是罗宪的身份:罗姓巴部大渠帅的儿子,这就够了。
瓦解敌人。
首先要从敌方的内部开始。
罗宪已经年过四十,就能力而言只能算是平庸,要不然巴人中出头的也不会是七姓之外的范目,对于自己儿子能够成为都尉,罗老渠帅还是相当欣慰的,自家的儿子能力如何,做老子的自然一清二楚。
不过,清楚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在巴族内部的推荐会议上,族中每人一票,罗宪能力不足,老渠帅就算有心,也无法驳了众人,现在好了,是秦国神武侯直接提议,看上了罗宪的能力,宗族之中就算有不同意见,老渠帅也能借着秦军的权势,顺利的压下来。
罗渠帅的情况是如此,朴、龚等渠帅虽然有的儿子还未成年,但弟弟、亲戚也一样不少,在报备到李原那里之后,无一例外,均被顺利的接纳,并且分别担任各支小部队的头目,这让七姓渠帅对李原感激不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