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且勿动怒,韩信将军的意思,不过是想给大家寻一条活路罢了,要是一直这么死守下去,我们最后还不是也一样没有希望。”在军议期间,一直没有说话的监军刘肥忽然站起,说道。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但其母曹氏只是沛县酒舍中的一个倡优,不仅地位低下,而且早早的死去,刘肥个人的能力上也和其父不能相比,所以,对汉王的王位他也没有什么想法,这次刘邦派了刘肥到宛城监军,他还心存感激。
郢都。
已经成为吕雉和戚姬两个女人斗法的地方,任何一个刘邦的儿子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其中,刘肥想活着,想好好的活着,享受自己安逸舒适的好日子。
刘肥的表态,让周勃的压制变成了一次笑话,而韩王信则从低落中笑出声来,在他的身后,刘贾、程纵、王武等汉将坚定的站在他的背后。周勃的这一边,竟然只剩下了宛城人陈豨一人。
“既然意见不一,那么我们就等汉王来裁定吧。在汉王命令到达之前,若发生违抗军令之事,就休怪勃军法无情。”周勃冷哼一声,狠狠的瞪了刘肥、刘贾等人一眼,然后大踏步的第一个离席。
“哼,神气什么,这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等到汉王命令到达时,我们只怕早早的被秦军包围在了城里了。”韩王信不屑的回瞪周勃的背影,然后便拉着刘肥、刘贾自成一伙到旁边私议去了。
对未来战局的预判不一。
是这一次汉军将领争执的起因,作为刘邦一力推荐的南阳郡郡守、五万汉军的主将,周勃一直主张就地防御,节节抵抗秦军的进攻,并主张尽力争夺每一座城池的控制权来逐步的削弱秦军的有生机动力量。
作为刘邦沛县时的老弟兄,周勃对刘邦的忠诚不用质疑,为了刘邦的大业,他可以去死,可以牺牲一切。
然而,周勃有这样的决心。
其他人却未必也同他一样,就连刘邦的儿子刘肥,也不甘心与宛城同存亡。
四月二十三日。
初晨。
宛城的城门在吱呀声中,悄然开启。
一支汉军遮掩着旗号,从城中迅速的遁出,然后与驻扎在宛城东南角的刘贾、韩王信部队会合,沿着育水向东进发。
刘肥跑了。
在继续苦劝了周勃几次不听后,刘肥联合了刘贾、韩王信等汉将,带着一万余人朝着东面的颖川郡方面而去。
从南阳郡到颖川郡,这一路需要翻越千里的伏牛山脉,行军路上虽然艰难险阻,但总好过被秦军歼灭的结果。
一万汉军出逃。宛城的这支汉军,本来是周勃预留的部队,准备在战线不稳时增援处于危险中的友军,但现在,他手里突然变得一无所有。
“这真是太无耻了。”这个消息让周勃怒不可遏。刘肥作为监军,本来就担负着治军、整纪的责任,但他却带头违背将令,窜唆着刘贾、韩王信擅自脱离战场。
“太尉,我们还是赶紧下令收缩兵力,固守宛城吧,要是晚了,只怕前面的各路人马都要撤不回来了。”周勃跟前,唯一的一员汉将陈豨劝说道。
别人可以逃。
陈豨无论如何也不能。
与其他的汉将不同,陈豨是宛城本地人,这座城池里面,有他的家人,有他的族人,有他的许多认识的不认识的邻里亲人。
“陈将军,汝速传我将令,命南、北线的各部放弃沿途县城,快速向宛城靠拢,在三日之内,行动迟缓无法赶到的,将按军律严惩不贷。”周勃无奈的吩咐道。
在没有预备队的情况下,节节抵抗已经成了一句空话。周勃决定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守卫宛城这座坚城上面。
洛水上游。
北线的秦军正在向南推进中。
当潜伏在宛城的秦军暗间急切的回报宛城汉军异常情况时,李原偏师正沿途扫荡汉国各县,占领一地,巩固一地,不断的蚕食着汉国的土地,以此来作为秦国版图扩张过程中跟进治理的样版。
一批批从关中而来的内政文职官员,在秦军占领城池之后,即带着自己的一应班底占了县衙,查抄县库资产,封存薄册,忙得不可开交。
军情倏变。
李原立即召来苏角、蒙虎、章平议事,这三个旧秦军中的将领现在对李原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
以一万五千人牵制住了多达七万的汉军,从而为南线的韩信军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样的大气魄就算是战神白起复生,也不可能比李原做得更好。
“诸位,间作来报,宛城汉军分裂,刘肥、刘贾、韩王信等人朝着颖川一带逃了,汉将周勃的手里,已经没有了底牌,接下来他能够做的,就只剩下了死守一途了。所以,我们要改变战略,迅速的向宛城进军,争取早日与南线的友军会师于宛城城下。”李原取过间作的密信,对着苏角等将领吩咐道。
“武侯,末将愿率本部骑兵奔袭汉卒,一定抢在汉军回转之前,截住那些溃逃之敌。”蒙虎大声请令。
“武侯,末将请令为宛城先登,不破城垣,誓不收兵。”章平不甘示弱,也站出来请令道。
“两位将军,可愿意同为先锋,为我大秦击破宛城,立此大功。”李原哈哈一笑,以言语激将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