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朝贺。
在大厅的正中,西楚霸王项羽头戴束发的紫金冠。两根大红的发带左右分开,身上穿着淡黄的丝袍。袍角的龙纹一角在案几边探出半个身子,似乎在冷冷的打量在座中的众人。
在他的左手边,是年岁已高、须发皆白的亚父范增,这位一手创导了分封制的著名谋士在度过了人生中最为得意的一年后,终于显现出了老态,现在的他,更多的只是作为项羽礼贤下士的象征,以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奔。
在项羽的右手高位。是西楚国大相项佗,这个一直以来声名不显的项氏实权人物,在最近一段时间非常活跃,并且渐渐成为西楚国的核心人物。
再往下相座的,包括了季布、吕臣、叔孙通、刘敬等一干楚国要员,然后是来自各路诸侯的使节,这些人中不少是当地的名士。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曾经的诸侯王张耳。这位魏地的名士正在用感染人情绪的语调讲述河东军的失败,讲述秦军在对待关东将士时的残暴,至于河东军在西征途中的横征暴敛,则被张耳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张耳此次,是作为汉王刘邦的特使前来道贺的,在郦食其身死、陆贾投了秦国之后。刘邦起用张耳为说客,到各个诸侯那里交涉和游说,对于这一差使,张耳已经从开始时的不好意思逐渐转变到现在的欣然接受。
这其中:刘邦许下的重金待遇是原因之一,没有了钱帛。什么名士,什么大儒。都是浮云一场,张耳要想和老朋友陈余再较量一番,名望是必须的条件。
“先生,河西牧场健马无数,而我河东皆为农耕之地,只有驿站和大户才有马匹喂养,依你所说,那秦人的铁骑势不能挡,这要是从河西杀将过来,我等又如何抵挡?”听得张耳滔滔不绝的吹嘘,坐中的楚国郎中刘敬站出问道。
“敢问,汝是何人?不知尊敬长者吗?”张耳摆了摆大袍,睨了一眼年轻的对手。
面前的人身材不高,样子有些不入眼,但语气却是不善,在坐的使者中,谁的资格最老,就属他张耳是第一批起兵反抗暴秦的人物,这无名之辈不尊称一声张公也还罢了,竟然还敢口出不敬。
“齐地刘敬。敢请张公赐教。”刘敬直视张耳,改口再问道。
“哈哈,关中有马,我关东有人,昔日,暴秦有四十万军队,霸王一声令下,各地诸侯纷起响应,以百万之众大破秦人以巨鹿、棘原,如今,霸王麾下,骁兵悍将无数,若是再举伐秦大旗,相信各路诸侯定会群起而呼应,如此,则大事成矣!”张耳慨慨而谈,面露激昂之色。
听得张耳这么一说,一直默不作声的霸王项羽重瞳中厉芒一闪,而在座的诸侯使节也是议论纷纷,相互私语起来。
张耳话说的隐晦,但意思却是明明白白,那就是提议项羽再度效仿五年前破釜沉舟的举动,尽起楚军为主力,以诸侯之兵为辅助,与秦军展开一场决定生死的大决战。
一年前,项羽被刘邦所鼓动,起兵伐秦为龙且复仇,结果雒阳、虎牢关两役下来,楚军损兵折将不说,麾下五大将再折二员,只剩下了季布、虞子期还幸存,现在经过一年的休整,楚军的元气刚刚恢复,刘邦就迫不及待的再次挑拔起来,他难道以为世人皆是愚蠢之辈,唯他一人聪慧吗?识破了刘邦伎俩的项羽连带着对张耳也不满起来。
至于各路诸侯使者,则各有各的算盘。
秦人的厉害让他们个个心存畏惧,如果项羽号令要出征,他们没有办法只得领兵追随,现在项羽的意图不明,只是张耳听从了刘邦的命令在窜嗖,这让他们不禁愤忿起来。
“张公,汉王如今被秦人夺了汉中,不知还能称汉王乎,若是不妥的话,为何不尽起大军伐秦,而要占我南郡?”在一片混乱之中,众使节中有一人站起,指着张耳的鼻子大声斥责道。
众人寻声看去,却是西魏王魏豹的使节随何,这个人曾经做过临江王共敖的相国,对刘邦假仁假义,占领南郡心存不满。
张耳被随何这一句斥的老脸微红,好半天才支支吾吾道:“秦人生性残暴,得一寸而进一尺,汉王大军一统南阳、南郡,就是为堵塞秦人出武关东进的道路,至于临江王之死,那纯属是一个意外,汉王也是十分的抱歉。”
一声抱歉。
代表了所有的意思。
共敖已死,一个死人就是想要抱打不平,也没有人会再去相助于他,相反,刘邦则不同,坐拥着两个大郡,麾下多达二十万的人马,有这份实力在,除项羽外,其它诸侯想要说刘邦一声不是,也得仔细踮量一下自己的份量。
随何见没有人回应,也只得悻悻回坐,毕竟,他现在是在为魏豹作说客,前雇主的事情站起来表一下态就可以了,要是真纠缠不清,不要说其他人,就连魏豹也会心生不快。
“今日,是本王的大喜之日,不快之事就勿提了。诸位贵客远道而来,本王不胜感激,至于其他的事情,待以后再从长计议,如何?来,且满饮此樽”项羽猛然站起,将手中的龙形酒樽高高持起,然后仰首一饮而尽。
清冽的酒水顺着胡须嘀嗒落下,溅在项羽胸前的新衣上,就如同一团浓墨在慢慢的铺开,间或,越来越大,越来越淡,一会儿变幻成楚国版图的样子,一会儿又扩大成关东各地的样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