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项羽在攻破咸阳之后,分封的十七路诸侯,如今被杀得杀、降得降,已经不剩几个了,其中尤以秦国攻灭的最多,关中一战雍王章邯降、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死。三川河南地一战,河南王申阳死,接下来殷王司马卯覆灭,汉王刘邦这个当初诸侯中对项羽最为威胁的诸侯也被攻灭。计算下来,直接被秦军攻杀的诸侯达到了六个。
西楚霸王项羽的吞并速度也并不落后,尤其是在齐地。田氏先后自封为四个诸侯王,结果被楚军雷霆扫穴一般,将田市、田都、田安、田横等齐地的传统势力全部清剿的一干二净。
至于其它诸侯,也是各自残杀,包括张耳、共敖、韩广等一时并起的英豪。俱都在风云变幻之中渐渐掉队。
经过五年的相互争斗,在大河以北。只有西魏王魏豹和燕王臧荼还保有一定的实力,在南方,长沙王吴芮是唯一一个还有一定力量的诸侯王。
在派遣项伯往邯郸游说秦国的同时,楚国也同时向魏豹、臧荼、吴芮等诸侯发出了会盟的要求,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项羽甚至于还向英布、钟离昧两个背叛的部下也发出了同样的盟誓约定。
以谈判的方式重新确定势力范围,作为主导和主持会盟的项羽,毫无疑问,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至于秦国,则因为表现的咄咄逼人,不可避免的会在盟会上遭到各路诸侯的围攻,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很有兴趣看一看李原这位新晋的风头人物,在政治层面的表现是否也如他在军事上一样耀眼。
秦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表现出侵略性。在赵国覆灭之后,秦与楚之间唯一的屏障也不复存在。
在面临着正面决战的严峻形势下,一向以勇猛著称的项羽倏然想起了在虎牢关上那一个死战不退的年轻身影。
惺惺相惜。
对于李原这样敢于不畏强权、奋力抗争的后辈,项羽心中其实是很欣赏的。在消耗秦军有生力量的目的达到后,项羽决定先礼后兵,给李原一次机会,通过会盟让这个后辈认清形势,尊重他项羽的霸主地位,并立即停止攻伐其他诸侯的军事行动。
不得不说。
项羽这个人,在政治上的表现,远远的不如他在军事上耀眼。但他的这份真性情,也让李原感到真实可信。
这是李原答应参加成皋会盟的原因之一。
魏豹、吴芮、臧荼等诸侯的属地,距离成皋都不近,就算最近一点的魏豹要到达这里,还需要穿过秦国和楚国的地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诸侯离开属地,来到成皋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脑子进水了。
所以,更大的可能性,这些不敢得罪秦、楚两强的诸侯会派遣心腹臣属来到成皋,一方面向两个大国陪罪,另一方面则是刺探下各方的情报,以便下一步决定如何站队。
项伯狼狈出城。
迫不得己的来,莫名其妙的留有一条性命回去。
项伯哭丧着一张脸,从邯郸惶惶而出。虽然算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但细究起来,李原的答应与他的辩才并没有什么关系,反倒是韩信的威胁,让项伯坐立难安,连一刻钟也不愿多呆下去。
项伯这样的小人,李原没有兴趣去与他计较,这种见利忘义之徒留在楚国,比杀了他还要有用的多。至少,阎乐是不会让项伯有安逸日子过的。
决定赴成皋一会之后,李原即留韩信率军驻守赵地、苏角骑军驻防代地,曹信、甘勇等其余人马则跟随他渡过大河,向虎牢关而来。
得知李原答应了项羽会面的请求,秦国朝野齐齐振动与不安起来,西至陇西、北至九原、南至巴蜀,一个个镇边的将领纷纷上书要求,率领本部精兵强将前来护送,长安城中,以重新复职的丞相陈平为代表,秦国的一众文官连续的向李原急谏,劝说这位秦国举足轻重的年轻掌权者不要轻涉险地。
刺杀。
是逆转不利局面的最后手段。
在短短的五年里,李原已经经历了两次针对他的刺杀阴谋,虽然事后查明,两次都来自于刘邦那里,但谁又能知道,会不会还有其他对秦国敌视的势力会效仿而为之。
雒阳渡口。
李原率领本部人马南渡,驻守三川郡的大将蒋渝接到来自长安的丞相陈平的紧急通报,急急如火的赶到渡口处试图劝谏李原放弃决定。
“武侯,相国从长安来书,千万嘱咐于渝,一定要劝谏武侯,这成皋之约万万不能去。”蒋渝脸色凝重的苦劝道。
秦军诸将之中,性格最为稳重的无疑要数蒋渝。有过兵败岭南惨痛经历的他,比其他将领要更懂得谨慎的重要性,这也是陈平叮嘱蒋渝的原因之一,试想要是换成曹信这等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莫说是劝谏了,说不定还要鼓噪着一同前往。
“将军和相国多虑了,这成皋就在虎牢边上,要是不去,岂不是说明本侯怕了他项羽,昔日虎牢关在楚军猛攻之下,本侯也自不惧,如今我大秦兵强马壮,又有何惧哉?”李原自信满满的笑说道。
“武侯万万大意不得,那项羽就算光明磊落,也不能保证其他人不在暗地底动作,万一侯爷有个闪失,末将可担当不起。”蒋渝额头几缕华发汗水涔涔,一直以来都在三川郡驻扎的他,直接面临着秦国最为强大的敌人西楚的威胁,这几年来,楚军的挑衅也是屡屡发生,但在蒋渝的严密防御下,却几乎没占到什么便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